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十一五”期间我国机床工具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佳绩,2009年机床工具业总产值达到4014亿元,机床产量,尤其是数控机床产量增长速度很快,机床工具总产值位列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消费大国。
那么,已经出台的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必然对中国机床工具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具有重要的转折性意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将为中国机床工具业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如何保持整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势头,就是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规划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要围绕目前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措施和手段加以解决,使机床工具行业走上可持续的快速发展道路。
机械工业联合协会会长王瑞祥曾在行业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机床工具业要以优化结构、改善产品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为发展重点。以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中心环节;把加快推进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制造作为突破口;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提高机床工具业的信息化水平。”可见,科技创新、品牌创建、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已经势在必行,每个企业应该在“十二五”开篇之初认真思考如何把握好这次机遇,为机床工具行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奠定基础。
科技创新为支撑
当前,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是机床工具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王瑞祥曾经指出,坚持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运用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现有的产业、产品进行改造升级。加大力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应国际竞争、扩大内需、节能环保的要求,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的品种,进行产品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努力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竞争力强的新产品、新产业。
调整结构、产品升级、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目前大量的国产机床工具产品还是处于中低端,高端领域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也不在手中,所以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科技创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结合高新技术对产品进行改造升级,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保证产品的精度,这些都是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作为机床工具业“短板”的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也要利用好国家各种专项的契机,努力提升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十二五”期间,我国机床工具业既急需一批高水平、大规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以及在国际市场中具有抗衡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也需要一些“专、精、特、新”,专注于某一领域、做精做深的企业。做大的企业需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朝做强的方向发展。做精的企业也要加快推进转型力度,尽快形成生产集中度高、优势互补的特色产品,增强行业抗风险和抵御冲击的能力。
对“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涉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轨道交通、船舶制造等,进行深入的技术探索和科技革新,为用户提供专用成套设备,扩大服务新领域。在政策支持和规划建议引导下,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做大做强。目前已有优秀的案例,如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成功高速铁路建设的大型重大关键设备——MKB7025型数控轨道板专用磨床,紧紧抓住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步入快速发展的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争取到京沪线、津唐线、石武线、沪宁线、沪杭线、杭甬线等6条高铁项目的轨道板专用磨床订单,产值达1.9亿元。
自主品牌建设是途径
针对“发展先进制造业”,许多行业专家都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利用多种途径培育自主品牌,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并指明技术创新是培育自主品牌的前提。
目前,跻身全球制造业第4位的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且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然而我们不能忽视自己的软肋:自主品牌建设和自主研发水准的差距。自主品牌建设是企业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中,在产品、技术与服务日趋同质化的趋势下,谋求以品牌创造差异化的战略抉择。笔者以为,几十年来,中国机床工具行业通过学习与消化吸收,在做大机床行业这块蛋糕的同时,并没有彻底摆脱大而不强的窘境,问题出在品牌上。唯有更多的企业懂得了怎样确立自主品牌发展战略,才能提升的整个国家的品牌竞争能力,使中国的先进制造业立足于世界。
沈阳机床为了使企业能够突破现有发展的瓶颈,破解“大而不强”的难题,从核心技术突破与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出重拳,沈阳机床于2010年推出了新镗床、新CAK、新立加、新卧加、新数控车等新五类数控机床产品,并将于2011年实现量产化,最终形成年产3万台的生产能力,整体上提升沈阳机床的产品档次;通过OEM方式打造一个全新的社会化制造体系,整体提升沈阳地区机床制造配套加工能力,最终实现品牌经营。
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准。中国机床工具业在“十二五”规划中唯有向高端和前沿转型,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新能源开发与节能减排并举
目前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按21大类机电产品计算,其用电量约占全国用能的70%。但耗能设备能源效率却很低,中小电机、风机、水泵等,均比发达国际先进水平低5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20%。“十二五”期间,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对于机床工具业,首先要密切关注自身生产领域产能过剩和落后产能现象,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落后产品淘汰工作。鼓励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手段,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和引导发展节能、节水、节材、智能化的高附加值产品,提高机械设备的自给率。
其次,在自身降低能耗的同时,要为新能源领域提供制造基础。这就需要密切关注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在低碳、环保、高端产品的研制上下功夫,努力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的生产线开发。其中汉江机床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光伏产业设备数控多线硅片切割机,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十二五”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憧憬。2010年,我国机床工具业已基本形成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市场开拓的主导能力;基本形产品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节能、节材、环保、安全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应用也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准,能更深程度地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伴随国家对机床工具业的扶持政策和经济全球化,在更为广阔的机械制造业领域,也将实现更多令人期待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