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11月26日讲培育钻石的视频中提到一句“全方位的布局已经开始了”,后台就陆续收到一些朋友的私信,问这个“全方位的布局”究竟是怎么回事。
目前只能说,这种布局正在有规划的进行中,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最近的一些动向看到些许端倪,比如关税方面的新政,比如一些机构的介入,比如培育钻石在新领域的应用等等。
如果我们将培育钻石行业看作一个生命体,那么最近几个月里发生的很多事情,其实是对这个生命体的“调理”,为的是让它在经历震荡之后,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对培育钻石行业而言,更重要的是全方位提振行业信心。
这种信心的源头,并不是盲目的自嗨,也不是单纯的砸钱搞流量,更不是一头扎在小圈子里玩内卷,而是真正解放思想,让整个产业链得到创新。
从最近参与的交流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通过创新来产生价值,从而让中国的培育钻石行业更加独立和健康:
一、需求创新
咱们从最通俗的角度发问:培育钻石只能用在珠宝首饰领域吗?
当然不是,小米手机的案例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
为什么我们要多次提起小米的案例呢?因为它标志着培育钻石这类产品已经突破了原有的桎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消费领域。
有人说,为什么不专注于珠宝首饰呢?
不是说不做珠宝首饰,而是要“不仅仅做珠宝首饰”。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数据解释:
中国的钻石珠宝行业能有多大?按中宝协今年3月份发布的《中国珠宝行业发展报告》来看,2023年天然钻石珠宝的市场规模也就600亿人民币,占整个珠宝市场的8%。
2024年应该是超不过这个数的,原因大家都明白。这无论从海关数据,还是从类似周大福、六福等巨头的财报中都能得到佐证。
所以即使按这个“600亿”对应的同等量级(即商品数量)来核算,培育钻石珠宝首饰的市场规模也就100亿人民币左右,甚至大概率会更低。
倒推到培育钻石裸钻的市场规模,乐观估计也就10-20亿人民币。
请注意,这已经是很乐观的估测了,因为它意味着中国市场上培育钻石产品的数量和天然钻石2023年的数量是几乎一样的。目前来看这是有很大距离的。
补充一组小数据:今年前十个月里,咱们国家的裸钻进口总额大概是1.54亿美元,也就是11亿人民币左右。其中一部分在零售端消耗,另一部分成为了中游和下游的库存。
在海量供应的基础上,我们却在10亿人民币的量级内卷,这种做法有点儿“憋屈”。
如果采用创新的态度去扩大需求,将培育钻石用在各种日常用品上,或许能消化掉甚至超过供应量。
小米的案例告诉我们,培育钻石至少可以通过其“装饰功能”,为其他行业的产品进行赋能。虽然其中经历了一个相当不易的过程,但最终的结果是具有启发性的。
还是那句话:珠宝首饰当然要继续做,但除了这个10亿规模的板块之外,我们可以为培育钻石考虑更多的应用市场,或许能向着百亿、千亿的方向迈进。
钻石,人人都可以拥有。
二、工艺创新
工艺的创新源自上述的应用创新。
单看钻石切磨这个细分领域: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了很多定切产品,有切成小熊形状的、嘴唇形状的、葫芦、四叶草、财神、十二生肖、阿拉伯数字……国际网络上还能看到切成莫迪和特朗普头像的培育钻石。
这些都是工艺的创新,反映的是下游市场不断多元化的需求。只不过,这类创新还是没有完全跳出珠宝首饰的圈子。
我们认为,未来的工艺创新,是基于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而实现的快速发展。
比如用在手机上时,由于其镶嵌材料的特殊性,以及对于体感、安全度的要求等等,原本的“4C”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而是需要统一宽度、统一厚度、统一折射度等等,并且需要厂家进行高精度的批量切磨工艺进行配合。
这是一件有门槛的事情。
这样的应用场景越多,咱们国家的钻石加工行业就发展得越好,甚至可以带动激光、机械等配套行业的发展。
为什么不试一试这条路呢?
三、标准创新
这还是基于应用创新的内容。
在培育钻石广泛用于各行各业的时候,各个供应商和厂家之间免不了一番龙争虎斗,但最终要满足的,始终是客户的需求。
就好比小米选用了培育钻石这件事儿,我们知道,这个客户有一套完整且庞大的体系来规范和约束这个新产品,从最简单的重量、厚度、宽度,到其他我们无法公开描述的QC要求。
类似的情况,很可能会发生在其他手机厂商身上,所以供应商一样要经历一系列和珠宝圈截然不同的“审核”。
慢慢的,或许在手机这个行业里,就会形成一个特定范围的“钻石使用标准”。这是属于手机行业的游戏规则,也是能够发挥培育钻石工艺灵活性的重要领域。
所以我们谈到“标准”的时候,不能局限于过去所说的4C、光性能之类的内容。那些是适用珠宝行业的传统标准,但未必适用其他的、新开发的应用领域。
简而言之,大量客户的统一要求,就可以逐步成为一个“细分的标准”。
四、政策创新
在上述三个创新的基础上,政策制定方需要和行业多做交流,才能制定出更符合实情、更具有前瞻力的政策。
举个例子,最近的几次会议我们都提到了发展中国的钻石切磨加工,这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为什么会有人支持中国发展自己的钻石切磨?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摆脱对国外的依赖、自己承接上游的产能、获得更高的行业附加值,也能扩大就业、发展自动化工业、增加地方税收等等。
但也有人不同意中国发展钻石切磨,认为只要“用印度人就可以了”,因为他们(至少现在的)成本更低,国际物流也很便捷等等。
但未来呢?印度在自己生产了大量CVD毛坯之后,对中国毛坯的采购需求会有什么变化?会不会进一步压价,然后把相对廉价的裸钻返销回中国市场?规模更大了之后,证书的费用怎么算?
什么?你说他们已经在这么做了?
所有这些事情,都是政策制定者必须了解和沟通的,然后才能制定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
从我们目前接触的情况来看,我国政府对于这些事情很重视。所以,我们相信在很多事情上,国家是有规划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以应用创新为核心、带动工艺创新和标准创新,配合具有创新力的政策,中国培育钻石行业没有理由垂头丧气。
创新,是真正的“行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