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至9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上,来自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埃及、芬兰、瑞士、伊朗、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石材协会会长及资深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分析石材业的发展形势,提议建立全球性机构来助推行业整体发展。国内石材人士和专家还就拉动石材销量增长的具体举措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行业共识:建全球联盟机构
意大利石材机械协会会长Flavio Marabelli说:“也许在经济还没如此不景气的时候我们没想过要创建一个世界联合组织,但现在看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现在这个时期,所有围绕着建筑业转的领域和产品都处于危机中,石材业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在寻找出路来走出困境——他们希望成为石材的替代品,比如陶瓷和混凝土。竞争对手间的无规矩行为将会导致情况进一步复杂化,惟一的出路是联合起来。”
印度CAPEXIL花岗岩、天然石商会会长R. Veeramani指出,许多产品如钢铁、石油、煤、纺织、电脑等大体上都有国际性的机构来帮他们宣传。这些国际性的组织一般是通过经常开研讨会、出版纪念册,或者是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来促进商业销售。可惜的是,石材虽是一种很早就出现的天然产品,却还没有一个全球性的组织来进行宣传,从而形成一种正确认识。
日本石材产业协会顾问理事望月威男说,要能够真正实现全球同业的合作以战胜眼下的危机,首先各国都必须成立一个能代表该国的石材行业协会。望月威男所在的协会是由采石业、加工业、墓石零售业、批发业、建筑业、机械工具业、商社等组成的日本最大的协会,但他认为目前参加的企业数量仍远远不够。
福建省石材行业协会和厦门市石材商会会长许荣旗表示,未来石材买卖将走向卖文化、卖知识、卖理念。世界各国应加强合作,因为谁都不可能是永远的老大,合作才能拓展生存空间和市场空间。
许荣旗认为合作的途径有三种:一是资源共享,各国企业通过代理、股权分配等模式进行合作,或者在资源和服务上进行协作;二是市场协作,比如中国的产品在意大利,由意大利的企业进行营销推广;三是技术交流,在工艺、设备研发、技术与知识产权方面进行交流。
专家表示,全球石材行业应加强石材资源开采及加工技术合作。因为,全球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石材资源、各自独特的技术和工艺,更有各自独特的民族传统的石材文化。这些资源和技术工艺,这些特色的石材文化精髓,应该进行更多地协作和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努力促进人类更好地利用石材资源,更充分地发挥石材的价值。
内销探索:打品牌建旗舰店
在厦门国际石材展上,记者看到一条蓝色飘带盘旋在展位之中,据说这是大理石中最珍贵的颜色,普通大理石每平方米只要两三百元,这种颜色的大理石每平方米达3000元~8000元。对此,该产品所属公司介绍说,今后石材市场将进一步细分化,他们的策略是在国际市场走高端路线,争取赶超西班牙、意大利等石材强国,同时在产品研发上走个性化、艺术化的品牌线路。
中国石材工业协会会长邹传胜认为,企业要跳出原有的营销模式,提升营销水平,要贴近市场。“石材市场目前都是在城市的边缘地段,不能和消费者直接见面。企业要克服市场被边缘化的问题,一定要贴近消费者,像陶瓷一样,到中心市区去建旗舰店,营销要打品牌,企业要进行品牌经营。”他说。
外销调整:开拓新兴市场
全球的石业发展受金融风暴影响,目前欧美市场已经进入需求萎缩状态,企业要想在出口市场上做大这些国家市场已经很难,所以出口型石企盯上了新兴市场,如中东地区、南美地区、东盟市场以及俄罗斯等。这些市场需求比较旺盛。
中国石材工业协会会长邹传胜建议,中国石材企业除了继续关注欧美、日本、韩国等传统市场外,还要大力开拓一些新兴的市场,如一些石油输出国。
经验借鉴:深挖世博会商机
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自2002年以来,上海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对高档石材需求不断上升,部分高档石材形成需求缺口,石材进口量大幅增长。前5 年上海石材市场规模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仅世博会申办成功的当年,上海石材工程消耗量就超过了2000万平方米,合计价值约60亿元。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为石材企业带来数百亿元的市场。”该人士说。
据称,南安的溪石等多家泉州石企早已捷足先登,获得上海世博会数额不小的订单。
另外,记者了解到,万里石是厦门第一家大手笔瞄上四川灾后重建商机的民营企业,该企业已投巨资建设四川灾后重建的某个项目。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大量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步伐仍在加快,加上国家四万亿投资启动的建设热潮后续效应,今后两年国内对石材的需求前景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