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对德国机床业来说又是个创纪录的年份:当年度机床总产量较上年增长12%,产值约达140亿欧元,连续第5年再创新高。不过国际市场需求和投资衰退的冲击在2008年第4季度已显露无遗:德国机床订单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相比2007年整体下滑了11%。其中,本土订单跌幅达14%,海外订单年比下降9%。
迫于金融危机,国际汽车工业界以及众多供应商纷纷大幅缩减预算,这加重了许多公司在决策新投资时的犹疑,令原本已寒气十足的经济环境更是雪上加霜。鉴于此,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VDW预计2009年度德国机床产量的下滑率将在15%左右。尽管2008年的高额订单保证了2009年会有一定的机床消费量,但这也只可能与2006/2007年的产量相当。
面临困境的并非只有德国厂商。所有其它竞争国的订单量都有大幅下跌,迫使这些供应商相应下调了2009年的产值目标。
特别要指出的是,直到2008年年底,德国机床的出口表现仍相当不俗。即使是11月份,其出货量甚至还能同比增长6%。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是东亚和南亚市场,中国市场的增量尤为突出,相比2007年同期成长了1/6。
对德国供应商来说,20007年中国市场上的销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其销量的增幅高达17%。VDW预计,尽管经济环境动荡也波及到中国,但未来这一市场的销量仍将处于领先地位。
虽然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所难免,但德国机床业并没有出现大幅萎缩,这主要得益于其行业的整体成熟,这对中国的机床产业应该有所启发。
首先,德国制造商群体拥有一个极好的架构。在机床业的繁荣期,他们逐步打造了优秀的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这促使他们重视研发,不断向市场投放创新的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同时,他们还对现有资产进行优化升级,改良制造过程和工艺,以保证更高效地消化订单。员工的水平也得到适度提升,公司整体成本结构日趋完美。正是这些优秀传统使得他们在困难时期也能游刃有余。
另一个值得借鉴之处是,绝大部分德国供应商目前都集中精力提供特定的制造业解决方案。在一些替代方案或可选方案很少的领域,他们已牢牢建立了自己的根基。因此,基本上不会受到短期内市场需求波动的冲击。
未来,能源制造等行业仍会被持续看好,而一些传统领域挑战与机遇共存。如汽车工业对柔性化的要求增高,同时出于气候和原材料储备的限制,将需要开发新的节能、紧凑的发动机。所有这些投资必然需要新的生产设备,德国的机床从业者不会错失这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