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制造是什么?2017新制造这个关键词在中国大地上火爆非常,源起于在去年10月份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马云老师提出的五个新,其中包括了新制造。其实早在2015年国家就曾提出了中国制造20...
新制造是什么?2017新制造这个关键词在中国大地上火爆非常,源起于在去年10月份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马云老师提出的五个新,其中包括了新制造。其实早在2015年国家就曾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把振兴中国制造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其实国外其他国家也有相同的概念,譬如德国有工业4.0,美国有工业互联网,日本有精益制造,在新世纪每个国家都将振兴制造业摆在了国家的战略高度,这对中国制造业是一件利好的事情,那么新制造和旧制造有什么区别呢?新制造又是什么呢?
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中国制造业的成长基本上依托两个名词,一个是成本,一个是规模。那么,今天到底出现什么问题了呢?答案是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是:土地便宜、劳动力低廉,政府税收减免政策扶持,还有就是企业对环境保护不需要承担责任。现如今企业的自律意识、政府对我们的监督意识越来越强,任意破坏环境和空间的办法越来越少。这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时候,规模也不能带来未来,因为在一个规模的基础上,所有的商品都同质化,最可怕的是同质化的过剩。
我们先来看看旧制造的场景,中国传统制造业最典型的类型有两种,一种叫做工贸技、一种叫做贸工技,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纯加工性质的制造加工厂,譬如在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外贸加工型工厂,就连南方最大的富士康集团也主要是靠帮苹果等品牌公司加工产品来赚取微薄的加工费,我们就拿苹果6S手机来举个例子,一部在国内售价6000多一部的6S手机,其实大部分的利润被苹果公司赚取了,由于苹果的强大品牌魅力,高科技含量的自主研发技术,即便是这么高的售价,很多中国人还是愿意买单,而作为苹果的最大加工厂富士康其实只占了其中5%不到的利润,大家可想而知,一个工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厂房、大量招聘员工、拼命的加班加点生产,而且还破坏了中国的空气环境,换来的确实那微薄的5%不到的利润。其实富士康工厂代表了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在广东的东莞地区,号称世界的制造工厂,大部分都是做外贸加工订单的工厂,一般都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主的研发能力,完全依赖于中间微薄的哪一点加工利润。随着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工成本的大力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工厂厂房租金上升,再加上外贸订单的萎缩,所以大批量的加工厂倒闭也并不奇怪。
所以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发展中国新制造势在必行,一个国家的强胜还是要靠实体经济的振兴,制造业无疑是实体经济的核心代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大力提倡中国制造互联网+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的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中国新制造一定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未来的新制造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主品牌:新制造需要摆脱那种靠加工订单来赚取微薄利润生存的方式,转变为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根据市场需求,精准定位消费群体,特别是现如今进入80、90时代,消费主体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大众品牌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的潮流,需要建立新品牌,个性化品牌,针对某个消费圈层人群的品牌,小而美的品牌。新制造有了自己品牌后,产品的利润自然就高了,可以通过品牌溢价的方式,能够为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
2、自主研发:新制造最大的特点是重视研发技术,坚持自主研发创新。中国制造业发展这么多年,其实我们的大部分制造业研发技术还是欠缺的,由于原来的市场太好做了,以至于只要产品做出了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大部分制造业会觉得复制是最大的创新,复制技术来做成本更低,这样的观念导致中国制造大部分是通过仿造或者抄袭来完成初始积累的。长期以往不重视技术创新的现象,是导致今天的中国制造落后于西方国家的重要原因。然而现如今市场进入物品饱和的时代,靠仿造和复制的旧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的制造业必须要下大力气抓自主研发,技术创新,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保持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振兴中国制造,才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3、工匠精神:据有关媒体统计,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5年,这个数据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制造的现状,而日本的百年企业有很多,美国也有很多,为何中国企业的寿命这么短呢?其本质的核心是缺乏专注于产品灵魂的工匠精神,缺少将产品做到极致的精神,中国的很多企业是为了赚钱而赚钱,而不是为了实现某种价值而宁可付出一生的精力和时间去做的一种精神信仰。我们在日本经常可以看到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一生只为经营着一个小小的蛋糕店,而且为此而乐此不彼。我想这就是一种工匠精神吧,确实值得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学习,国家目前也在大力提倡工匠精神,相信在未来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也会延长,也会出现一批批百年老店。
