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环保产业:旧“人设”已崩? 新玩法新玩家即将上线

关键词 环保 , 污染|2018-08-03 00:02:56|来源 中国超硬材料网
摘要 最近,环保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设好似有点崩:东方园林的发债失败就像一根导火索,触发了一连串有关环保企业的负面消息。一开始的讨论还集中于债务风险,借旧还新等财务问题,后来则扩展...

        最近,环保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设好似有点崩:东方园林的发债失败就像一根导火索,触发了一连串有关环保企业的负面消息。

        一开始的讨论还集中于债务风险,借旧还新等财务问题,后来则扩展至盈利能力差、技术内涵空虚、商业规则乱、创新能力低等等……产业的真实品质和发展质量话题不断引发反思和热议。

        近一两年来,尽管仍有政策光环笼罩加持,在PPP引领下的产值规模增长迅猛,但环保板块在资本市场整体表现可谓低迷。

        相关机构统计显示,近三年,中信环保指数涨幅分别为-19%、-1%和-12%,连续跑输沪深300。截至7月13日,43家环保上市公司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经营情况业绩预告,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中位数50.16亿元,同比下降19.70%;2018年中报预计净利润亏损额合计为上年的9.15倍。

        传统模式下的环保产业发展是否已近黄昏?这个问题需要更为严谨的讨论。

        一个确定的事实是,环保作为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刚需”,产业在时空上的巨大体量和广阔前景,依然坚固着很多信心,也将吸引更多力量。

        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一批新业态、新规则、新精神的探索者们已经上路,以创新、创业为内核的新一代环保产业力量已经开始涌动。而我们关注和期待的是,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重新定义环保产业,他们能否为行业发展勾画出新的未来。

        

        朝阳产业灰溜溜,到底是谁不行?

        6月,在官方背景的2018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一位环保企业家大声疾呼:做环保产业21年了,越来越艰难。我们都应该反思,为什么这样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弄成了资金链紧张、利润薄,无法创新、无力留住人才的灰溜溜的产业,为什么最后搞成这样子?

        对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是这届客户不行。

        “环保产业的最大客户是地方政府。”有环保企业家说,政策提了需求,政府给了市场,但意识和理念,以及最重要的付费没跟上,就不会产生真正的需求。中央提出了很多治理目标,地方安排了很多工程建设,但重点在于有没有、尽快有,而不是好不好,不关心性价比,只满足验收达标,过程监管和生命周期评价一直缺失。理论需求和真实需求的游离,导致了低价中标、地方政府诚信、劣币驱逐良币等一系列问题。

1.jpeg


江苏泰兴数万吨化工废料和污泥堆放长江边调查 

        有人认为:是商业模式不行。

        “以工程为主的商业模式,使得企业疲于奔命,哪有机会搞什么创新?”有企业家说:C(construction)成为我们重要的业务模式和收入来源,大量借贷去投入,但利润率不高,钱经常收不回来,只能对供应商欠款,极易陷入死循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这种商业模式资本投入大,资金流动性、盈利能力差、应收账款一大堆。“这就是为什么市场对环保公司的估值越来越低的原因。”

        还有人说,是环保企业自己不行。

        环保产业从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成了一个政策依赖产业,投机性很强,市场主体缺乏自主思考,战略短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依靠某项政策,细分市场产生一个爆点,企业一哄而上,急功近利,恶性甚至是毒性竞争,很快就给这行盖上一个极低的天花板。

        “很短时间内就陷入低质低价,要么继续维持,要么寻找下一个投机的机会,没动力、没精力、没财力做创新、做品质提升。”可以说,只是少数企业在沿着污染治理的需求变化方向,提前预判、储备技术,绝大部分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模糊着市场经济、商业规则,也在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眼下扎堆爆发的环保企业债务危机,似乎是上述三个问题的集中和放大。地方政府为了考核与政绩,不顾自身财政承受力推出大体量PPP项目;项目核心仍是工程,对效果和运行缺乏足够重视,科学论证和风险管控缺位;企业为了维持业绩和争抢地盘,高负债扩张,赚取平平的工程利润,背负不断高企的融资成本。而一旦信贷紧缩,地方违约风险加大,这个脆弱的政、企、银合作链条就将面临断裂。

        

        效果为导向、技术为引领

        是环保产业新场景的内涵

        继续吐槽环保产业不令人满意的现状,或者纠结于其成因,实际上意义并不大。因为陈旧的规则、模式既有自己的生长土壤,也将面临不可避免的生命周期。正如对这次债务危机,就有某大型国有上市水务企业老总表态,这个行业不太健康,大量小企业存在,效率不高,按照现在的状况持续一年到一年半,将会有一次比较强烈的洗牌和重组。

        尽管这一轮深度调整的背后可能并不是市场规则在发挥作用,也许环境基础设施领域的国进民退因此将持续深入,但相信真正给环保产业施加巨大影响的,不只是资本,而是正在发生变化的外部需求。

1533173506221828.png


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一律“零容忍” 

