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改委官网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海外投资者受到限制或禁入的行业)长度由63条减至48条,在22个领域推出开放措施。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分析师盖新哲表示,这份清单的公布正值“贸易战即将爆发的关键时刻”。限制清单范围的缩小意味着将为跨境企业带来更多机会,也再次表明了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
中国希望通过这些投资变化以及降低各种商品的关税来增加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周四发布声明称,自7月28日起,中国限制外商投资的行业数量将从2017年的63个减少至48个。
古人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凭借稀土资源储量最丰富、品种最齐全、品位较高等优势,我国迄今仍是主导全球稀土市场的国家。
随着全球范围不断发现稀土资源,我国在全球的稀土储量占比逐步下降。加之国家鼓励国内稀土企业和资本走出去开发境外稀土资源,稀土进口产品在国内稀土市场的占比也在逐年增加。
近年来,面对新一轮的国际稀土博弈,我国不断加强稀土资源战略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稀土市场势力,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稀土安全保障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稀土资源“去产能”,推进行业重组。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具有资源、规模和技术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合理地将稀土产业上游环节的集中度提高,促使稀土应用领域的中小企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改善行业结构和竞争秩序。
第二,推进稀土产业下游高附加值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结合《中国制造 2025》提出的“工业强基”,将各类市场主体资金投向稀土的高端应用领域增强下游企业精深加工技术水平,扩大稀土高端应用供给能力。同时,通过产学研联合、重大科技专项研究等方式,创新研究稀土高端技术。立足开放利用的原则,综合国内应用和国际需求,积极加强我国稀土领域技术研发、高端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慢慢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第三,健全稀土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稀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综合运用资源税、环境税等政策工具,加快建成涵盖生态环境成本的稀土价格形成机制。在稀土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在当今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剧烈、去全球化浪潮迭起,尤其是欧美国家逐步退出世界舞台之际,我国应把握本轮国际地位重新洗牌的机遇窗口期,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动权。同时,重视我国稀土的金融属性,建立稀土交易市场,发展稀土金融衍生工具,推动形成我国稀土国际金融定价中心, 将我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