4、个性化定制:新制造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定制,现如今由于消费市场主体的变化,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需求,消费市场已经由原来的以卖方为主导的市场,渐变为以买方为主导的需求性导向市场,制造业从最开始以美国福特式为代表大规模的生产方式,后来发展到以日本丰田为代表的精益化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到现如今发展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C2M,个性化定制的最大特点是根据消费者真需求定制化生产,以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导向、产生订单、工厂定制化生产,最大的好处在于是以零库存的方式生产,大大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而且由于是个性化特点,能够卖出品牌溢价,企业盈利空间更大。
5、互联网+: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制造业+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制造业,现如今互联网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互联网就像水电煤一样,制造业应该更加积极的融入到互联网中去,进行深度融合,制造业有自己的优势,要学会借力互联网,如通过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打造品牌、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产品、通过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与客户关系互动重建等。
6、大数据、物联网:现如今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制造业也应该活用大数据,通过数据来对工厂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如通过数据对客户群体实施人群画像、精准定位消费群体;如通过大数据对仓库库存实施科学管理、如通过大数据对整个生产流程革新管理、如通过大数据对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品质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等系统化管理。新制造还可以通过物联网对企业进行软硬件实施万物互联,提高企业信息化集成。
7、云计算:新制造在研发信息化领域,基于工作站或PC平台的产品研发向桌面云平台转变;由区域研发向远程异地协同研发转变,制造业可以用创客的方式用云计算平台将全国乃至全球的研发人员汇聚一起,集思广益,来研发更好的产品。在云时代,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无需购买任何软硬件产品,也无需部署信息化平台,企业可以通过租赁软硬件系统方式来满足企业业务需求,按照使用多少来支付费用。这不但能有效减少信息化投入对企业资金的占用,而且能大副的帮助企业节省成本。
8、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系统是一种由智能机器人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集成的方式借助计算机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从而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同时收集、储存、完善、共享继承和发扬人类专家的智能。制造业的发展由最初的手工制造到高度自动化制造再到柔性自动化制造,再发展到智能化制造。智能制造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中国新制造要想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有从零到一的创新精神,重视产品核心研发技术,打造自主品牌,积极拥抱互联网+,打造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工厂,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提高制造工厂效率,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用工匠精神融入到产品当中去,做到专注而又极致,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新制造、中国制造2025,才真正能够让中国制造,走出中国、引领世界!
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中国制造业的成长基本上依托两个名词,一个是成本,一个是规模。那么,今天到底出现什么问题了呢?答案是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是:土地便宜、劳动力低廉,政府税收减免政策扶持,还有就是企业对环境保护不需要承担责任。现如今企业的自律意识、政府对我们的监督意识越来越强,任意破坏环境和空间的办法越来越少。这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时候,规模也不能带来未来,因为在一个规模的基础上,所有的商品都同质化,最可怕的是同质化的过剩。
我们先来看看旧制造的场景,中国传统制造业最典型的类型有两种,一种叫做工贸技、一种叫做贸工技,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纯加工性质的制造加工厂,譬如在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外贸加工型工厂,就连南方最大的富士康集团也主要是靠帮苹果等品牌公司加工产品来赚取微薄的加工费,我们就拿苹果6S手机来举个例子,一部在国内售价6000多一部的6S手机,其实大部分的利润被苹果公司赚取了,由于苹果的强大品牌魅力,高科技含量的自主研发技术,即便是这么高的售价,很多中国人还是愿意买单,而作为苹果的最大加工厂富士康其实只占了其中5%不到的利润,大家可想而知,一个工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厂房、大量招聘员工、拼命的加班加点生产,而且还破坏了中国的空气环境,换来的确实那微薄的5%不到的利润。其实富士康工厂代表了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在广东的东莞地区,号称世界的制造工厂,大部分都是做外贸加工订单的工厂,一般都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主的研发能力,完全依赖于中间微薄的哪一点加工利润。随着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工成本的大力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工厂厂房租金上升,再加上外贸订单的萎缩,所以大批量的加工厂倒闭也并不奇怪。
所以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发展中国新制造势在必行,一个国家的强胜还是要靠实体经济的振兴,制造业无疑是实体经济的核心代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大力提倡中国制造互联网+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的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中国新制造一定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未来的新制造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主品牌:新制造需要摆脱那种靠加工订单来赚取微薄利润生存的方式,转变为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根据市场需求,精准定位消费群体,特别是现如今进入80、90时代,消费主体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大众品牌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的潮流,需要建立新品牌,个性化品牌,针对某个消费圈层人群的品牌,小而美的品牌。新制造有了自己品牌后,产品的利润自然就高了,可以通过品牌溢价的方式,能够为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
