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加工业是赣县四大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产业。近年来,该县钨产业按照“整合资源、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深度加工、集群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钨深加工项目和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和提高产业竞争力,使钨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发展之路。钨产业已经成为该县的塔尖产业和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一、把钨产业打造为赣州矿业“航母”已成为现实可能
(一)钨产业在全国、全市矿业经济的地位
该县矿藏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种有钨、稀土、锡、银等38种,是矿产资源大县,尤其是稀土和钨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累计查明钨储量3.22万吨(WO3),保有资源储量3.09万吨。主要分布于中南部赖坑—长坑—东埠头—黄婆地一带,有大小钨矿(区)点14处。除黄婆地矿区主要以矽卡岩型白钨矿外,其他均为石英大脉或细脉带型黑钨矿床。现有钨采矿证4个,采矿权人3家,每个矿区只有1个矿山,距离较远,相互独立。目前,全县实行配额开采生产。
2009年赣县钨产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37.2亿元,实现利税2.23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钨行业的30%,占全国钨行业的10%;今年前8个月钨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36亿元,同比增长48.51%。
(二)钨产业是赣县工业经济乃至县域经济的“排头兵”
1、钨产业占据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量半壁江山
2009年全县钨产业实现总产值38亿元,增加值11.3亿元,分别占全县工业总量的37%和 38.7%,总量三分天下有其一。
2、钨业是县财政的最具潜力的财源,
2009年钨业实现销售收入37.2亿元,实现税金1.3亿元,钨业税收占财政总收入21.6%,钨业已成为赣县财政最有潜力的财源。
(三)钨深加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具有过硬的技术队伍和独特的工艺技术
以国家钨与稀土检测中心的加工技术及江西理工大学培养的采选冶炼加工人才为依托,以中瑞新材料、世瑞矿产品、江钨钨合金、远驰新材料和伟嘉合金等一支掌握过硬的钨冶炼技术队伍和独特的工艺技术为平台。
2、具有初具规模的钨产业基础
目前,世瑞矿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下属的世瑞公司黄婆地矿,拥有年产白、黑钨精矿能力0.10万吨。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赣县中瑞高科技有限公司为平台,以钨精矿为主要原材料,逐步形成钨矿三条产业链。即(1)采选—钨精矿—仲钨酸铵—蓝钨—碳化钨粉—硬质合金—棒材、刀片、刀具、矿山凿岩工具;(2)钨矿采选—钨精矿—钨铁—特种钢—特种钢工具;(3)钨矿采矿—钨精矿—钨酸—钨酸纳、偏钨酸铵等化工材料。
3、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赣县地处赣州城郊,县城发展已纳入赣州市“十一五”期间的整体规划,县城处在赣州市区的二环线上,随着环城高速、瑞赣高速的建成,进入市区要道的进一步打通,赣县的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铁路、高速公路、水路四通八达,将是名符其实的赣州19个县(市、区)中区位最好的县,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最佳宝地。
4、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钨及其合金是现代工业、国防及高新技术应用中的极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航天、原子能、船舶、汽车工业、电气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含钨高温合金主要应用于燃气轮机、火管、导弹及核反应堆的部件,高比重合金则用于反坦克和反潜艇的穿甲弹头。
二、钨业发展的对策及几点建议
1、加强钨资源的管理和储备
认真编制和实施矿产资源规划,确定重点整合矿区,依据在一个矿区内只能设置一个矿权的原则,推动现有矿山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促进该县矿山布局趋于合理。坚决杜绝无证开采、越界开采、采富弃贫、乱采滥挖等现象,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资源找矿勘探工作,扩大资源储量,对新发现的矿区进行有效的保护,建立钨的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充分发挥两种储备的杠杆作用,提高后备资源的保障程度。
2、制定优惠政策,巧借外力,吸收埠外钨资源流入赣县
作为世界性优势资源的钨面临枯竭的境地,所以国家近年对钨矿的开发利用采取了配额开采的限制政策。要把钨业打造成矿业的“航母”,必须形成一定的集聚效益,像目前仅靠埠内的钨资源是无法支撑的。为此,要在县内众多私营钨矿主在湖南、广西拥有采矿权这一优势的基础上,用战略的眼光制定吸引埠外钨资源流入赣县的优惠政策、奖励办法等,巧借外力发展赣县钨深加工业。
3、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争取自营出口和IS090021质量保证体系
目前该国钨冶炼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采选和加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而钨产业的高附加值产品恰恰是需高新技术支撑硬质合金等高端产品。为此,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争取自营出口经营权,进入IS090021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赣县钨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把钼产业和铋产业建设为钨产业的“护卫旗舰”
赣县矿产资源一大特点是金属矿床共伴生矿产多,如钨矿中就含有锡、铋、钼、铜矿。按照省、市规划要求,对钨、稀土严格实行保护性开采的原则,对其它所有矿种按照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建立共伴矿产综合回收、利用的管理制度。而钼、铋又是钨深加工产业链硬质钨合金产品加工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只有钼的参与才能制造高性能合金,而铋主要以金属形态配制易熔合金。为此要加大对钨矿采选加工的高新技术的引进力度,充分综合回收钼、铋,做好钼产业和铋产业,为钨产业保驾护航。
5、推进企业的联合和重组
