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尽管本轮回调持续时间较长,但三季度经济运行传递出诸多有利信号,显示经济暖色正在增加。专家认为,境外媒体对中国经济的悲观论调实不足取,随着稳增长各项措施的效果显现,四季度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小幅回升。
近期积极因素正在积累
“从三季度经济数据看,近期一些积极因素正在积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日前表示。从国际因素看,一是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促使世界经济短期向好。欧、美、英、日等国相继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短期内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提振消费信心,我国出口增长将逐步回升。二是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总体有所改善。9月份,美国、欧盟、日本及新兴市场国家PMI指数出现回升,我国PMI指数也结束了连续4个月的下降。同时,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回升态势,我国企业原材料购进指数已经止跌回升。
从国内因素看,我国内需短期呈企稳回升态势。余斌说,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回升和房地产市场回暖,投资增幅提高。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5%,比1-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在房地产销售回升、“十一”长假等因素的拉动作用下,消费实际增速高于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1.6%,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认为,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正在集聚,发展势头良好。在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外需持续萎缩的形势下,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了10%的增长速度,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
专家认为,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开始发力,显示我国宏观经济中的积极因素正在逐步积累,经济运行已由缓中趋稳向筑底企稳转变。尤其是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提高,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5%;出口增速也在9月份大幅反弹至9.9%。考虑到四季度的圣诞节因素,加之欧美金融市场有好转迹象,预计四季度出口仍可保持温和回升的势头。
工业增速可能高于三季度
“总体看,三季度以来我国工业经济运行趋稳的势头有望保持,并预计四季度会继续出现积极变化。”朱宏任表示,随着稳增长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经济企稳势头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四季度工业生产增速可能比三季度要高,将为实现全年GDP增速超过7.5%的预期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四季度中国经济有望呈现小幅回升态势。余斌认为,在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主动调控房地产市场、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和推动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成绩来之不易,预计全年GDP增长略高于7.5%。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分析认为,当前经济下滑的势头已经得到了遏制。10月份汇丰制造业PMI初值上升至49.1,较9月份的中值高出1.2个百分点,创下3个月来的新高,经济企稳回升势头越来越明显。
业内专家指出,制造业活动延续回暖态势表明,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逐渐显现,国内需求回暖,企业信心回升,预计四季度可见温和回升。
稳定增长基础还不牢固
经济形势好转之时,也是稳增长的关键时期。专家普遍认为,尽管目前经济企稳的态势比较明显,但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比较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要继续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各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
“世界经济仍处在调整期,结构调整不到位和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难以根本改观,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长期化趋势。”余斌认为,当前发达国家实施再制造业化战略,以互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同时,新一轮全球性货币宽松竞赛方兴未艾,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和物价上涨都将产生影响。此外,发达经济体为应对主权债务压力,被迫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不利于结构改革的推进,也限制了政府支持需求扩张的能力。
考虑到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建议,未来应该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方面,基于防通胀的考虑,没有进一步增加货币供给的必要;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要落实好已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措施,落实好各项民生工程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