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联动的话题再次甚嚣尘上。3月30日,有消息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最早将有望在4月1日重启煤电联动,“上调部分省市上网和销售电价,以改善因煤价持续上涨导致的电企亏损严重的现状。”
《国际金融报》记者昨日向五大电力企业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求证时,均得到了“尚不知情”的回复。同时,能源专家昨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坦言,煤电联动只能缓解一时之难,根本上解决电企亏损还是需要深入的电力价格改革。
该到联动时
煤电联动政策始于2004年底,但国家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这一政策只有两次,分别是2005年5月上调电价2.52分和2006年5月1日提高2.52分。随后,煤电联动政策就成了“一纸空文”。
每次电企叫亏时,电企高层和行内人士就纷纷呼吁重启煤电联动。今年3月下旬,有报道称,相关电企“希望电监会向决策层呼吁通过煤电联动等途径解救电企面临的困境”。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煤电联动是缓解“计划电”和“市场煤”纷争较为可行的办法,且已到不得不实行之时。一方面,中电联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中国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秦皇岛5500大卡煤炭价格累计上涨超过150%,销售电价涨幅仅上涨32%;另一方面,五大电企虽实现了总体盈利,但主营业务(火力发电)仍大面积亏损,2008年以来,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三年累计亏损602.57亿元。还有专家对《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由于亏损严重,现在电企积极性愈发不高,长久以往,甚至可能提早数月出现“电荒”。
但分析人士指出,在稳定物价这个“头等大事”下,本次煤电联动能否顺利实施尚存疑问。昨日,记者就此事向相关方面进行求证。华电集团一位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他们并不知情,“有关事宜可向中电联咨询”。但中电联相关负责人则用“不清楚此事”回复记者。
仅“隔靴搔痒”?
尽管能否实施第三轮煤电联动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不少人士并不看好煤电联动的效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经天亮就表示,即使电价和煤价实现联动,也不能解决电企亏损局面。“五大电企亏损的背后是近几年装机容量的快速增加。”他举例称,“截至2009年年底,大唐集团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是组建之初的4.2倍。”
“目前情况下,电价不涨也不行。但即使涨了,或煤电联动了,也不能解决市场中的根本问题。”昨日,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比如,在联动机制下,电价涨了,煤价也会上涨。随之,电价再涨。但问题是,电价受制于通胀等种种因素不可能一直涨下去,而同时,由于与市场化接轨,煤价却无此隐忧。所以,煤电联动还是未触及到‘市场煤’和‘计划电’的根本痼疾。”
韩晓平认为,以市场为主体的电价改革才是根本之道,“具体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让下游用电消费行业有选择的同时,也能增强电企积极性。同时,电网企业承担起相应责任,再辅以长效的交易机制”。
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同样表示,价格联动只是技术问题,作用有限,犹如“隔靴搔痒”,且间接体现了电力企业的利益需求——在近年来逐步控制上游资源的同时,煤电联动同样能让电企在上游资源上“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