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机器锯石的滋嚓声,没有了采石场采石的轰鸣声,林立路边的小作坊正在大面积拆除……连日来,记者在晋江市永和、东石等石材生产重镇看到,由于“限采”令与“限产”令的下达,这里恢复了20多年来难得的安静。
“配合政府的环境整治,我的石材加工厂已经关停了,虽然不情愿,但是能理解,我们必须顾全大局。”8月7日,永和镇一家石材加工厂老板的林能辉对记者说。
7月31日,林能辉主动关停了自己经营了8年的石材小作坊。统计显示,截至当日,晋江全市461个无证矿山开采点、无证石材企业已全部关闭。682家石材加工企业,除了109家纳入工艺石认定范围的企业外,其余573家石材企业已全部关闭。
“双限”令下,晋江的中低端石材业实现了“整体性退出”。
兴与衰
晋江的石材业,有过辉煌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依托永和镇一带丰富的石材资源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晋江永和、东石、英林等三镇陆续兴办了一大批大大小小的石材加工厂。
“当时到处都是石矿,随便往地下一挖,就是被命名为603#的国家级优质石材,随便搭个工棚,就地取材,就地加工,然后运走卖出,那时太好赚钱了!”谈到往昔的光景,林能辉记忆犹新。
20多年来,尽管产品档次并不高,以中低端为主,但由于坐拥丰富的石材资源,“靠山吃山”,又就地销售,成本极低,整个行业处于暴利时代。
然而,好景并未一直持续下去。由于准入门槛偏低,当地的村民蜂拥而上,至2005年前后,当地石材加工厂的数量猛增到五六百家。庞大的工厂数量直接拉低了行业利润。在永和镇区,长期从事石材销售生意的蔡东福告诉记者,尽管这几年需求在增长,但当地石材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一年比一年严重,“前些年利润率可达30%,甚至50%,现在连10%都不到了。”
偏低的利润率,使得众多工厂不得不奉行“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在利益驱动下,当地矿山越采越多,作坊越开越多,杂、乱,无序。一大堆中小石材作坊密布在永和一带,规模以上企业极少,呈现“满天星、月光稀”的局面。统计显示,在永和镇一带,约有600家各类石材厂,规模以上企业仅10来家,有三四万人从事这个行业,但产品长期以初级加工、低附加值的石板材为主,年产值约16亿元,税收不超过1个亿。
粗放的生产与经营模式,使得晋江的石材业长期徘徊在中低端领域。更要命的是,由于缺乏工艺创新与产品革新,长期的石板材生产,开始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问题,粉尘污染、水源污染等问题接踵而至。
在晋江,石材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三高”(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产业。
生与死
石材产业长期“三高”,给晋江生态和环境带来了“不可承受之重”。
在当地石材作坊最集中的山兜村一带,一位吴姓村民告诉记者,由于长期无序开采和粗放式生产,石粉对空气和水体污染日趋严重,为了避“污”,不少村民甚至搬迁异地。
面对日益加重的生态承压,晋江人再也坐不住了!
2011年9月,在多次深入石材集中乡镇、石材企业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实际情况,晋江市制定下发了《晋江市石材行业整体退出转型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今年7月31日为“大限”,晋江市石材行业全面退出转型。
为保证方案落实到位,晋江市还成立了石材行业整体退出转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石材加工业转型服务、环境综合整治暨石材加工业退出、矿山取缔等三个工作小组。根据要求,有关乡镇相应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和关闭退出日程安排。石材企业最集中的永和镇还抽调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组,由乡镇两委带队,成建制进驻石材集中村开展工作。
随之到来的,是来自部分石材业主和从业人员的阻力。“要说服这些端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石材人放弃这个‘饭碗’,并不容易。”永和镇副镇长陈永明坦言。
开弓没有回头箭。针对晋江石材企业污染严重现状,晋江市委、市政府要求,横下一条心,集中力量攻坚,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坚决淘汰石材业落后产能。去年以来,来自市、乡镇工作小组的数十名工作人员,持续深入到工作一线,为石材产业的退出尽心尽力。
为了推进工作,面对这些老石材人,工作人员从晋江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从当地子孙后代的福祉着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反复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越来越多的石材主意识到,在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再继续生产这种中低档产品,已经不合时宜。
“事实上,这个产业也不好赚了,即便是政府不出这个政策,我也会主动关闭。加之确实污染太严重了,我们作为晋江人,把自己的土地和水源污染了,很不忍心,也很愧疚,现在确实到了退出的时候了。”一家石材企业的老板说。
驱车进入石材企业集中的晋江社马大道马坪村至英林路段,两旁随处可见闲置的巨大石块,还有大量处于停产状态的石材小作坊。
去年9月到今年7月底,整整10个月,一个“三高”产业的退出终于宣告完成。
进与退
工厂关停,企业该何去何从?
摆在数百位石材企业主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要么改行,要么转型升级。但这两条路都不轻松。
事实上,此番整治风暴中,对石材企业,晋江也并未“一棍子打死”。对于那些符合环保标准的工艺石生产企业,全部予以了保留。经过严格审核,共有109家企业纳入工艺石行列,准予继续生产。
对于被列为关停的企业,去年11月,晋江市进一步制定下发了《关于鼓励推动石材加工业转型转产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各个时间节点和企业自行关闭退出的大切机补贴标准,明晰了石材加工企业转型转产导向及扶持政策。
今年6月份,结合石企转产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晋江市又制定下发了《关于推动石材加工业转型转产若干意见的补充意见》,帮助企业解决转产证照变更和用地手续、房产证补办等难题,把转型的成本降到最低,把转型的成效提到最高。据统计,目前已有46家石材企业确定转产方向,10家已经启动实质性转产建设。
在晋江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一部分先知先觉的企业,多年前就率先擎起了转型的大旗。
锦华石业就是其中一家。1993年,锦华石业总经理林国良在当地办了一家石材厂,生产路基板材。2000年前后的杀价潮,让林国良开始思考新的路子——加工一些附加值更高的异型石材。2003年,林国良承接了欧洲一个高级居住区建材项目,利润非常可观,但是需要预先投入两三百万元,用于购买新设备、安装新车间。借助这一工程,锦华石业此后迅速转型生产高端石材制品。
正是有了较大的利润空间,锦华石业有更多的能力投入石粉治污。该公司历年用于石粉、污水治理的费用高达1000多万元,其摸索的零排放综合治污技术,是晋江石材业少有的亮点。如今,凭借先进的工艺和低碳技术,锦华石业已成功跻身保利、万科等知名房产商的合作伙伴。
“如果当初没有提早冒险转型,现在我们估计也是被关停的对象。”林国良庆幸地说。
也有部分具有前瞻性的石材企业已经开始着手与其他项目对接,启动转型之路。去年,晋江天扶石材厂就率先退出石材业,同时与中国500强企业徐工集团合资成立景发机械配件有限公司,主产机械配件,成为晋江石材企业退出转型的一个典范。
“石板材这类落后产能的‘退’,必须服务于工艺石、石材机械等其他的低碳环保产业的‘进’,为其提供土地、融资等发展新空间,做到‘腾笼换鸟’,从而带动晋江产业升级。”晋江市副市长王茂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