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去年的翻倍增长后,今年全球光伏产业需求将减速,产能过剩担忧渐起。不过,大型公司今年订单看来并不发愁,但毛利率或会受压。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德国和意大利的补贴有所下调,但去年的“抢装(机)潮”今年亦会再现;而美国和中国等後起之秀亦有不少的增长,全年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各家大厂还会夺得大量订单。不过售价下调及硅料上调,令光伏公司今年毛利率接受考验。
“未来五年整个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轨道,”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前五年全球光伏需求由1.8GW激增至15GW,平均每年增长50-60%;但持续高增长後总要放缓,未来几年平均增速在20-25%。
全球知名IT咨询机构--iSupply预计去年全球光伏需求为15.7GW,较上年增一倍;不过今年全球需求量为22GW左右,增速下降至三至四成。
中国已是全球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大国,占据全球光伏市场半壁江山,其中逾10家大厂在美国上市.中国的无锡尚德、晶澳、英利及常州天合与美国First Solar去年出货量均超过1GW。
“抢装”潮及新兴市场支撑需求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明年德国和意大利等市场仍能出现较大的需求。意大利将在2011年每四个月下调一次补贴,削减幅度在5%-27%间;德国将分别在7月和9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削减补贴,幅度或达15%.根据去年意德下调补贴前出现的"抢装"大潮,今年还会出现一波类似的“抢装”潮。
iSupply估计,今年德国装机量为7.3-9.4GW,而意大利市场则由3GW增至4GW。
“在补贴下降前,当地投资者的逻辑是等待价格下跌到项目内部回报率可接受程度即进行迅速抢装,以赶在补贴下调之前并网”中金公司分析师陈华在报告中表示。
而全球最大晶硅电池生产商--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并不担忧行业产能过剩,“产能过剩造成价格下降,不发达地区将会增加新的需求。”新增需求将主要来自中国、中东等一些新兴市场。
至于晶澳太阳能,虽然该公司飞速扩产,但目前已有九成产能被预订。公司并预计今年出货量达2.2GW,较上年增五成。
毛利或会受压
全球光伏产品的需求在增长,但产能增长更快.去年全球对光伏组件需求升温,各大厂商毛利率大多不错,争先恐後扩产。不过一旦供需失衡,光伏电池价格将出现超预期下滑。
英利绿色能源首席战略官王亦逾表示,“今年组件价格压力较大,再说公司的全球销售铺得较开,有一些在低毛利市场,估计今年毛利(率)会略低一些。”
不过他亦强调,光伏产品并不是简单的商品,其对价格是有一定的敏感度,但不会很大。终端用户选择产品,会较多考虑产品质量,厂家信用及经营持续性,“价格不是唯一的竞争手段。”
亦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产能大举扩张势必导致组件销售价格下滑,但目前看来年内毛利率应不会出现大幅下降,一方面新增产能达产需要时间,另一方面组件商也有能力有效控制成本。
大同证券分析师蔡文彬提到,光伏组件生产商对毛利率还是有控制能力的,他们一般以销定产,定价也比较灵活,会根据上游多晶硅等成本来制定组件销价,即使毛利率出现下滑其幅度也不会太大。
不过他亦提及,需注意到组件商与硅料商之间的长期合同通常保留价格调整的条款。如果需求旺盛导致多晶硅现货价居高不下,合同价格调整的时候有可能向现货价格靠拢。
华尔街投资者对光伏生产商的毛利率变化相当敏感,周二晶澳太阳能公布去年四季报,当季毛利率下滑3个百分点,当天其股价暴跌10%。
八仙过海,应对过剩之忧
在光伏行业增速放缓之际,各家公司均有不同的策略,有些加大研发力度,有些厂家开拓毛利率较低的新兴市场,还有一些则延伸产业链,向上游或下游拓展业务。
常州天合光能在制定五年内将营收由100亿元人民币劲增至100亿美元的同时,亦计划五年内投入100亿元用于支持研发,以提高公司竞争力。
而英利绿色能源则将目光瞄向了欧洲以外的市场,去年欧洲市场占据全球四分之三的份额.该公司已开始在美国及印度、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积极布局,今年内英利将就近在美国建厂。
“新兴市场是会有一定价格压力,但换来的长远市场,”英利的王亦逾指出。
目前在意大利的补贴机制下,光伏电站投资回报率高达15%,吸引各大厂商云集意大利市场。
一些光伏厂商更是将触角伸至下游的电站建设和投资,尚德和赛维LDK早已启动海外建设电站计划,而中国航天机电最近宣布,今年将加速拓展海外光伏市场,未来三年开发的海外光伏电站规模为225兆瓦(MW)。
航天机电董事长姜文正介绍称,参与电站建设,一来可以拉动公司电池和组件销售,二来可以获得电站建设的利润,三是积累经验,为将来投资光伏电站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