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再次限定了电力应用的规范,提高了对今年光伏市场需求的预测,晶澳表示晶体硅转化及薄膜电池使用将提高至21%。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认为中国的光伏需求(包括太阳能市场需求)将增长50%以上。“光伏创新研究中心”正是在这需求的增长中应运而生,不久之后,市场将出现有趣的演变,这显然会带来很多的定价机会和其他机会。
太阳能产能过剩,产业饱和,技术无法突破的质疑声并没有影响晶澳本年度的收益,相反,比较去年更是增长了十个百分比,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看起来好于预期,对此,晶澳首席技术官刘勇表示,虽然面对重大的不利因素,企业的流动性得到增强,资产负债表有所改善,下游业务表现强劲,中游业务表现最好,上游业务也出现良好的改善,“总而言之,我认为这一成绩是坚实的。”
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光伏发电成本削减的潜力之说,晶澳首席运营官谢健表示,“为了使太阳能发电具有竞争力,必须降低成本,增值整个价值链。创新手段和生产方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品的高效生产,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途径。材料的价格和质量同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月3日,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晶澳太阳能在晶澳上海总部签署“光伏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据协议,双方将联合建立“光伏创新研究中心”。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戴宁表示,“技术物理研究所拥有一支优秀的人才团队并积累了多年的研发经验,晶澳的光伏产品制造技术全球领先,将双方的优势互补,将会实现互惠共赢。”
据悉,在过去两年里,晶澳电池研发中心与上海技物所在晶硅电池研究方面已有广泛合作,并在利用纳米结构增强晶硅光吸收方面取得进展。本次双方进行战略合作并建立“光伏创新研究中心”,将在高性能硅基太阳电池技术、低成本薄膜太阳电池技术和第三代高效太阳电池探索研究,在相关关键技术上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并将研究结果产业化;同时锻炼一批具有较高理论和技术水平的青年工程师和科学家,在太阳电池研究和制造领域建立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团结合作精神的高水平国际团队,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中发挥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技支撑和引领示范作用。
对于双方如何实现互赢共惠的方式,戴宁继续补充道,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发挥各自在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构建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加强科学仪器、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晶澳充分发挥在资源、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技术物理研究所充分发挥在相关技术领域的研发、技术和人才优势。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提高双方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晶澳刘勇对于双方的合作模式及今后的创新合作渠道,继续补充道,“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上海技物所在基础应用研究及实验室小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晶澳在现有晶硅电池制造业基础与市场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共同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过程、新产品,实现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包括:联合申报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共享研究成果,加强人才和技术交流等。
未来,面对繁荣活跃的光伏市场和容量日益增大的细分市场,晶澳太阳能信心满满,他们表示将以更加长远的目光,矢志以先进技术和产品为中国消费者实现移动的梦想,以非凡业绩成为中国光伏太阳能产业的领跑者,一步步向成为社会期待的企业不断迈进。
TIPS
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
全球领先的高性能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商。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18日,2007年2月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代码:JASO)。截至2010年,晶澳太阳能已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制造和销售的龙头企业。公司2011年全年出货量达到1.69GW,较2010年全年出货1.46GW增长15.8%。根据2012年3月SolarBuzz发布的年度报告,晶澳太阳能在2011年全球电池生产商排名中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创建于1958年,主要从事红外物理与红外光电技术研究。现有科技人员500余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高级科技人员约占1/3。设有红外探测器材料及器件、光学薄膜及材料、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红外成像及跟踪技术、光电工程与光电信息处理技术、微型制冷技术和光电技术开发应用等九个研究室,并有向国内外开放的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航天、民用等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国民经济建设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一所实力雄厚的高技术发展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