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6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的内、外贸港口货物吞吐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1%和4.7%,双双转为正增长。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三个月实现增长。
交通部水利科学研究院(其为交通部提供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数据支持)一位分析人士6月9日表示,包括原油、铁矿砂、煤炭在内的资源型商品进口的增加,以及这类商品国内贸易的活跃,是导致上述指标改善的直接原因。
不过,“外贸出口的形势仍未扭转,”她说,反映出口的关键指标之一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5月份同比下降了9.7%。 港口吞吐量底部逐渐抬升, 北热南冷格局依旧。
交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的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完成5.46亿吨,同比增长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预计完成1.82亿吨,同比增长4.7%;内贸货物吞吐量预计完成3.64亿吨,同比增长5.1%。两项指标的环比增幅分别为3.3和4.6个百分点。
实际上,3月中国港口的外贸货物吞吐量及4月的内贸货物吞吐量都曾经出现过小幅增长。
“5月份,这一增幅更为明显,港口经济的回升还在持续,”上述交通部水利科学研究院分析人士指出,按可比日均量看,1-2月、3月、4月日均货物吞吐量依次为1469万吨、1614万吨、1728万吨,底部逐渐回升迹象非常清晰。
只是,港口吞吐量的回升并不意味着外贸形势的好转。
“集装箱吞吐量是反映外贸进出口更为关键的指标。”上述分析人士指,外部需求的不理想致使5月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同比仍然出现较大降幅,进出口形势并未出现实质性好转。5月份,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完成975万标箱,同比下降9.7%,仍处于负增长,不过降幅已经较上月收窄4个百分点。
南北港口的差异也在支撑进出口“仍然糟糕”的判断。
从分类数据情况来看,北方港口的情况要明显好于南方,“以内贸为主的环渤海地区港口的吞吐量指标,要明显优于以外贸为主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港口。”上述人士表示。
“北热南冷”的格局已持续数月。
4月港口吞吐量细化数据显示,北方的青岛港、日照港、营口港、大连港的货物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4.6%、9.3%、8.8%、6.8%;而南方的上海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等货物吞吐量同比分别下降14..9%、19.6%、7.6%、9.2%。
海关总署即将公布的5月进出口数据预计难言乐观。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近日就曾公开表示,上半年的负增长已成定局,预计下半年外贸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要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6月,政府大范围上调机电、玩具、钢铁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也是年内第三次出口退税上调。 大宗品进口热潮或难持续
港口内、外贸货物吞吐量的改善受益于大宗商品的贸易热潮。
交通部发布的分类数据显示,5月当月,中国港口接卸进口铁矿石量预计达5550万吨,同比增长24.6%,港口煤炭接卸量(包括内贸接卸量和外贸进口接卸量)预计完成4920万吨,同比增长10.8%。港口接卸进口原油量预计完成1380万吨,同比增长5.1%。
这三类大宗商品5月的进口量数据海关总署尚未公布。
不过,由于国际煤价与国内煤价此前数月接近100元的价格差,广东一些口岸以及天津口岸5月的煤炭进口量甚至较4月的进口量翻了3倍。
5月份原油进口量预计也将处高位。有接近中石化、中石油的人士6月9日透露,两大公司目前炼厂的开工率已经达到8成,原油加工量有环比大幅增加。5月份两公司原油加工量分别为1534万吨、985万吨,“5月原油进口量预计超过4月”。
4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实现了13.6%的同比增长,为1617万吨,这也是年内的首次同比增长。 不过这一带有“提前备货”性质大宗商品进口热潮能否持续仍是未知。
大型煤炭贸易商亚太能源人士6月9日透露,上半年中国大量进口煤炭使得进口煤与国内煤的价格差已经逐渐消失,最近一周,澳大利亚动力煤的价格上涨了10%,澳煤到广州港的价格已经比山西煤到港价高了接近100元。
亚太能源上半年的业务量中有超过80%来自进口煤业务贡献,不过,这一情况本月开始逆转。“我们开始大幅减少进口额,增加内贸煤比重,预计下半年80%的业务量将来自内贸煤。”上述人士说。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郭海涛也预计,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下调,进口量预计会跟随下跌,“目前原油进口的猛增并不完全是需求推动,更多来自于企业‘囤油待涨’的预期。”
“我的钢铁”资讯总监徐向春6月9日表示,铁矿石进口猛增的格局可能在下半年适度放缓,不过预计进口还将处于高位。预计全年铁矿石进口将达到5亿吨,比去年4.4亿吨的进口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