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互联网很重要的应用,也是两化融合很重要一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日前在201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论坛上做出如上表示。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提出于1999年,其定义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是现有产业的集成,智能电网技术就是美国首推的物联网。”邬贺铨认为,物联网具有三个重要特点。
首先,传感器网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线和无线的网络传感数据,在任何地方提供服务。在物联网的概念里,传感器的需求量很大。
其次,物联网对网络平台的可靠性有很高要求。物联网需要网络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搜索引擎、安全和隐私技术的支持。因此,网络的安全可靠很重要。
再其次,互联网是物联网的基础平台。物联网的基础网络一定是互联网,但又和互联网有所区别。物联网是对现实物件的控制,通过传感器将信息汇集,互联网是实现信息的决策支持。物联网的结构可分为三层,最上层是感知,中间是现有网络,最下层是信息的处理。
物联网的核心产业可以是互联网,也可以是下一代的互联网。物联网需要服务软件的平台支撑,支持媒体互联的应用和企业的互联运用,形成底层是网络、中间是服务、上面是互联网的架构。
至于物联网的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据美国独立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将形成下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据了解,2009年初,美国已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而我国也开始加速推动物联网的进程,目前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也被采纳。为在此次信息产业浪潮中占领先机,工信部将牵头成立全国推进物联网的部际领导协调小组,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加快物联网产业化进程。
邬贺铨则指出,物联网的市场行为关键不在传感器做多少,关键在于运用,更大的市场、产值效益、社会效益都体现在运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