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专家:制造业的自动化可能在逐渐回温

关键词 制造业 , 自动化|2020-11-11 10:16:03|来源 金吾财经
摘要 11月6日,京东数科研究院联合新浪财经和百度财经重磅推出“美国大选后中美经济走势及‘十四五’规划”公开大讲堂。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出席此次会议,并发表“摩根士丹利中国首...

11月6日,京东数科研究院联合新浪财经和百度财经重磅推出“美国大选后中美经济走势及‘十四五’规划”公开大讲堂。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出席此次会议,并发表“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的主题演讲。

邢自强表示,我们觉得中国经济目前总体上是在疫情中先进先出,经济呈现快速反弹的态势,三季度的GDP回到5%,四季度会回到6%。全年的增长是2.3%,在全世界今年唯一一个实现了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三四季度的好转其实是受出口制造业持续的强劲的走势支撑,国内的消费在慢慢的复苏,国内消费端,线下的餐饮、旅游,这些毕竟没有回到疫情之前的状态,每个月略有恢复。我们觉得制造业反而有可能逐渐的回升,特别是制造业的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受益于中国这么强的出口表现可能会逐渐的改善。

邢自强指出,总结起来,四季度的GDP有望回到6%左右,明年会出现经济复苏的下半场,主要的推动力来源于消费的复苏,制造业投资的好转,出口依然保持强势。我可以称之为复苏势头进一步上升的一年,2021年GDP的增长速度上升接近到9%左右,尤其是像服务业的可选消费业,就业逐渐恢复,疫情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逐渐淡出之后会迎来强劲的反弹,出口贸易受益于中国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和竞争力保持强势,带动制造业的投资进入上升期,这是对经济复苏的判断。

以下为发言全文:

不管大选的结果如何,展望一下中美关系,未来肯定不会出现全面的快速的脱钩的局面,这个不是我们研究出来的基本情形,相反会是长期博弈的过程,更可能的是中美双方将来在多领域继续展开角逐,包括在科技领域、安全领域、医疗领域、金融市场和企业治理领域。

美国大选的结果带来不同的下一届的班子,在处理对华关系的时候有一些具体方式和路径的不同,如果是拜登和民主党入住白宫的机会越来越高,他们对贸易关税的兴趣不会那么大,采取多边主义的做法,采取多层级的多边贸易机制PPP、改革WTO等等,这些多边机制中国也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要提升自身的开放程度,但是至少对于企业而言关税是立竿见影的造成非常重要影响的贸易变量,接下来可能这方面更有确定写和预见性,不见得动不动就动辄加关税,这对企业而言是巨大的定心丸,这是重要的一点。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很多跟美国的经济和所谓的科学、科技领域这些举足轻重的行业,过去一段时间美国已经持续有很多的壁垒,这些行动在美国得到了跨党派的支持,所以未来在这些领域不管大选的结果如何,美国当局可能继续围绕着关键的科技去设立非关税的壁垒,这个是我为什么说中美之间虽然不是全面的脱钩,但是是长期的博弈,多领域角逐,包括科技、安全、金融市场和公司治理。这是一个简单的判断。

我们毕竟注意到譬如说在最近看到的情况,现在全世界慢慢出现了疫情之后新的地缘政治的格局,我们称之为由单级世界加速向多级世界转变,多级的情况下当然有部分的经济和科技领域有一些软脱钩,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其他国家,他们在中美之间求平衡,从中寻找自己发展的机会,不是倒向某一种治理体系,这是多级社会的基本特征,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常有必要去分析到底在未来的多级世界里中国的哪些行业和企业更容易受到冲击,哪些企业更容易成为赢家,摩根士丹利通过详尽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分拆了全球35大行业,加起来市值到了31万亿美元的600多家公司,我们根据他们对全球化产业链的依赖程度,软脱钩的难易程度,可以把全球的行业和企业分成四个象限,有过去30年一直处于赢家的,全球攫取市场份额的,过去的冠军。他们会成为逆全球化环境下的输家,失掉市场份额。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中国是有比较多的企业是符合即便是新的多级化的世界秩序下软脱钩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发展成为地区冠军,这个跟刚才的中国企业涌现出来的竞争力,本国市场的崛起有关。

我们统计了一下中国有接近五分之一的领军企业会成为新涌现出来的地区冠军,主要分布在互联网、旅游、娱乐、支付、企业软件这四个领域。

相反我们看到日本、美国传统发达国家有一些过去全球化的冠军,特别是聚焦在像硬件半导体,互联网、航空和汽车,这几个领域美国和日本的公司有可能在多级化的格局下丢掉市场份额,成为输家,还有欧洲奢侈品、资产管理和医疗行业是属于新旧世界格局治理下通吃的,他们影响的不能大,护城河比较高,跟战略安全关系不大,这是我们分析对企业和行业的影响。

