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圆明园兽首高价拍出的闹剧尘埃落定。虽然国内律师团这场购回兽首的爱国举动最终未能如众华人所愿。而可喜的是此次的诉讼和回购愿望代表了所有华人的爱国热情,又一次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团结在一起。
然而,民族的振兴还有更广的范畴。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零部件发展有点类似于圆明园兽首的境遇。圆明园兽首原为中国所有,却因为清政府的腐败而让其流失海外。而中国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关键技术却要依赖于国外技术。不一样的情境,却有类似的悲哀。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跨世纪的支柱产业,它肩负着迎接国际汽车业挑战和带动国民经济振兴的双重任务。要完成汽车产业的这一重大使命,必须从发展汽车零部件入手。
然而,中国的零部件产业至今仍缺乏对于关键零部件技术的自主话语权。从技术角度来看,中国许多自主品牌的整车企业关键部件仍需要依靠国外技术;从整体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布局来看,外资正加速在中国的品牌市场倾入,其产品的本土化也越来越高。据初略估计,外资在高压共轨等发动机关键技术领域已经形成垄断,如博世、日本电装、德尔福等外国厂家,其中,博世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形成垄断地位。而在自动变速箱、ABS和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其核心技术也由外资掌控。在握有先进的产品和技术的同时,外资依靠其配套体系,提供主机厂配套,市场渠道及品牌价值都已有相当的影响力。
硬性的技术缺失毕竟与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时间不长有直接的关系,短期内我们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但更让人觉得悲哀的是,目前,国内零部件市场混乱,许多的副厂件、假冒伪劣配件充斥市场。一部分经销商只以利润为最高行事准则,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事例更是层出不穷。配件产品关系到的不仅仅是汽车性能的好坏,更是关乎性命安全的关键产品,更甚者是关乎国家声誉的大事。试想,劣质配件的恣意横行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又与圆明园兽首流失有何差别?!
零部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它既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又是汽车工业的“细胞”,对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零部件的技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车技术性能,零部件的品质更是决定了整车的品质。零部件行业的振兴,需要企业不断地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上下功夫,需要企业将“责任 ”深植心中,并贯穿生产、销售、服务始终。
可喜的是,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国内零部件与国外的差距,涌现出一批如金麒麟、万安、瑞立、信义的民族企业,他们以促进民族零部件产业发展为己任,在自己的领域里悉心钻研。更可喜的是,中国的零部件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发展势头良好。既有像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那样老的国有企业打造的零部件产业基地;也有像上汽集团那样以当时上桑塔纳轿车项目时形成的零部件配套群体;还有像浙江的台州、玉环等地那样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零部件聚集群;更有目前形成的多个为某一特定车型或专用车配套的零部件集散地。
与此同时,政府正加强对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2009年,在国家引导、企业努力下,我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有可能在以下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一是汽车发动机制造取得更多成果,升功率不低于50千瓦的汽油发动机、升功率不低于40千瓦的排量3升以下柴油发动机、升功率不低于30千瓦的排量3 升以上柴油发动机会增多。
燃料电池和混合燃料等新能源发动机制造等方面的成果会更多。二是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进展加速。 三是汽车电子装置制造与研发取得突破。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一天,中国将成为全球拥有和生产汽车最多的国家,每辆汽车使用的零部件都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生产制造的,中国将由汽车的消费大国,成为真正意义上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