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汽车产业增长进入拐点期,汽车行业增速将持续低于3%,甚至可能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而且这种状态将很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6月9日,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
“中国汽车产业增长进入拐点期,汽车行业增速将持续低于3%,甚至可能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而且这种状态将很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6月9日,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东在第六届全球汽车论坛上作出上述判断。随着5月车市销量的出炉,虽然业内人士已经普遍认识到,汽车业此前10%甚至20%的高增长已经成为明日黄花。有观点认为,未来5年对整个汽车行业来说应该是较为“艰难”的5年。车企不仅要应对车市降速降档带来的产销矛盾和竞争压力,还将面临整个产业发展中智能化和互联网化带来的升级挑战。
然而,与整车企业相比,零部件企业似乎并不认为当下的局势不容乐观。大陆集团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睿凡博士认为:“中国的车市只是进入了一个正常化的新常态,不过,即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大陆集团未来在中国的业绩依然能以高于市场平均增速的步伐前进。”而法雷奥集团首席执行官雅克•阿申布瓦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更是坚定地表示,“未来法雷奥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每四年都将翻一番”。
“市场对量的需求在放缓,但对质的要求在提升。”康睿凡道出了跨国零部件企业乐观的最根本真相。行业竞争的白热化让越来越多的自主车企更迫切地希望和跨国零部件企业牵手,而产业的升级又为零部件企业能将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获得更大面积的应用。两大利好叠加,整体行业的拐点,恰好为零部件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高端零部件受追捧
“最悲观的预测认为,2015年中国汽车总产能将达到4000万辆,产能利用率只有80%。其中自主品牌整体产能利用率尤其不容乐观,据有关报告,在抽样调查的19家自主品牌中,有15家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于50%。”刘卫东在车市新常态到来的当下为自主品牌未来的发展敲响“警钟”。
在本次论坛上,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甚至大胆估计:“到2020年,将会有20%甚至超过30%的车企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出局,技术进步慢、创新能力差的企业将会被淘汰。”
从今年前5月的数据看,虽然自主品牌市场销量和份额都在同比上升,但业界一直的看法是,虽然在此轮的竞争中,自主品牌凭借在SUV领域的深耕细作暂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在自主研发还是在品质提升上,自主品牌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自主车企头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存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汽车业兼并重组已经成为必然,淘汰加速给自主品牌带来的压力远超合资品牌。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更加倾向于与跨国零部件企业进行合作,希望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进一步拉升品牌。“我们也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采用了我们的产品来作为卖点宣传。”法雷奥中国总裁毕诺在论坛上坦言。
“确实,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选择与跨国零部件企业去合作。这其中主要是由于跨国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品质和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合资品牌,而另一方面,在跨国零部件厂商作为配套上,也可以提升我们自己的品牌形象。因为现在的很多零部件企业在市场上都有不错的口碑。”一家自主品牌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由此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速以及自主品牌自我提升诉求的增长,自主品牌未来将会向零部件企业贡献越来越多的市场订单。“因为从目前来看,无论是眼下炒得很热的智能驾驶概念,还是节能减排技术,更多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跨国零部件手中。”上述自主品牌人士如是表示。
为5~10年后布局
“自主品牌既要提升品质,又要做到最大化的性价比,因此,在成本控制上,会面临比合资品牌更高的要求。由此我们也希望零部件企业通过研发、生产和管理的本土化,以及平台化的生产,来不断降低成本。”长安汽车总裁助理、采购部部长李新强在论坛上对零部件企业提出了新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也意识到本土化对于其在中国市场上的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供应商,我们的投资都会跟着客户的需求去进行。”德尔福中国区总裁杨晓明表示。因此,当车企在中西部掀起新一轮的投资热潮时,零部件企业也尾随其后,开始了新一轮的布局。
6月9日,大陆集团宣布与华域汽车共同投资6亿元人民币,在重庆建立华域大陆汽车制动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新厂在2016年投产后,将主要生产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而就在前不久,法雷奥在深圳宣布其深圳二期工厂的落成,随着新工厂的落成,法雷奥不仅进一步扩充了在深圳的产能,还将同期建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电子产品全球研发中心”,这将为法雷奥向中国进一步引入全球领先的节能减排技术产品,提供更多的本土化技术和匹配支持。
虽然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步入低速增长期,但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机会的大门才刚刚打开。
“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最好的时代。”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认为。之所以有此论调,在他看来,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而且汽车兼具科技和时尚产品的双重属性,发展潜力值得重新评估。另一方面,新能源、智能互联汽车的崛起能让汽车产业重回朝阳产业地位。
或许正是如此,虽然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不少消费者尚未能拥有自己的第一辆车。但据大陆透露,在他们此前针对智能驾驶发起的一项调查中,有30%的中国消费者对这项新的技术表示了认可和热情。
80、90后年轻消费者的崛起使得中国消费者更愿意为新的技术“买单”。因此,在中国市场,包括大陆、法雷奥等在内的跨国零部件企业,已经不仅将目光着眼于当下市场,而是希望致力于更为前瞻的技术,“以适应未来5年甚至10年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