总而言之,下一届美国政府,不管大选结果如何考虑到美国下一届总体得到两党共同支持的政策倾向和中国本身在“十四五”规划里面加快“双循环”的趋向,中美之间不太可能完全的脱钩,可能是长期的博弈,多角度、多领域的角逐,包含了科技、金融,这是全世界地缘政治的格局,从单级转向多级。

接下来谈一下中国经济在这种挑战下下一步复苏的动力和挑战,以及汇率和人民币的问题。

我们觉得中国经济目前总体上是在疫情中先进先出,经济呈现快速反弹的态势,三季度的GDP回到5%,四季度会回到6%,潜在增速。全年的增长是2.3%,在全世界今年唯一一个实现了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三四季度的好转其实是受出口制造业持续的强劲的走势支撑,国内的消费在慢慢的复苏,但是恢复的相对慢,相对滞后一点。比如制造业出口已经远远回到疫情以前,还有增长的状态,消费总体还没有赶上疫情之前的量。具体来看一些先行指标更是如此,出口端的领先指标,制造的PMI、订单都在上升,显示未来半年中国的出口更上一层楼,很多的电子产品在欧美仍然处于疫情第二波,需要“家里蹲”的情况下,成为欧美最畅销的产品,新的电子产品大部分是中国最擅长制造的,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中国的出口制造业会保持强势。

国内消费端,线下的餐饮、旅游,这些毕竟没有回到疫情之前的状态,每个月略有恢复。与此同时在投资领域,最近我们看到了有一些融资上监管上收紧的,比如地产的三道红线,房地产的投资增速接下来略有放缓,我们觉得制造业反而有可能逐渐的回升,特别是制造业的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受益于中国这么强的出口表现可能会逐渐的改善,

总结起来,四季度的GDP有望回到6%左右,明年会出现经济复苏的下半场,主要的推动力来源于消费的复苏,制造业投资的好转,出口依然保持强势。我可以称之为复苏势头进一步上升的一年,2021年GDP的增长速度上升接近到9%左右,尤其是像服务业的可选消费业,就业逐渐恢复,疫情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逐渐淡出之后会迎来强劲的反弹,出口贸易受益于中国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和竞争力保持强势,带动制造业的投资进入上升期,这是对经济复苏的判断。

我觉得除了短期的经济,今年我们研究的两条主线,中国产业链的优势,会不会产业链从中国搬走,有很多地缘政治的噪音出现去中国化、搬工厂,这个会不会发生。第二个是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资产在全球的定位怎么看,尤其外资的角度,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怎么样配置人民币资产,这是我们今年研究的主线。这几年连续的贸易摩擦叠加全球疫情的冲击,这两个问题基本上是今年最具争议性的话题。

我们在市场观点中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初,市场是高度担心全球的产业链搬迁脱钩去中国化,我们在4月份做了详尽的分析和调研,当时也发表了相关的文章,认为全世界产业链的搬迁可能会被后延,甚至被取消不必要了,因为疫情当中中国相对于其他市场的优势尽显,中国供应链全面完整,产业的组织非常灵活,本地消费市场比较大,本地消费进一步在对外开放,疫情作为全球的压力测试,中国率先通过的,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没有降低反而提升了,我们把今年2020年中国在全世界的制造业的地位全世界贸易出口的份额,在全球经济中的贡献,跟美国当前的政府做比较,中国这几年在全球制造业的优势不仅维持了还提升了,哪怕有这么多的冲击依然保持的比较强,这就是跟我们在4月初做出的分析是比较一致的,特别是最近大半年,中国制造业的订单是强势的复苏,出口每个月都超出预期,也验证了我们这一分析。

这只是实体经济,很多人担心由于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的声音对中国资产会不会有潜在的冲击,今年市场和学界高度担心资本流动和人民币的币值稳定的情况,今年9月份我带领分析团队发表了中国人民币资产国际化的蓝皮书,当时我们研究指出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化正在迈向快车道,即便有各种地缘政治和金融脱钩的噪音,但是全球对于人民币资产的配置将不断的上升。今天看到海外资金快速的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债券、股票领域现在配置的幅度大大高于2016年之前的速度,这个跟人民币这一阶段采取了比较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走向快车道和国际化有关。因为很多人比较关注的是短期汇率到底是不是在波动,与其聚焦今天、明天汇率得失,不如着眼于现在发现的大趋势,现在这种内外环境要实现中国的国际国内“双循环”其实人民币国际化刻不容缓,现在还是全球以美元为主导的全球金融和支付的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到一些加剧地缘政治的因素,人民币国际化对保障国际资本流入还有融资的风险实现“双循环”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这个时候也有很好的机会,由于发达国家采取了空前的刺激政策,这些低利率的环境、宽松的政策易放难收,美联储官方声明已经改变了他的货币政策的框架,在2024年之前很难加息,全球这么低利率的环境下,中国保持了常态化的货币政策,所以人民币资产的收益率显著高于了其他的发达经济体,对于长线的投资者和全球的外汇储备的管理者人民币资产是很具有吸引力,为国际化提供了良机。最近的决策层已经明确了国际化的路线图,包括开放国内的金融业跟国际市场接轨。第二通过国内的一些改革,比如城市化、下一阶段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数字化的比例,这样给全球和中国的投资者创造回报机会。

