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众所周知,目前中国本土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规模较小、缺乏创新能力、开发手段相对落后、整体水平较差,在高新技术零部件方面,对于跨国公司的依赖程度还很高。“由于我国的零部件市场具有一定的区域壁垒,行业发展阻碍较多,对外资开放零部件市场将导致重新分割市场份额,引导行业进入新的整合阶段。”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汽车行业研究员铁志海表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零部件中后期市场将以合资为主(类比整车企业),外资在华设厂占据国内市场需要两个支持,市场支持、政策支持决定着外资需要通过合作、本土化来化解企业的经营风险。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不仅能够获得合资发展的机会,其本身也将在长期发展中寻找到自主化发展的机遇。
外资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带来更大的挑战,但另一方面也为本土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铁志海表示,我国应该吸取多年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教训,更加注重对于外方技术的消化吸收,在与狼共舞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谨防急功近利和盲目照搬,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更大的发展。同时,要想求得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必须与其他产业一样,形成集团化规模优势,培养龙头企业是必由之路。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资源整合刻不容缓,否则将有可能在竞争中失去生存空间。
本土零部件企业应积极应对两种情况,一方面,企业应以并购、合资作为防御外资产业冲击的第一道措施,以保证企业在市场份额稳定;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模仿、进而自主研发以扩大自主产能,提高企业竞争力,以保证在中长期发展时期能够做到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年前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下称新《目录》)正式施行。据悉,新《目录》一大调整是将鼓励重点由“整车制造”向“关键部件的制造和研发”转变,同时,取消部分领域对外资的股比限制,有股比要求的条目比原目录减少11条。
从引进整车制造到关键部件制造和研发说明政策正在起到外资投资导向作用,从产业角度来看,按照外资的投资步骤,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将出现两个变化。其一,市场格局将出现变化,一旦放开投资外资产品市场将继续扩大;其二,我国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将面临长期整合,产业整合将促使我国提高零部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