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国内整个光伏产业已接近破产边缘,其中江西赛维和尚德电力破产的可能性最大。
多晶硅当前的困境固然与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减少有关,更主要的是国内产能的盲目扩张导致的供应过剩。其实,这一切在四年前早已注定。从2008年7月算起,全国有17个省35个多晶硅项目在建或是准备动工,这些项目产能达到12万吨,超过全球需求的两倍。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多晶硅项目列入产能过剩行业时,那些正在上或者准备上的多晶硅项目本应悬崖勒马。然而,即使到了2011年7月,仍有上市公司特变电工“逆风飞扬”,公告上马多晶硅项目。
各地何以对多晶硅项目如此热衷,表现出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拗?这与多晶硅项目投资大、产值高有着莫大的关系。单线年产3000吨多晶硅,总投资额近20亿元。按2009年每吨售价60万来算,3000吨就是18亿产值。对GDP的拉动如此之大,是各地大上多晶硅项目的主要原因。
曾几何时,“千亿光伏产业园、多晶硅产业园”这样的大手笔作为政绩屡见报端。当多晶硅项目为各地的GDP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之后,是否产生效益,是否会造成损失,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却未必在考虑之列。专家预测,国内多晶硅企业进退两难,千亿投资至少一半可能会打“水漂”,目前的50多家企业中,最后能存活的也就只有3家至7家。如今,多晶硅企业负债累累,亏损累累,负面消息不断,甚至出现破产征兆,也没有听说有谁需要为这些投资的损失负责。这也是多晶硅项目能够在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另一个原因。
当前面对经济下行的风险,出口不振,消费疲软,各地政府为稳增长,再次产生了投资的“荷尔蒙冲动”。君不见,湖南长沙推出了一项规模达8292亿元的投资计划,贵州想投资3万亿元人民币用于发展该省的旅游业等。地方大投资方兴未艾,被称之为四万亿投资2.0版。如果不改变以GDP为纲的考核机制,不落实决策失误问责,类似多晶硅项目这样的悲剧将来还会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