第三,汇率上逐步的市场化,最近我们把逆周期的因子淡出了,最后在数字货币领域将来试点进一步的扩大,到涉外交易,跨境结算领域扮演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拓展人民币的国际实用。这些改革的路线图如果完整的实施下去,我们预计人民币资产对全球长线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我们的蓝皮书里面预测现在人民币只占全球外汇储备配置的2%,但是未来每年由于有高达2000多亿美元资本流入到中国进入债市和股市,到2030年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占比会上升到5%到10%之间,会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这样才给“十四五”规划里面提出的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逆全球化的挑战下,怎么实现产业链的升级、科技自主化,怎么提供充实的资金,人民币国际化至关重要。这个过程中像两位专家讲述的那样,人民币相对于一揽子货币来讲会保持相对强势的局面,因为资本的流动也有利于币值的稳定,这个是对人民币的判断。

最后讲一下五年规划,经济学家讲到“十四五”计划,讲到下一阶段可能比较喜欢从大的数字GDP讲起,我不从大数讲起,从今天参会的很多不管是专业人士,还是白领实实在在的感受讲起来。

“十四五”打通内循环,非常重要的有利条件是疫情以来的重要变化,中国人越来越认同还是中国好,月是故乡明,过去白领阶层基本上有假满世界跑,买洋货热情非常高,但是这种热情逐渐回流到国内消费,短期来讲出入境的旅游,由于海外疫情没有完全受控,出不去,长期因素是刚才提到的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中西方老百姓之间的心态关系对比的变化,导致大家对海外消费高端设奢侈品这种感受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国内的决策层顺势而为,也是开放了很多政策,比如像免税政策的开放,比如像对一些更多的行业对海外进行开放跨境电商等等。与此同时国内的企业也是比较争气,很多企业研发水平的提升,供应链的优势把握的很好。同时结合中国涌现出来的网红经济、社交媒体,这些新的数字化营销的渠道,这些创新、创意很容易提升了国货和国内消费对老百姓的吸引力、品质和形象。

我觉得当海外还在甄别疫情第二波要不要采取刺激政策,第二波辩论纠结的时候中国消费已经出现了潜移默化的新格局的变化,这种新趋势对国内深度体验式的文化、娱乐、时尚、旅游、住宿、服务提供了非常强的长期的投资潜力,这是很重要的新趋势,为国内大循环带来了有利的条件

“五中全会”提出了国内大循环,实际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开始淡化明确的GDP的增长目标,一些量化指标从公告的声明中移出了,不再作为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侧重点从增长速度转向了生产率,转向了科技自主,各级政府主要的指标KPI更注重质量而非速度。这个里面最值得关注的这几个层面,一个是科技自主化,考虑到刚才讲到中美之间长期博弈的情形仍将持续,关税可能是加了,但是美国采取的各种基础管制会继续的收紧,这个过程中五年规划中中国的科技自主化从高等教育到科学研究的重心在转移,为促进本土产业链的发展,尤其是半导体、软件开发会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人才政策,提供行业的补贴、税率、研发、返还这些激励措施,这是第一个我们值得观看的看点。

第二个是产业链通过开放继续留住它,继续升级,有人说是不是现在由于全球的多级化要进一步的完全收缩到国内,关起门来自己搞发展,“双循环”不是这个意思,是积极通过进一步的开放,尤其不涉及到敏感的战略性行业的众多消费,进一步开放,以中国广大内需市场为支柱,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采取“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而留住全球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特斯拉更多的企业正在进入中国,恰恰由于看重了中国广大的消费市场。与此同时中国自己也在提升本身数字之间的竞争力,包括下一阶段城市化新型机械、5G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超高压的电网、充电桩,每年的投资据我们估算高达1800亿美元,这比过去三年平均水平翻了一倍,这会增加中国在数字基建方面的竞争力,进一步吸引产业链留在中国,这是国内大循环的几个主要的支柱。

总结,考虑到刚才提到的这些新的政策方向,本质上中国提出的“十四五”计划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力求做大做活国内市场,并且通过坚持开放来留住产业链,促进产业链的持续升级,在这个过程当中实体经济还是制造业的继续升级格外重要,是一大支柱,金融领域是刚才提到的人民币的国际化,给制造业的持续升级和科技自主化提供资金和金融的支撑,这个双支柱齐头并进。

如果这些都做到了估计中国每年全要素生产率,就是科技进步和效率改进对GDP的贡献,每年保持在2%左右,这样就意味着现在在2025年中国GDP增长还能增加5%,到2025年中国的人均收入会上升到14600美元左右,跨越了中等收入陷井达到了高收入经济体的标准,这个是我们对下一阶段“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看点和带来的经济发展机遇的判断。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