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不少珠宝首饰品牌启用培育钻石,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之间的争斗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各种围绕钻石行业的声音扑面而来。就两者之间“旷日持久”的争斗,整个钻石行业未来该如何发展等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实验室顾问刘厚祥。
刘厚祥
先后就读于西南科技大学(原四川建材学院)非金属矿系非金属地质与勘探专业、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原长春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目前,在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实验室任顾问。曾任职戴比尔斯集团钻石推广中心资深讲师、永恒印记(中国)技术指导、比利时钻石高层议会 HRD(中国)首席代表、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实验室副主任。
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并非敌人
《培育钻石崛起,天然钻石打响“保卫战”》《钻石大战?!这种钻石,价格 40%》《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的“攻守战”渐酣》《钻石市场争夺战白热化:是天然钻石守旧,还是人造钻石太火》……一些媒体关于钻石的文章标题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把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放在各自的对立面。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钻石消费市场,还在继续扩大,同时,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培育钻石生产国。那么,培育钻石会不会争夺天然钻石的市场份额成为大家心中的疑问。
对此,刘厚祥坚定地表示,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之间不存在战争,也并非敌对关系。“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同,坚硬、耐久、闪耀……但是从用途角度来看,它们并非是完全重叠的产品。也许短期内存在部分重叠,但它们各自有各自的市场定位、目标客户。天然钻石以罕有、独特、稀缺、情感表达为主要诉求和核心价值,培育钻石则以科技产品、装饰效果等见长。”
谈起之前责任珠宝业委员会(RJC)、天然钻石协会(NDC)、国际珠宝联合会(CIBJO)、世界钻石理事会(WDC)和世界钻石制造商协会(IDMA)五家珠宝协会共同签署联合声明谴责潘多拉宣布弃用天然钻石时的误导言论,刘厚祥认为,反应有点过激了。“潘多拉作为一个快时尚品牌,在珠宝首饰行业并无太大的代表性,特别是该品牌系列产品中的钻石数量微不足道,其在2020年制造的8500万件产品中,仅有约5万件使用了开采的钻石。”
刘厚祥特别强调,市场上不断有钻石相关的话题是件好事情,这让钻石保持一个热度,但舆论发酵需要尺度掌控,否则过犹不及。
竞争格局未变,天然钻石地位仍在
以前提到钻石,毫无疑问就是指的天然钻石。但现在,培育钻石、合成碳硅石(俗称莫桑石)、合成立方氧化锆等各种名字让人眼花缭乱。刘厚祥指出,天然钻石、培育钻石都属于钻石的大品类,但莫桑石、合成立方氧化锆却并非钻石品类,它们是钻石仿制品。仿制品的出现并不会改变消费主力,也不会对钻石行业(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造成什么影响。因为很早之前就有钻石的仿制品了,也未见其掀起什么波澜。
但不可忽视的是,打着钻石旗号招摇撞骗也是要有底线的。刘厚祥表示,拿莫桑石来说,它竟然也有分级标准了,就是完全照搬合成钻石的分级标准,把“培育钻石”PS成了“莫桑钻”,但因为大众不了解,就信了,甚至在一些自媒体、视频号,莫桑石等钻石仿制品卖得可谓风生水起。“这确实会对钻石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在提醒我们市场需要加强规范及监管了。”
不过,对于天然钻石来说,这些都是小打小闹,它们根本无法撼动其根基。天然钻石行业是一个非常古老传统的行业,钻石象征着爱情,这一寓意已深入人心,在人们心中占据了一个崇高的地位。戴比尔斯等公司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现在不论是千禧一代还是Z世代,对钻石首饰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因为天然钻石不仅有饰品属性,还是情感传递的载体,另外,作为资产配置,也有保值增值属性。
刘厚祥认为,外力不会对钻石行业的发展格局造成太大的影响。钻石行业更多地会从内部进行一些深化调整。上游角度,二十几年前,戴比尔斯控制了全世界钻石毛坯供应的80%,到现在其与埃罗莎两大巨头各占30%的市场份额,戴比尔斯不再一家独大,但钻石产业依然高度集中在几大头部企业手中。加工方面,十几年前,比利时、以色列、美国都还是非常重要的钻石加工中心,但目前他们真正进行的加工活动很少,现在更多集中在印度、中国等亚洲地区。
营销要跟得上,定位要抓得准
目前来看,制约钻石行业高速发展必然有营销方面的缺失。刘厚祥强调,现在营销缺失已然是整个行业公认的问题。“我十几年前就在戴比尔斯做钻石宣传推广工作,现在‘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A diamond is forever)’这句话已经被中国消费者广泛接受。个人特别希望天然钻石能一直保持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和形象。但确实,这些年来,除了永恒印记(Forerver Mark)等个别品牌在坚持做钻石品类的宣传,整体来说市场上缺乏钻石的声音。个人认为,应该保持在市场上不断有钻石的声音,像是举办国际钻石首饰大奖赛,从前期准备、征集作品,到评选,最后作品颁奖、发布,进行各地产品巡展,让这个过程形成一个循环,这一届结束了,下一届又开始了,就能让钻石不断出现在人们面前。另外,像是一些流行趋势发布和宣传活动,钻石品牌也应积极合力运作起来。”
对于懵懵懂懂闯进珠宝首饰领域的培育钻石,刘厚祥建议,一定把握住自己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搭乘天然钻石的顺风车只是一时的,培育钻石终究要探索出自己的道路。就像天然钻石未来的宣传立足点,可以站在大自然的奇迹和稀有性、传承等角度,培育钻石应该更多地立足于多选择性、更易买得起、时尚饰品属性等角度,去挖掘合适的市场营销话题和方式。
刘厚祥说:“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各司其职,找准各自的定位,携手扩大整个钻石市场是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经营者都乐见的。如果互相指责,很可能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双输局面。”
钻石尚未下坡,未来仍可期待
就钻石行业走下坡路的论调,刘厚祥承认,要从产量来看,确实是在走下坡路。从2013年至今,全球钻石毛坯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这是客观事实。但从钻石价格角度,不存在走下坡路,目前是处于小范围波动的平稳期,更长远来看,未来钻石价格将呈上升趋势,特别是50分以上的颜色、净度、切工好的钻石价格会一直坚挺。
消费市场方面,刘厚祥认为,钻石行业不仅没有走下坡路,反而是欣欣向荣,一片大好之势。因为全球钻石消费市场的规模还呈增长趋势。
同时,刘厚祥表示,我们必须注意到国际一线品牌对钻石的热情非常高。不论是硬奢侈品,像是较为传统的以做钻石首饰为主的奢侈品品牌,包括宝格丽、梵克雅宝、卡地亚、海瑞·温斯顿等,还是那些产品以箱包、丝巾、鞋子为主,却较少做首饰的奢侈品牌,包括迪奥、香奈儿、普拉达、芬迪、爱马仕等,都开始着力发展钻石首饰产品线。这样的选择必然也是他们经过了广泛的市场调研为扩大品牌发展而选择的产品延伸方向。
“就这么来看,谁又能说钻石行业在下坡呢?我个人特别看好钻石行业的未来发展。因为钻石产品非常有限,好品质的钻石更加有限,稀缺性就是它的最大卖点,再加上本身它就是来自大自然的奇迹,还可代代相传。另外,希望随着技术进步,检测检验机构能够精准区分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才会对整个行业更加有信心。”刘厚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