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前20天的发电量已经相当于去年整个3月份的发电量。国家电网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上旬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约1%,显示发电量有回暖迹象。
伴随着上述数据变化,部分地区和行业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总体转暖的趋势已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的认同。
作为GDP数据变化的先行指标,发电量被认为是未来经济能否转暖的风向标,发电量走势也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除了发电用电数据,此前公布的2月份经济数据也让人们紧绷的神经得以稍微放松。不仅进口跌幅有所收窄,工业生产增加值、企业用电量环比均有上升,固定资产投资更是超出预期。采购经理人指数也在连续两月攀升后直逼牛熊分界点。银行信贷已连续两月井喷。
此外,包括渐进的重建库存过程已经开始。生产部门也受到大规模投资的刺激,特别是许多针对国内市场的企业,由于原料和生产成本降低,利润率得以提高。
更为深刻的背景是,国家今年将推进资源价格、财税体制和垄断行业方面的改革,继续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在吸收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积极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这一系列的重要改革举措,将为中国破解保增长难题,迎接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
而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股市,理应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微妙变化作出反映。在去年11月初上证综指最低点的时候,有悲观人士预测肯定还将继续跌破1500点,甚至直奔1300点而去,但是现在看来,去年11月初低点时期的悲观预期可能过于悲观。
近10天来,沪深股市走势趋强,可以看作是对经济基本面的正常反映。当然,经济彻底好转还有一个过程。毕竟,当前拉动经济最容易见效的是加大政府投资。但是,如果没有市场的驱动,企业和个人投资的扩张,短期内经济回升将随着政府投资力度的逐年减弱而再次发生波动。
此外,反映国民经济基础的企业经营依然不容乐观。这包括前两月出口同比下降2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只有3.8%等。
从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在一季度可能还是处在比较困难的状态,但同时,宏观调控的重要成果也在不断显现。“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宝贵”,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相继落实,人们的信心将日益增强。而信心增强,又反作用于市场消费。我们可以预期的是,中国经济有条件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回暖,并在中长期保持平稳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