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精心打造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好的钨产业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带动产业链高端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以外引外、中介招商、网络招商等成功经验,加大招商选资的工作力度。要把着力点放在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以及引进高科技含量项目和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力争在大项目上取得突破。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资产为纽带,优化资源配置,实施战略整合,推进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努力打造自主创新型的钨企业集团。目前该县钨企业总体规模小,实力相对较弱,要在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中谋生存求发展,必须争取主动,充分整合和利用企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通过互相控股、参股、换股等方式,向综合类、规模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对有做大做强前景,能在产业发展中起带动作用的企业,要加以重点培育和帮扶,力争在全县钨产业中形成一批集采选冶加工龙头企业,利用其资金、管理、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实行高位嫁接,联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创造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的资金、体制条件,解决产业扩张升级中的资金瓶颈制约,使企业得到裂变发展,形成行业的核心力量。
加强配套体系建设,引导各生产要素向产业基地集聚。要加强赣县工业园有色精深加工园区配套体系的建设,以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向国家有关方面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基础配套实施项目,以及物流运输、教育培训、研究开发、劳动力中介等服务业项目,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产业基地集聚,形成企业投资的“洼地”,推动主导产业链和配套产业链协调发展。
6、加快特色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在现有钨产业基础上,加大政策和引导扶持。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形成有特色的工业园区,根据行业特点建设园中园。当前,要抓住省里鼓励建设特色工业园的有利机遇,加快钨特色工业园的步伐,建成以中瑞科技材料有限公司为龙头平台,以专业协作(配套产品延伸加工)为主要内容,产业配套相对集中的矿产品加工特色工业园区,从而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整个钨产业的快速发展。
7、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3R)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有利于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生产率,从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该县钨产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利用外地钨资源,支持利用外地二次钨资源,以减少本地钨资源的消耗。
8、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挥产业聚合效应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合专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依托钨业核心企业,建设一批钨产业的企业和项目集聚基地,形成特色工业小区。加强政策引导,引进钨企业入园,建立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分工协作的关联体系,形成产业集聚。提高入园企业和项目的质量档次,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功能,增强基地型园区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9、扩大对外开放,强化招商引资
积极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大钨产业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全力推行产业招商,精心包装,科学开发好招商项目,引导县外客商投向钨产业。积极向上反映该县实际,争取上级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并将钨等产业的区域布局在全省范围内向赣县倾斜。采取新增利税返还、技改资金扶持、扩大金融信贷等积极措施,引导和鼓励县内钨产业企业走技术创新、规模扩张之路,做强做大钨主导产业、做精做优特色产业。
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产业招商引资中的重要平台作用。加大招商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和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真正使招商引资成为全县增加工业投入的重要途径。
10、推进技术进步,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
对于钨产业中那些要发展但技术难度高或投资大,回收期长,企业独自开发能力弱的项目或产品,在政策和发展环境上加大扶持力度,并承担必要的组织协调引导;对于那些有积极性,也有能力发展的项目和产品,原则上采取政府协调引导,鼓励支持的办法。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所发生的费用,在当年度缴纳所得税县实行新增部分给予返还。
11、继续推进和完善“10+1”体系建设
参照沿海发达地区的做法进行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支持和促进金融体系改革,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强化银行信贷服务,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和功能;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体系;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实行激励人才成长、鼓励人才创业的系列政策,建立人力资源体系;积极发展物流主体,培育壮大物流服务市场,构建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加大贸易领域的开放力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业;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体系;强化口岸协调服务工作,完善口岸服务体系;强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技术标准覆盖面;继续加大力度,尽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13年末,基本完善“十大体系”,为该县工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