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南新特产的培育钻石,不光在南北特产中突出重围,还秀了把璀璨的“超硬”家底儿,带热了河南超硬材料产业。
如今,作为最锋利的“工业牙齿”、公认的“材料之王”,以人造金刚石为代表的超硬材料,除了让更多人实现“克拉自由”之外,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新能源等行业,成为河南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今天,我们跟随顶端创作者、科技领域爱好者应旺一起,到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黄埔军校”——郑州“三磨所”探访寻“新”。
种一颗“金刚石”种子,7天给你一颗钻石
走进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三磨所”),院内一角,一台金色圆球形“功勋压机”很是惹眼。
1965年底,正是这台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六面顶压机”的诞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让中国超硬材料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此有了“世界金刚石看中国,中国金刚石看河南”。
钻石究竟是怎么培育出来的?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秘书长、三磨所总经理助理孙兆达揭晓了答案:六面顶压机可以模拟出地幔层的温度和压力环境,将高纯石墨从二维结构转变为钻石的三维结构,在种子上不断生长变大,“可以说,种一颗‘金刚石’种子,7天给你一颗钻石。”
孙兆达说,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每年产出工业级人造金刚石约120亿克拉,钻石原石超过600万克拉,其中相当一部分出口到印度等地切割加工,然后发往欧洲、北美等区域。
“钻”出新未来:化妆品里可能会出现金刚石粉
作为超硬材料的代表,人造金刚石拥有最高的热导率、极宽的禁带宽度、高载流子迁移率、极佳的光学透过性等众多优异性能。
围绕这些性能,三磨所正在进行高端产品研发和布局,开辟超硬材料产业的新天地。
2023年,由其牵头成立的高性能工具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突破了30多项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在孙兆达看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成本进一步降低,超硬材料产业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比如,化妆品里加入金刚石粉,可以让我们的皮肤更加光泽细嫩;利用纳米级金刚石,来诊断和治疗癌症……
蕴藏着巨大新质生产力的超硬材料行业,也已到加速完善产业生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期。
在孙兆达看来,在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下,超硬材料产业在聚焦技术进步和绿色发展的同时,要结合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同时加速产业集聚,“和相关下游应用领域开展联合课题,加速多种金刚石材料的应用,引导其定向降本;和文旅产业结合,做好培育钻石消费领域的宣传,吸引中游团队进入,在郑州等地建立线下集中销售平台,形成消费产业生态。”
不久的将来,也许,在家门口,你就能买到会发光的河南新特产,体验一把“克拉自由”。
两地连线
应旺:您认为河南应该如何抓住机遇,擦亮培育钻石“国货之光”的品牌?
邵增明:河南的培育钻石企业应该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提升,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提高消费者对河南培育钻石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应该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份额。同时,可以与时尚、珠宝等领域的企业合作,共同推广培育钻石产品,提高其在消费领域的影响力。
应旺:作为河南28条重点产业链的“首链”产业,超硬材料如何更好地助力河南实现新型工业化?
邵增明: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促进产业集聚,通过建设超硬材料产业园区等方式,促进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超硬材料产业人才队伍,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超硬材料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超硬材料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总之,河南的超硬材料产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抓住机遇,加强创新和技术攻关,助力河南实现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