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晋江石材业迎生死大限 “封杀”中迈向产业整合

关键词 石材 , 产业整合|2012-07-05 09:55:06|来源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摘要 再过20多天,晋江东石人老吴的石材厂就得关停了,但他依然坚持能生产几天就几天,毕竟还得养家糊口。因为长期严重污染环境,按照省政府的部署,晋江全市500多家建筑饰面石材企业,在201...

       再过20多天,晋江东石人老吴的石材厂就得关停了,但他依然坚持能生产几天就几天,毕竟还得养家糊口。因为长期严重污染环境,按照省政府的部署,晋江全市500多家建筑饰面石材企业,在2012年7月31日前被勒令集体退出。另有109家初步(或正等待)被认定为“工艺石”企业,可以此形态,通过整治转型后方可继续生存。

       以“中国石材之乡”永和镇为主的晋江石材业起步比南安市水头镇早,起点也更好,但在过去10多年时间里,两地在面对历史机遇、市场变化时,因为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而遭遇了不同的命运。而今的南安石材业整体已经走上了绿色环保的新型发展模式,晋江同行却因为污染和低端的产业结构,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抉择,是转型发展、突然死亡,还是另寻他路?

       无论结果如何,晋江市政府都希望以壮士断腕般的决心,发起一场推动高污染企业整体退出或转型,以新的产业代替原有主导产业的革命。

       一个资源型产业的兴衰

       由于长期满足于靠山吃山的粗放式生产模式,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晋江石材业在历经30多年兴盛后,在本月底迎来生死大限。在这轮整合大潮中,500多家企业将被“突然死亡”,另有109家要为如何转型苦苦挣扎。

       生与死的大限

       这次行业整体退出,其实是针对建筑饰面石材行业而言,也就是说凡是经营范围涉及石雕(即工艺石)的,还有最后一线生机。

       上周,晋江锦华石业有限公司和晋江其他58家初步被认定以“工艺石”形态的石材企业,如愿完成了营业执照的年检。这样一来,它们可以暂时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营,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已经在“封杀”令中拿到了免死金牌。

       据悉,晋江共有109家企业涉及工艺石认定,其中59家企业全部符合纳税额度、环保纪录、用地手续、经营范围等11个晋江市政府制定的严厉的认定条件。按照晋江市政府的整治要求,上述59家石材企业还必须按照另一份文件《工艺石加工企业污染防治规范化标准》在7月20日前完成整改,如果整改不符合要求,大限到了,一样要关闭退出。“通过整改后,晋江市政府就会以市政府的名义正式发文,公布哪些企业最终被认定为‘工艺石’企业。”锦华石业总经理林国良告诉记者,企业名字只有出现在这份红头文件里,才意味着拿到了免死金牌。

       另外的50家符合认定条件,但没有用地手续的企业也需要在今年12月31日前取得用地手续后,再申请认定为工艺石企业,否则一样要继续关闭退出。

       提早转型的重生

       “如果当初没有提早冒险转型,现在我们公司估计也是被关停的对象。”晋江锦华石业总经理林国良庆幸地说。对于接下来的整治转型,尽管知道会很艰难,但他有信心。

       1993年,晋江永和马坪村民林国良一家跟着大潮,办了一家石材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林家和其他永和石材厂一样,主要生产路基用的建材。然而激烈的低端竞争,让林国良感到生意日渐艰难,开始琢磨着加工一些附加值更高的异型石材。2003年,一位认识多年的贸易商找到林国良,说是承接了欧洲一个高级居住区建材项目,利润非常可观,但是需要预先投入两三百万元,用于购买新设备、安装新车间。为了接这个大单,林国良放弃了其他普通单。借助这一工程,锦华公司此后迅速转型生产高端石材制品。

       如今,林国良只对两种高端生意有兴趣,一是有钱人的项目,成为保利、万科等知名房产商的合作伙伴;二是死人的生意,成为中国最大的东欧墓碑制造商之一。

       正是有了较大的利润空间,锦华公司有更多的能力投入石粉治污。该公司历年用于石粉、污水治理的费用高达1000多万元,其摸索的零排放综合治污技术,是晋江石材业少有的亮点。

       等待死亡的到来

       走在晋江社马大道马坪村至英林路段,两旁随处可见巨大的石块,还有大量处于停产状态的石材小作坊。老吴的石材厂就位于这条大道拐进去不远的东石镇山兜自然村。老吴拥有3个石窟、2家石材厂,是村民口中的大款。“我哪里有钱,钱都被客户拖欠着,业务员侵占公款时有发生。”采访中,老吴多次对记者叹气说,由于管理混乱,粗放式生产,他的石材厂其实没有多少利润。

       山兜村地处晋江永和、东石、英林等三镇交界处,附近10多个村子,随便往地里一挖,就是被命名为603#的国家级优质石材。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靠山吃山”的村民办起了大大小小的石材厂,老吴是其中一员。2005年到了高峰期,数量达五六百家。

       “赚钱太容易了,这一带的村民一直满足于就地取材的粗放式加工模式,很少有人愿意冒险往深加工发展。”晋江永和石材公会秘书长林英文说,由于长期无序开采和粗放式生产,石粉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2005年前后,百姓的怨声到了最严重的程度。在媒体的密集报道下,2009年晋江市政府决定以壮士断腕般的决心,发起一场推动石材业整体退出或转型的整合。

