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企业日子不好过,受到波及的上游配套企业更是如坐针毡。不少化工企业被拖欠的账款甚至占到了其铺出货物的一半以上,经营堪忧。
行业里普遍存在的授信现象,在2010年愈加疯狂的扑向每一个与它相关的企业,乃至于澳翔陶瓷营销总经理吕纪念在闲谈时说到“授信绑架了私抛厂”。而此时的情况,不仅私抛厂,连品牌企业、上游化工等配套企业也一并被授信所绑架,死死地钉在了这个不断往复却难以斩断的怪圈之中。
本世纪初,随着消费市场的扩大和众多陶瓷企业的上马,陶瓷产品的销售渠道开始了从陶瓷产品代理制到产品经销商制度的转变。
在渠道的转变过程中,后起的部分陶瓷企业为了能够迅速的在陶瓷销售市场上面站稳脚跟,开始推出对部分经销商进行有选择性、陶瓷产品的授信销售制度。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此举几乎带动了所有陶瓷企业销售经营过程中的跟风行为。陶瓷授信销售制度成为陶瓷行业中被厂、商双方默认、心照不宣的销售制度。
这一制度下,在陶瓷销售终端市场,上靠经销陶瓷产品厂家的大力支持(主要是授信度),下靠积极进取的销售模式(陶瓷厂家的授信额给了经销商在零售和工程合作过程中极大的产品销售灵活度),涌现出一大批实力雄厚的陶瓷终端销售商,陶瓷终端经销商的话语权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而陶瓷厂家的授信制度在造就终端经销商的同时,也把自己拖进了和陶瓷经销商由于授信制度所产生的债务阴影中。不少陶瓷企业因为前期对产品经销商授信债务的纠纷,让曾经甜蜜的厂商关系渐渐冷淡,甚至于走上了法律的仲裁席。
拖垮企业富了商家
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新世纪初期,是中国陶瓷行业突飞猛进、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以佛山陶瓷工贸集团公司、唐山陶瓷集团公司、潍坊美林陶瓷公司、四川陶瓷厂等为代表的一批国营建筑卫生陶瓷企业;以鹰牌陶瓷集团、东鹏陶瓷集团、惠达陶瓷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集体建筑卫生陶瓷企业;以新中源(集团)有限公司、宏业陶瓷有限公司、科达陶机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民营建筑卫生陶瓷及机械制造配套企业;以美标、北京东陶、信益陶瓷等为代表的三资企业,各种经济成分的陶瓷企业都取得了快速发展。
“那个时候,陶瓷产品整体利润空间较大,市场也好做,不愁产品卖不出去。但商家实力普遍弱,因此,为了加快发货频率和产品销售,企业就采取了铺货政策。”佛山欧爵瓷砖的销售总经理夏光明谈起上世纪90年代陶瓷行业的铺货现象时,颇为感叹。
也有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介绍,在1994年前后,在集体制和国有制企业中兴起铺货现象,以罗兰、佛陶集团、三山陶瓷为代表,但授信金额也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
“企业采取的铺货政策,确实扶持了一批优秀经销商,但由于当时企业管理中的诸多漏洞,也为企业带来了不少问题。因铺货收不回款的纠纷也时有发生。”上述的夏光明介绍说,90年代的陶瓷企业,多属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铺货或借款都流行“打白条”,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货就这样发到经销商的手中,而50%的经销商却在赚钱后没还款。
“那时候是国有制,经销商也想着揩国家的油,最终企业又没有专人去追款,就这样拖垮的企业可不止一两家。”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转制的一批国有陶瓷企业中,有因收不回款而倒闭的品牌,但同时也壮大了一批经销商,为商家发展“积累”了第一桶金。
在一些国有企业的带动下,刚刚起步、急需开拓市场的民营企业自然难免重蹈覆辙。“随着产量剧增,建陶市场由短缺经济迅速逆转为过剩经济,价格战此起彼伏。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也就采取了铺货。”夏光明说道。
“有些大企业会在给经销商供货时,以铺货的形式多发些货,但这都仅在厂商关系稳定的基础上。”佛山某品牌湖南长沙的总代理刘先生表示,他从事陶瓷行业10余年,也曾享受过铺货授信的待遇。这种待遇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周转了商家资金。
“当年一些企业为了催收货款,就由企业内部派人下市场去追讨,但有些派到市场的人员不仅没有追回欠款,反而被商家‘策反’,与商家‘分赃’后走得无影无踪,企业搭上的还有工资、旅差费,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刘先生说道。
有行业人士分析,前几年本质上是商家亟需发展资金,对于铺货有需求,是厂商合作的一种模式,现今是企业生存壮大的经营手段。随着竞争加剧,建陶行业告别暴利时代,企业的品质与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并开始面临低成本与差异化经营的战略抉择,因此,市场占有率成为竞争热点,而铺货是快速占领市场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