中国7-9月经济增速创年内高点,有人猜测上半年经济低迷局面已经结束。
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8%,但主要受投资而非政府希望看到的内需驱动。分析师对中国经济复苏表示欢迎,但许多人(如果不是所有人)对本轮反弹的可持续性感到担忧。
以下是对分析师观点的汇总:
裕信(UniCredit)分析师说,中国经济在今年夏天回暖,但关键问题是下一步能否保持动能。他们对第三季度是中国经济步入强劲、可持续复苏轨道的转折点的说法表示怀疑。这些分析师说,今天公布的单月工业增加值和零售额低于上月,统计局也承认9月份增速有所回落,这可能是复苏难以持久的最初证据。虽然当前的刺激措施能够给本季度和下季度的增长提供一定支撑,但总的增长趋势依然向下,这里既有周期性原因,也有结构性因素。
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分析师Steve Barrow称,虽然第三季度表现不错,但最新数据不那么让人鼓舞。9月份数据不算太强,国家统计局承认当月经济增速回落。第四季度很可能延续这种放缓趋势,GDP增速可能再次下滑。
丹麦银行(Danske Bank)也质疑中国经济反弹的持久性。该行称,中国经济目前的增速高于其潜在水平(该行预计在8%左右);由于不存在较大的产出缺口,预计经济复苏步伐会比较缓慢。随着政府小规模刺激政策的影响力开始减弱,从明年年初开始,预计经济增速将开始减缓(增长率将在明年第一季度见顶)。倘若明年增长速度与现在相比慢不下来,中国政府可能被迫收紧货币政策。
野村(Nomura)则指出,中国许多实际经济活动指标的前景变得不确定。野村称,实际活动指标有所减弱,9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8月份10.4%降至10.2%,符合市场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从8月份20.3%降至20.2%,略低于市场预期。9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13.3% ,低于预期,也低于8月份的13.4%。
Monument Securities策略师Marc Ostwald称,中国在第三季度结束仅10个工作日后就发布了当季的GDP数据,中国又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这种情况下,质疑其数据的准确性是有道理的。
从上述分析师的评点看,GDP表现相当好,肯定是老牌发达国家今年远不能企及的,但内需并未提高,未来几个季度显然后劲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