2、自主研发:新制造最大的特点是重视研发技术,坚持自主研发创新。中国制造业发展这么多年,其实我们的大部分制造业研发技术还是欠缺的,由于原来的市场太好做了,以至于只要产品做出了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大部分制造业会觉得复制是最大的创新,复制技术来做成本更低,这样的观念导致中国制造大部分是通过仿造或者抄袭来完成初始积累的。长期以往不重视技术创新的现象,是导致今天的中国制造落后于西方国家的重要原因。然而现如今市场进入物品饱和的时代,靠仿造和复制的旧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的制造业必须要下大力气抓自主研发,技术创新,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保持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振兴中国制造,才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3、工匠精神:据有关媒体统计,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5年,这个数据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制造的现状,而日本的百年企业有很多,美国也有很多,为何中国企业的寿命这么短呢?其本质的核心是缺乏专注于产品灵魂的工匠精神,缺少将产品做到极致的精神,中国的很多企业是为了赚钱而赚钱,而不是为了实现某种价值而宁可付出一生的精力和时间去做的一种精神信仰。我们在日本经常可以看到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一生只为经营着一个小小的蛋糕店,而且为此而乐此不彼。我想这就是一种工匠精神吧,确实值得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学习,国家目前也在大力提倡工匠精神,相信在未来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也会延长,也会出现一批批百年老店。
4、个性化定制:新制造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定制,现如今由于消费市场主体的变化,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需求,消费市场已经由原来的以卖方为主导的市场,渐变为以买方为主导的需求性导向市场,制造业从最开始以美国福特式为代表大规模的生产方式,后来发展到以日本丰田为代表的精益化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到现如今发展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C2M,个性化定制的最大特点是根据消费者真需求定制化生产,以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导向、产生订单、工厂定制化生产,最大的好处在于是以零库存的方式生产,大大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而且由于是个性化特点,能够卖出品牌溢价,企业盈利空间更大。
5、互联网+: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制造业+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制造业,现如今互联网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互联网就像水电煤一样,制造业应该更加积极的融入到互联网中去,进行深度融合,制造业有自己的优势,要学会借力互联网,如通过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打造品牌、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产品、通过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与客户关系互动重建等。
6、大数据、物联网:现如今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制造业也应该活用大数据,通过数据来对工厂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如通过数据对客户群体实施人群画像、精准定位消费群体;如通过大数据对仓库库存实施科学管理、如通过大数据对整个生产流程革新管理、如通过大数据对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品质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等系统化管理。新制造还可以通过物联网对企业进行软硬件实施万物互联,提高企业信息化集成。
7、云计算:新制造在研发信息化领域,基于工作站或PC平台的产品研发向桌面云平台转变;由区域研发向远程异地协同研发转变,制造业可以用创客的方式用云计算平台将全国乃至全球的研发人员汇聚一起,集思广益,来研发更好的产品。在云时代,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无需购买任何软硬件产品,也无需部署信息化平台,企业可以通过租赁软硬件系统方式来满足企业业务需求,按照使用多少来支付费用。这不但能有效减少信息化投入对企业资金的占用,而且能大副的帮助企业节省成本。
8、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系统是一种由智能机器人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集成的方式借助计算机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从而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同时收集、储存、完善、共享继承和发扬人类专家的智能。制造业的发展由最初的手工制造到高度自动化制造再到柔性自动化制造,再发展到智能化制造。智能制造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中国新制造要想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有从零到一的创新精神,重视产品核心研发技术,打造自主品牌,积极拥抱互联网+,打造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工厂,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提高制造工厂效率,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用工匠精神融入到产品当中去,做到专注而又极致,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新制造、中国制造2025,才真正能够让中国制造,走出中国、引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