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较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结束了5个月的升势,显示经济增速的短期回落。
一般而言,由于节假日因素,5月PMI呈现季节性回落。然而此次下滑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令市场担忧当前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不过PMI连续6个月保持在50%以上,说明总体经济增长势头没有改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强调,“当前经济增速短期回落,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衰退阶段。在关注经济增速回落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向好的一面,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初见成效。”
一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挤出了“泡沫”,缓解了通胀压力。数据显示,5月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为44.8%,较上月大幅回落10个百分点。该指数回落到最近6个月以来的最低点,有利于进一步缓解CPI上升的压力。
另一方面,经济结构向优化改善方向发展。从PMI来看,当前第三产业发展好于第二产业,在第二产业当中,制造业发展势头好于采掘业。
此外,就业保持稳定增长。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3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5月份为50.5%;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年初以来稳定地保持在50%以上。这有利于提高公民收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使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动力。
然而,各项数据的快速下滑也显示出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由于经济增速回落、结构调整,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
蔡进分析说:“当前,经济增长尚不稳固,需求不足和供给过快增长两方面导致市场供需不平衡。尤其是在内外需偏弱,订单下降的情况下,产成品库存却有所上升。这说明供给增长过快,因此在稳需求的同时还需控制供给过快释放。”
出于对供需失衡和企业效益下滑的考虑,专家认为,当前应突出“稳增长、保效益”。在“稳增长”基础上,把着力点放在“保效益”方面,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活力。
近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领域的文件集中出台。虽然这些措施见效尚需时日,但无疑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