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天合光能(义乌)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智能生产线上紧张忙碌,正在为交付出口订单赶制光伏组件。在数百公里之外,协鑫集成合肥基地1号厂房也是一片繁忙,全自动智能流水线高速运转,一件件高效光伏组件产品在这里生产出来并运往世界各地。
今年以来,光伏产品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期调研多家光伏组件生产商了解到,随着四季度传统旺季的到来,相关企业订单充足,并处于满产赶工状态。
出口订单火爆
“合肥工厂目前拥有组件年产能15GW。自达产以来,工厂产销量大增,国庆假期工人也全员在岗。”合肥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建文介绍,目前公司正在加紧招聘新员工,全力保障生产,预计10月份产量会超过1GW。
走进协鑫集成合肥基地1号厂房,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全自动智能流水线高速运转,作业员有条不紊地监控生产线运行状态与各项数据。现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加工一个产品需要经过30多道工序,生产出来的高效光伏组件产品将根据订单封装打包,并运往世界各地。
备战旺季,公司各个部门都在行动。协鑫集成仓储管理部的仓管员告诉记者,面对产量大、库容紧张、发货量大及仓库人手不足等诸多情况,仓储管理部员工昼夜奋战,从入库、库位摆放到装车、出车,加班加点赶工期。制造部、经营计划部及阜宁集成仓储管理部等齐来支援,多部门联动,高效协同,保证订单按时按量出库发货。
工信部网站发布的全国光伏制造行业运行情况显示,1-8月份全国晶硅组件出口累计约108GW,同比增长70.2%。
光伏企业出口订单火爆,有的公司订单已排到明年一季度。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国内外订单稳定增长,欧洲市场已成为国内光伏产品出口的重要增长极。”
晶科能源是全球光伏组件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公司组件智能车间生产经理何飞介绍,公司1-8月已完成太阳能组件出口订单超21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目前,公司的订单已排到明年一季度。
从光伏组件出口价格来看,晶澳科技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从第三季度来看,交付价格逐渐上升,近期新签分销订单价格保持继续上升态势。一些传统成熟市场需求比较旺盛,且价格接受度相对较高。
业绩表现亮眼
截至10月20日,共有7家涉足光伏组件的上市公司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业绩相关公告。得益于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出口订单充足,这些公司业绩均表现亮眼。
通威股份采取垂直一体化布局光伏产业链的模式,盈利能力较强。前三季度,通威股份实现归母净利润超200亿元。根据公告,通威股份目前拥有组件产能6GW,计划投资40亿元建设年产25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
天合光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0.33亿元至24.85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75.85%至114.92%;隆基绿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6亿元至112亿元,同比增长40%至48%;亿晶光电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500万元至50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对于前三季度业绩增长的原因,多家公司提及,海外市场出货量和销售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10月20日晚,晶科能源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5亿元至17亿元,同比增长128.77%至135.70%。晶科能源表示,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持续发挥全球化布局、本土化经营的战略优势,光伏组件出货量上升,同时产品结构持续优化,N型产品出货占比上升。
拓展海外市场
今年以来,欧洲市场光伏装机需求延续高增长态势,装机需求大超市场预期。今年5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由此前的40%提升至45%,到2025年光伏发电能力将翻一番,到2030年装机将达到600GW。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海外光伏市场表现较好。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共识驱动下,光伏发电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
眼下,光伏产业仍面临多重挑战。其中,阶段性供需错配、部分供应链价格剧烈震荡尤为引发关注。一位市场人士表示,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释放周期差异较大。其中,电池片、组件产能释放较快,而硅料扩产周期较慢,且生产弹性较小,导致硅料供不应求,光伏产业链利润向上游硅料环节集中。
在此背景下,龙头企业加速一体化布局。同时,一些上下游企业通过签订长单、技术合作、互相参股等方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有利于稳定预期。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多家光伏企业坚持核心技术攻关,构筑“护城河”,并加速推动产业布局多元化、供应链绿色化和应用多样化,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于行业未来发展,中银国际证券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终端需求与产业链价格中枢有望上调。
欧洲市场方面,根据独立研究机构莫尼塔产业调研,欧洲地区组件库存水平已开始下行,对2023年欧洲地区需求持乐观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