        “污染治理的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需要用技术和创新来引领。”在前述会议上,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环境治理的进展,改善的幅度和国家提出的目标、公众的期望差距还较大,这意味着提升空间很大,产业的机会也很多。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中坚力量,在这一阶段环保产业就不可能再满足于建设为主,而是要提质增效,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他指出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方向:

        1、形成一批能够解决当前现实市场需求的技术;

        2、瞄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需要,提前部署加大创新力度,形成一批面向未来的原始创新成果;

        3、要开展环保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在产品使用寿命、能耗、稳定运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幅度提升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质量和运营管理质量。

        随着生态环境事业的不断深入,环保产业也到了一个从规模增长到品质提升的历史新阶段。在已经建成的治理格局下,还有大片需要提升、填补的空间,需要产业新生力量去激活、去实现,以效果为导向,以技术为引领将是这些产业新场景的内涵。

        对此,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高嵩表示,治理能力从量变到质变、从有到优的进程已经开始。规模性增长的要求在回落,对服务效率提升的要求日益扩展,要实现效率的提升,就得在现有平台上叠加各种先进的技术产品去优化、去提升。

        他认为,从社会背景和趋势来看,当前的中美贸易战,使得中国将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环保产业内部,在今年集中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大型环保企业开始出现债务违约,使环保行业内开始反思进行创新驱动的迫切。

        从产业形态来看,对标国外,很多形态的环保企业在中国还没有出现,亟待国内产业力量加速生长。例如类似日本依迪亚株式会社的咨询业态(致力于基础设施发展和环境保护综合咨询,年营业额能达到10亿人民币);类似于琥珀、帕克的技术装备业态(把科技、高校、人才打通,把创新装备制造、工艺研发稳定的结合在一起,输出产品);类似纳尔科的药剂业态(300亿元的化学药剂公司,但商业模式重点是帮助用户节水,而不是单纯供应药剂)。

        

        第三代环保企业正向创新创业生态圈汇集

        “中国的环保事业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巨大的环境改善需求和政治压力,正在将多年积累的问题快速释放为环境治理需求,同时未来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很多问题正在被识别、被解决,两种趋势合为一处,构成了孕育环保产业第三轮创业热潮的丰沃土壤。”

        高嵩说,继改革开放(1970年代),市场化改革(1990年代)两批环保创业者之后,瞄准细分领域、专注技术产品的第三代环保创业者已经逐步走上前台。

        从去年以来,行业的创新命题好像平地一声惊雷。从高校,科研机构,到企业、组织,产业中各个类型的主体都展现出对创新的热情和行动。”快速推进的污染治理和产业发展,已经蓄积了巨大的创新需求与势能,各种资源都在瞄准当前和未来的环保需求汇集。

        越来越多人相信,在互联网之外,环保行业将成为创业创新的新高地之一,而这二者从未如此关系密切,能够互相滋养与激发。高嵩说,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只有逐步推进、与创业对接,才能放大和延续价值;而环保领域围绕技术产品的创业,如果没有持续创新的支持,也将不会拥有持续的生命力。

        “因此,在单项技术创新和单个明星企业之外,要在环保行业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需求尤其迫切。”高嵩说,我们应建立行业创业创新生态圈,构建“基础设施”,令各类产业要素、智力资源快速、高效富集。近年来,他所在的JIEI研究院将重点转向对发达国家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研究和实践。

        他们曾以荷兰和德国的企业为案例进行研究,发现其环保技术领域的创新体系早已突破了单个企业的行为界定,高校、产业服务机构,从事研发、制造和工程服务的企业,结成了一个看似松散而又相互连接的网络,单点独立,单一要素改变,整体网络做出回应,创新成为一个网络的涌现成果。

        而如果行业对具体的产业需求和问题有了前瞻、有了共识,如何落实为一个创新的产业体系呢?通过观察国外情况和我们自身的实践发现,这一过程中需要有一些称之为创新基础设施的东西,否则这个链条也走不顺畅。“目前看,产学研充分合作的联合研发平台,生产型研发中心,创新工厂、标准化工厂,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挑战赛、创业企业加速营等,是一个产业创新的网络应该具备的软硬件平台。”

        JIEI研究院连续四年举办环保创新创业大赛,今年大赛的第一轮选拔刚刚结束,又一批在细分行业取得技术和模式突破的企业,即将进入创新创业生态圈,与行业需求、资源对接、对撞。

        而通过前三期大赛崭露头角、站住脚跟的企业选手,也围绕技术、战略、管理等方面不同程度开始遇到进阶的瓶颈和困惑。为此,JIEI与普华永道在不久前联合开办首期环保加速营,十家环保企业接受了是行业明星前辈、专家的悉心点拨和密集培训,为发展精确方向、蓄积力量。

        目光向外,新加坡、荷兰、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为我们展示了污染治理、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对产业、科技所起到的引领和成就作用,展示了围绕创新创业,各类资源和主体如何高度分工,高效协作,互利共赢,相信这也是我们大家共同期待的行业未来。而那些有想法、有冲劲、有见识、有本事的人和企业,都将会在这个体系中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位置,也会为这个行业赋予真正的活力。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