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2013年9月国家工信部发布了更高门槛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后,工信部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第一批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全国109家,江苏34家占比最高。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光伏业在政策、市场的双重刺激下已经开始回暖。但为了预防落后产能"死灰复燃",避免产能过剩的悲剧重演,行业门槛必然提高,今年还将有部分产能被淘汰,兼并重组将是今年光伏业的关键词。
八成企业通过审核
在一个月的公示期内,工信部到部分企业抽查,全国有25家、江苏有5家企业因相关问题未能通过最终审核。通过审核的企业达到80%。天合光能、英利、阿特斯等光伏巨头均通过审核拿到了"合格证"。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处研究员王世江表示,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将难以享受金融扶持政策及其他扶持政策。扶持政策针对的是优质企业,而对于技术落后、产能底下的企业应让其在市场中淘汰。这也是当前推进光伏产业整合、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必须。
据相关人士介绍,企业未达标主要有以下四因素:一、未能通过环评验收;二、产能或者产能利用率不达标;三、不具有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研发及工艺改进费用不足;四、产品衰减率和水耗、能耗等指标未达要求。
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吕锦标表示,不符合《条件》的多晶硅企业,大部分是因为2012年停产或者减产,造成当年产量低于年产能的50%。随着产业集中度提高、优胜劣汰步伐的加快,2014年的产业调整将更为残酷。
未合格企业或面临融资难
《条件》对光伏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做出了严格规定。如要求企业"每年用在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能低于总销售额的3%,且不少于1000万元",如未达到上述标准将难以享受相关政策优惠。仅这一条就将许多企业拒之门外。
据介绍,企业通过规范条件审核将成为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政府出口退税等的重要依据,一些无法达标的企业将享受不到政策支持,加上成本高企等因素,关停的可能性很大。
吕锦标表示,当前企业建电站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工信部的合格企业目录一出,不合格的企业在贷款、税收方面的难度必然加大,甚至可能贷不出款,届时将有不少的不合格企业将因此无法生存。这也是行业兼并重组的必然选择。
据悉,未达标企业须在国家政策指引下,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达标。这意味着,整合仍将是2014年光伏行业的关键词。随后工信部还将有第二批、第三批审核,但获得"合格证"的光伏企业将非常有限,这将提高行业集中度,带来光伏制造、应用成本大幅下降。
光伏洗牌年内加速
工信部旗下研究机构赛迪智库最新发布报告指出,2014年,随着行业的整体好转以及由于组件价格下降,使得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逼近甚至达到平价上网,预计全球组件产量继续增长,全年产量将由今年的40GW增加至43GW,中国光伏组件有望从今年的26GW增至28GW。
但在申银万国行业分析师余文俊看来,今年国家对光伏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后,地方政府发展光伏产业的热情又开始高涨起来,给出的政策相当诱人。如果不加以控制,前一轮产能过剩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的产能过剩矛盾又可能出现。
当前光伏业在政策、市场的双重刺激下已经开始回暖。截至1月5日,共有40家光伏和风电行业上市公司发布2013年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增、盈利、扭亏的预喜企业共计28家,占比70%。国内光伏电站建设在拉动行业整体增长的同时,产业链下游的发电设备维护成为新能源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因此,产能的控制当下更尤为重要,据悉,工信部目前正在研究起草《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与部分省市及国开行等深入沟通,推动有意向的部分光伏企业先期开展兼并重组,可以预见兼并重组将是今年光伏业的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