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主要与超硬材料相关。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高的材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钻石……”全国“两会”前夕,再次见到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副校长单崇新时,他不自觉地又开启了“科普”模式,深入浅出地向记者讲解起自己所从事的金刚石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
说起来,做科普这件事对单崇新而言驾轻就熟。这些年,他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近年来,他带领团队每年都在郑州大学举办科普开放日活动,吸引了数万名中小学生及家长参加。他也积极组织学校的教师、学生到偏远地区进行科普宣讲和支教活动。去年11月,他带队赴河南省郑州市、原阳县、长垣市、驻马店市的部分中学开展一系列形式丰富的科普活动,为许多孩子撒播下科学的种子。
“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明显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去年“两会”上,单崇新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随后,他又参加了全国政协“《科学技术普及法》的修订”专题调研。通过走访学校、乡村、社区,他深刻感受到偏远地区科普资源的匮乏。
2023年6月,在全国政协“加强科学普及法治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单崇新结合自己调研和长期从事科研、科普工作的所见所得,将自己的心声化为建议,呼吁进一步缩小科普城乡和区域差距,引导科普资源向偏远地区流动,让偏远地区群众尤其是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科技知识、科学成果。
做科普的初心是什么?单崇新的回答是,“自己从农村一步步考上大学,深知很多农村或偏远地区科教资源薄弱,年少时一位来讲学交流的大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我已经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怀揣着回馈社会的初心,更要时刻践行着政协委员‘服务为民’的使命。”
科研工作者做科普,会担心被人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吗?单崇新说,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而科研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其实是一场与科研的“双向奔赴”。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激发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能够启迪大众科学精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从长远来看也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必要手段。”单崇新认为,加强这两者之间的共融共通,科研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科研工作中,单崇新也同样以高度责任感,着力解决更多超硬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他的研究领域人造金刚石不仅在生活中广泛应用,还是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进基础材料。
“希望能够通过我和团队的不断努力,实现更多超硬材料领域的突破,在未来占领制高点,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单崇新表示,自己今年将重点围绕这方面内容准备提案,同时还要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高校和研究院所对公众开放,将更多科教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助力偏远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