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了2009年12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12月份,制造业综合指数(PMI)为56.6%,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7.5%,环比上升5.2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整体经济向好的格局在得到进一步巩固,未来良好的发展势头将得到继续保持。
经济景气度继续上升
回眸2009年中国PMI指数运行轨迹,表现出中国经济快速回升的走势,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实力和潜力。
一是制造业指数在2008年11月份(38.8%)跌入低谷后,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即走出衰退的临界点,呈现明显的V型增长,说明中央在挽救经济快速下滑时所采取救助措施出手快、力度大。
二是自3月份拐点呈现后,PMI指数呈阶梯式上涨,说明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效率高、效果好。
三是进入2009年以来,非制造业指数与制造业指数协同增长性增强,说明一系列刺激内需政策方向对、措施实。回首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PMI指数运行轨迹交相辉映。
首先,国内生产总值(GDP)逐季回升。在2009年一季度GDP呈现低点后逐季增长,并不断呈现加快趋势,全年超额完成“保八”目标已成定局。
其次,工业增加值快速回升。在超规模的投资拉动下,工业增加值已从2月份同比增长3.8%,累计回升至11月份的10.3%。
再次,全社会商品零售额保持稳定增长(前11个月增长15.3%)。尤其是受惠于汽车购置税优惠、购车补贴以及家电下乡等刺激内需措施,至今汽车产量已连续9个月超百万辆。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不仅发挥了经济稳定器的作用,而且表明消费需求在拉动经济回升过程中的贡献度在增大。
由此可以预计,中国经济逐渐走出危机、企稳回升态势已基本确立,景气度在继续上升,意味着在未来几个月经济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12月制造业指数,除出口指数下降以外,说明整体经济回升的趋势将得到延续。
企业经营压力在加大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形势是否能持续好转、企业的效益是否能得到有效提高、未来通胀的强度如何等,都将是今年要解答的问题。
从PMI指数上来看,目前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制造业就业指数走势仍不稳定;非制造业就业指数近几个月来在下滑,且在临界点边缘徘徊;非制造业收费价格指数增幅在下降,而投入价格指数在上升,这意味着企业的利润空间会受影响;制造业的购进价格指数近两个月不断高企,表明企业将面临成本不断加大的压力。
保就业不仅是民生之本,而且关系到保稳定。从经济学角度看,就业的增长一般滞后于经济增长,但经济高增长并不一定意味带来高就业,因为它还涉及投资结构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已有好转趋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消息称,到2009年11月底,全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13万人,年底全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将达到1100万人以上。但在2010年进入就业高峰期的状态下,就业形势能否持续好转,还需要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增加就业,包括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鼓励自主创业等。
增效益不仅是企业生存之根,而且关系到扩内需,而经济效益的增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目前,在经济形势不断好转的状况下,企业经济效益已有所好转。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891亿元,同比增长7.8%。但据预测,2010年企业将承受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在内的成本压力,生产经营活动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驾马车”发展将更协调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预测,2010年在拉动经济的三大引擎中,投资仍将是主要动力。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投资增长33.1%,对GDP(增长 7.7%)贡献了7.3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94.8%。虽然2010年不会再出现如此高的投资增长率,但仍会保持一定的高增长,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2009年许多新开工的大项目,今年需要投资继续跟进;另一方面,2009年一些企业的中长期信贷资金尚未进入实体经济,今年有望投入使用。因此,2010年投资仍会保持一定的高增长,但增幅会减缓。
同时,2010年外贸出口形势将好于2009年,但增幅不会太高。2009年11月份,美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已升至60%,预计美国的制造业PMI指数将会连续第5个月保持在50%以上。但也应该看到,受到重创的美国经济恢复的艰难性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性。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预测,世界经济将在 2010年复苏,实现2.4%的低速增长。同时,金融危机后的副产品,国际贸易保护的加剧以及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将给2010年的经济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2010年的外贸出口形势仍将有严峻的一面,但总体趋好。
另外,消费需求将会稳定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在部署2010年经济工作任务时已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根据2009年的消费市场形势,2010年在提升消费需求上,需要出台新的举措,并配以更多的惠民政策,以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
业内人士认为,2010年的投资、出口、消费将会更协调发展,但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基础,而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是关键。
虽然国际贸易保护的加剧以及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将给2010年的经济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使我国新一年的外贸出口形势面临严峻考验,但总体向好的趋势已经确立。图为福州青州集装箱码头一角。
2010工业经济将迎来良好开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显示,从2009年3月以来,PMI指数已连续9个月在50以上,且继续保持2008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表明,全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继续向好的态势,与工业生产和投资等各指标相互验证。
2009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仅为3.8%,但从3月份起工业增速开始加快,10月份达到16.1%,到11月则达到19.2%的高峰值,连续7个月保持加速增长态势。因此,12月份的PMI指数也预示,短期内我国工业生产的增速还将维持在高位,预计2009年12月份和2010年 1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增速仍将保持在历史高位。
对比历史数据,PMI在开始统计的各年11、12月份基本上保持平稳,不会出现创新高的局面,而2009年该数据创年内新高,说明经济系统进一步向好。而从PMI和工业生产的关系看,PMI数据有2~3个月的先导指示作用。因此,12月份PMI数据创新高意味着我国2010年初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加上2009年初6~7个百分点同比增速的较低基数,2010年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有别以往年份中年初较低而保持较高增速的可能性非常高。
从行业来看,在全部20个制造业中,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10个PMI值处于60%以上,意味着这几个行业在未来短期内将大幅度复苏。另外,还有8个行业保持在50%~60%,仅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和烟草制品业2个行业目前还低于50%,而生活消费品类企业新订单指数上升最快,这表明制造业已经进入全面复苏阶段。
除了在6月和7月份有小幅回落外,2009年新订单指数基本与PMI走势完全一致。新订单指数在2月份回升到50%以上,而12月份达到61%。业内人士指出,新订单指数的持续上升与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分不开,显示社会需求进一步回暖,也预示着经济增长态势还将得到持续巩固。
12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从53.6%回落1个百分点至52.6%,也是连续第二个月指数下降。这种回落更多是季节性的调整。我国历史年份中新出口订单指数都难以在年底的11、12月份出现较高水平,往往呈现平稳或回落的格局。考虑到新出口订单指数对出口额的先行预示作用,我国2010年初的出口额不会出现大的增加,出现小幅回落的可能性较大。而出口额在年初的1、2月份都出现回落的特点,2009年12月份的PMI数据继续回落是正常的现象,并不预示外贸出口的恶化。业内人士认为,出口整体向好的形势不容置疑,但必须提防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导致的出口月度波动。
另外,12月份的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上升,从11月份的63.4%上升到66.7%,继11月份大幅上升6.5个百分点后继续上升3.3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在年底的两个月明显上升。很显然,最上游的石油、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已经影响了采购经理的心理评价,并且11月份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已经明显回升。综合几类数据的走势,我国PPI的上涨压力将进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