       老吴的石材厂也被列为关停对象,对于7月31日的到来,他显得有些茫然,“就像一个得了绝症的人,只能无奈地等死。”

       十年间,走上不同的道路

       2003年,南安水头和晋江永和同时被授予中国石材之乡。然而十年间,由于不同的发展理念,南安石材走上绿色时尚的康庄大道,永和却因污染环境被集体“封杀”。

       卖资源VS卖艺术

       “很难想象,拥有丰富的石矿资源,反而成为晋江石材业发展壮大的最大制约。”采访中,不少晋江石材老板一直认为,水头的石材市场应该诞生在晋江永和。而错失了这一历史机遇,或许导致晋江石材业走上今日的不归路。

       永和石材公会秘书长林英文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初,不少水头人慕名到永和采购荒料。“当时他们中不少人没本钱,还是赊账的。由于是中间商,水头人必须钻研如何将荒料进行深加工,才能倒手赚到钱。而永和人守着‘金山’,自然不愿意冒险,跑市场,更不要说费心研究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潮流。”林英文认为,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理念,造成了过去十多年里晋江石材业与水头石材业走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现在水头石材业已经走上绿色、时尚的新型发展模式,是在卖艺术,而永和人还停留在滥采、贱卖祖先留下来的石材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资料显示,晋江全市约有641家各类石材厂,成规模也就10多家,靠此生活的百姓有三四万人,但产品长期以初级加工、低附加值的石板材为主,年产值约16亿元,税收不超过1个亿。

       错失的历史机遇

       一个大型专业市场,也被认为是决定两地石材业现在发展格局的关键因素。

       1999年,水头镇组建了闽南建材第一市场。“水头人把握住最关键的资源——市场,通过建设石材批发专业市场,达到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同样,可以催生出新的资源优势。事实证明他们的眼光和头脑确实是独到的,同时也是成功的。”分管石材业的晋江市永和镇副镇长陈永明如是说。10多年来,在市场带动下,水头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最大的石材深加工基地和石材集散中心。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引导和升级,晋江永和的石材业始终处于有市无序的小打小闹状态,满足于卖荒料和粗加工的低层次格局。

       采访中记者得知,永和石材其实以前是有发展机遇的,在南安水头的石材市场建成之前,永和人就已经有打造市场的想法,后来因为各种问题,尤其是永和人长期靠山吃山的保守观念,这个市场拖到了2007年第一期6栋大楼才建起来,然而为时已晚。记者走到现在的永和石材市场,只有寥寥几家卖石材机械的店铺,其他店铺大多关闭。

       “永和石材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都是初级加工,钱赚得不比人家多,环境却破坏得比人家重,竞争力比不上人家,这是永和人应该反思的地方。”林英文说。

       转型,路在何方?

       现在,摆在晋江600多家石材老板面前的有四条路可走:向“工艺石”升级、转行、关停或向内陆转移,但条条都是艰辛路。

       “我们做石材业几十年了,其他行业也做不来。”蔡智慧是晋江东鑫石业有限公司的老板。为了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两年前,他就跟当地几个老板一起到山东省石材重镇——汶上县办石材厂,提前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当地。到山东、河南等石材资源丰富的内陆欠发达地区发展,成为不少晋江石材老板的最佳选择。

       也有小部分具有前瞻性的石材企业已经开始着手与其他项目对接,启动转型之路。去年,晋江天扶石材厂就率先退出石材业,同时与中国500强企业徐工集团合资成立景发机械配件有限公司,主产机械配件,成为晋江石材企业退出转型的一个典范。

       天扶毕竟只是个案。在已关闭的400多家石材企业中,只有不到10家进入实质的转型,项目类型涵盖机械配件、物流、包装印刷等。“退出难,转型则是一个更大的命题。”永和镇副镇长陈永明坦诚。晋江市石材退转办负责人表示,对于已关闭企业的转产,将争取策划生成若干个中小企业创业园或仓储物流园,帮助关闭退出企业及周边群众找到新的生计出路。

       在与政府的博弈中,晋江有109家石材企业靠“工艺石”帽子得以生存下来。这些企业同样面临着如何转型升级的新挑战,如果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走上绿色发展道路,那么另一轮“封杀”令早晚要再次降临。

       手记

       一笔社会 综合经济账

       永和石材业2011年纳税六七千万元,占晋江136亿的财政大蛋糕还不到1个点。对于政府来说,整个行业关停是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因此有人说,石材业遭到集体关停,其实就是一笔社会综合经济账。

       从这几年晋江对皮革、陶瓷业等高污染行业的强制整治,我们不难看出,地方政府对于高污染行业的容忍度正在迅速降低。而建筑饰面石材业的整个行业被勒令整体退出,可以说是该市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整治,此举意在倒逼产业升级。

       上市辅导专家、翰鼎投资创始合伙人刘秋明认为,所有传统行业的起步阶段都是从粗放加工开始,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资源分配的天平必然出现倾斜,优质的企业获得更多资源,加速发展,而那些缺乏行业自律、严重破坏环境的企业和行业,必然成为社会封杀的对象。

       有业内人士预言,晋江石材业的整治、资产重组还远未到落幕的时候。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越来越大,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将面临着一轮又一轮的转型升级阵痛。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