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透露,全国人大财经委极有可能在7月16日召开会议,研判第二季度经济形势。
经济企稳之际密集调研
尹中卿发表上述讲话之际,中央最高层正在全国各地展开了新一轮的密集调研。据了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近日到黑龙江考察,勉励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与此同时,包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内的其他多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也纷纷赶赴全国各地。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7月16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听取了多个国家调控部门对于上半年经济形势的汇报,并进行讨论;7月23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对外公布下半经济形势研判报告。2008年7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宏观调控政策基调正式由“双防”(防过热防通胀)转向了“一保一压”(保增长压物价)。
当此官方定调“中国经济”企稳之际,决策层再度频频调研中国经济形势,无疑令市场产生遐想——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会否转向。
宏观政策微调势在必然
有鉴于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委会已明言“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在内的诸多观察人士断言,政策基调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但微调势在必然。可作注脚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眼下正在对部分政府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专题调研。重点了解政府投资的总体安排、项目下达、资金拨付(包括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工程进度、投资效果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
民生项目效益不如意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地方新增财力用于支出的压力增大。地方财政配套能力不足,很多甚至都没有配套。”刚刚从内蒙古调研归来的尹中卿说。
尹中卿指出,当前部分项目的选择和前期选择不充分,降低标准,相当数量的民生项目经济效益不如人意,政府公共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
“感觉现在我们9080亿元新增投资面临很多问题。如果现在进入了GDP,将保增长。但后边将留下很沉重的负担。所以现在怎么讲投资效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尹中卿强调,由于支出日益增加,今年的财政赤字可能会突破年初9500亿元的预算,“恐怕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
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此建议,可“局部调整政策型投资的渠道和行业方向”,注重投资的就业效应、产业调整效应。与此同时,未来的政策还应考虑全面放开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管制,以改变目前的投融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