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钻石指的是采用人工的方法模拟天然钻石结晶特点生成并制造的钻石。
此前市面上主流的仿钻产品主要有合成立方氧化锆,俗称“锆石”,其硬度仅为 8,远不及钻石。另外还有莫桑石,成分主要为碳化硅,俗称“莫桑钻”,其硬度接近钻石,但折射率比钻石高很多,火彩是钻石的 3 倍。
不同于所有仿钻产品,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均属于真钻石,均是纯碳的结晶体,拥有完全一样的物理、化学以及光学性质,在亮度、光泽、火彩、闪烁等等饰品特性方面完全与天然钻石相同,价格远低于天然钻石。
最早的培育钻石创造自1952年,经过五六十年的发展,于近几年才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国内外权威珠宝鉴定机构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国际宝石学院(IGI)等在2019-20年陆续发布相关标准文件明确培育钻石的概念,也已经面向市场开放培育钻石检测业务,并可开具专用检测证书或分级报告等,为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健康引导。
除了明确合成钻石品质评价与自然界的稀有度无相关性,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及质量(Carat)四个维度均参照天然钻石。
NGTC标准指出,合成钻石中文名改称为“实验室培育钻石”或“合成钻石”。据称后续还将推出实验室培育钻石裸钻分级证书。
NGTC 推出培育钻石证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上认可了培育钻石在珠宝领域的特殊地位,给培育钻石一个确定的市场身份,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国内培育钻石标准混乱的问题,为培育钻石后续的价值流通提供了参考依据。
行业规范性提升的同时,消费者的市场接受度日益增强。
培育钻石相比天然钻石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目前零售价格已经能做到天然钻石的35%左右,大大降低钻石购买门槛。
根据De beers数据,2018年全球钻石珠宝销售额达到760亿美元,2009-2018年期间平均复合增速为2.82%。在钻石传统婚恋消费需求之外,随着千禧一代崛起,购买钻石动机中犒劳自己、答谢赠礼等非婚恋需求占比明显提升。
迎合消费者需求,知名品牌商加大布局。
2021年5月潘多拉宣布弃用天然钻石,转而全面使用培育钻石;全球最大钻石供应商De beers改变对天然钻石的坚定拥护,于2018年推出了合成钻石品牌Lightbox,以“进攻为防守”;施华洛世奇早在2016年5月就创建了培育钻石品牌Diama,全球品牌巨头全力布局看好培育钻石新消费发展前景,从供给端提升消费者教育。
2019年宝石级培育钻石在整体宝石级钻石中渗透率仅为6.3%,在品牌商发力布局+消费者接受度提升下,培育钻石行业发展契机已现,爆发拐点正在到来。
资料来源:广州钻石交易中心官网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年全球宝石级培育钻石产量为9100万克拉,2013-2019年复合平均增速为4.3%。2020年全球宝石级培育钻石的产量约为700万克拉,疫情中仍较2019年增长16.7%,渗透率为6.3%,较2018年大幅提升4.7pct。
假设全球宝石级钻石原石产量在2020-2025年期间每年增长2%,培育钻石渗透率从2020年的7%提升至2025年的15%,平均每年提升1.6pct,测算可得到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原石规模将达到389亿元,2020 - 2025 年复合平均增速达13%;零售端规模将达到952亿元,2020-2025年复合平均增速达15%,行业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在这个高速爆发的赛道中,产业价值链是如何分配的呢?
类似天然钻石,中国的毛钻生产和欧美的品牌方是利润大头,印度忙活的钻石加工是劳动力密集的中游。
图:人造钻石行业微笑曲线
那么培育钻石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
两种方法。一是高温高压(HPHT)技术,完全模拟天然钻石的生长过程,在地上重现碳元素层的反应并将石墨转换成钻石。
二是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通常是在高温等离子的作用下,含碳气体被离解,碳原子在基底上沉积成钻石膜。
由于中国公司在合成金刚石领域有深厚积累,几乎垄断 HPHT 法生产工业金刚石的产能,经过技术改良后容易切换到培育钻石,目前中国约占全球 HPHT法培育钻石产能的 90%。中国培育钻石产能约占全球的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