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假借“反倾销、反补贴”的伪装,美国、欧洲针对中国光伏业发起的贸易“侵略”渐趋白热化,一度致使这一曾令国人颇感自豪的新兴产业四面楚歌。&nb
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假借“反倾销、反补贴”的伪装,美国、欧洲针对中国光伏业发起的贸易“侵略”渐趋白热化,一度致使这一曾令国人颇感自豪的新兴产业四面楚歌。这一年,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光伏业的媒体人记者亲历并记载了这一切的发生。而今回眸,最值得称赞且骄傲的是,全国各界在群策群力抨击、反制贸易壁垒之丑恶行径的同时,却没有忘记自我修炼,反躬自省。
或许正基于此,以及心中对中国光伏业的那份赤诚,记者坚信,中华民族有能力在神州大地上培育出傲视全球的光伏事业。未来,凭借太阳能应用与生俱来的优势,以及光伏、储能等技术可期的突破性发展,“太阳能+储能”甚至有机会颠覆传统模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替代能源。
虽然对未来的信心溢于言表,记者却亦欲借该专题报道之机,为中国光伏业提个醒:“风雨”之后,2013年底的装机热潮并不意味着“冬去春来”,或者说中国光伏业迎来的只是一个“人造春天”,一次喘息的机会而已。稍有懈怠,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就在即将来临的2014年,中国光伏业仍将面对重重危机。
总理关注平定“双反”之乱
光伏业曾是一个令国人颇感自豪的产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中华民族用它特有的智慧与勤劳,仅用短短10年时间,便缔造了一个令大洋彼岸光伏“鼻祖”们为之一惊的成长神话。
要知道,相比中国,美国、欧洲潜心钻研光伏技术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至70年前。
惊讶过后,一直在光伏技术乃至科技领域都“自命不凡”的美国人、欧洲人感到了空前的不安。他们最终决定采取早已被嗤之以鼻的贸易壁垒手段,图谋“侵略”中国光伏业,遏制其发展,以达到继续掌控全球光伏市场话语权的目的。
2011年10月,美国率先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掀起了针对中国光伏业的首轮攻击。
2012年3月,尽管国内业界积极抗诉,美国商务部却一意孤行,初步裁定向中国光伏产品征缴最低2.9%、最高4.73%的惩罚性“反补贴”关税;在此基础上,2012年5月,美国商务部又进一步做出了向中国光伏产品征缴最低31.14%、最高249.96%惩罚性“反倾销”关税的初步裁定;2012年11月,美方意料之中地对外宣布了“将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缴18.32%至249.96%“反倾销”关税,及14.78%至15.97%“反补贴”关税”的终裁结果。
就在美国“双反”扰得中国光伏业心神不宁之时,欧盟又默契地与美国打起了配合。2012年9月先行放出“拟启动对华光伏太阳能产品(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硅片)“反倾销”调查”的风声后,随即于2012年11月正式宣布“反倾销”调查立案。
如果说美国对华“双反”还只是令中国光伏业心神不宁的话,欧盟“双反”则犹如致命一击,几乎令其命悬一线。
截至2011年底的数据显示,欧洲光伏市场占据了全球30%的份额,而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有将近70%出口至欧洲。可以说,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光伏产业几乎就是为欧洲市场量身定制的。
面对欧盟的突然“变脸”,我国商务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甚至是外国同行,为了化解中国光伏之危局,也为了维护全球光伏市场的稳定,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抗辩、声明甚至反制措施。
最终,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关注及亲自坐镇指挥下,2013年7月,商务部传来好消息,中欧双方已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2015年前,中国输欧光伏产品价格下限将被设定为0.56欧元/W,总量则被限定为7GW/年。
相较起初“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将被征收47.6%惩罚性关税”的预期,“价格承诺”绝对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同时,不要忘记,在2013年,能劳总理亲自出马的产业,除高铁以外,恐怕也唯有光伏,这也是中国光伏业的骄傲。
更为值得自豪的是,“双反”的切肤之痛没有击垮中国光伏业,反倒令其痛定思痛。业界深刻认识到,产业发展绝不能“依存于他人”,中国必须建设属于自己的光伏应用市场,并积极开拓新兴光伏市场,以谋全球化布局。
至此,在各界的通力合作下,2013年,困扰中国光伏近两年时间的“双反”之乱得以平息。
系列新政发力 力挺分布式光伏
正是汲取了“双反”之乱的教训,使得管理层及业界加速建设中国光伏应用市场的意愿愈发迫切。
事实上,在2013年3月至今的将近10个月时间里,管理层已针对扶持光伏业健康发展,高规格、大规模、强力度地出台了一系列新政,其所涉及的领域,涵盖了光伏产业上下游、并网、金融配套等等,几乎无所不及。
其中,“2014年我国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拟定为12GW。其中,分布式光伏8G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电价补贴标准被定为每千瓦时0.42元”和“集中式光伏电站全国分为三类(按日照时长划分),分别执行每千瓦时0.9元、0.95元、1元的电价标准(上网电价)”这三项数字和新规都对中国光伏业颇为关键。作为系列扶持政策的有力抓手,它们奠定了中国光伏业未来大发展的基石。
这三项中的第一项,来自于国家能源局11月份发布的《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而后两项,则来自于国家发改委在2013年8月发布的《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那么,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呢?根据12月5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到10GW,其中光伏电站新增7GW,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3GW。
相对于此,2014年,在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上,管理层设定了较2013年高出两成的总目标;更计划将分布式光伏占新增装机的比例,由2013年的30%快速拉升至将近67%。
一叶知秋。管理层显然已下定了大力发展光伏业的决心,且力度之大,令诸多兄弟产业都望尘莫及。同时,分布式由此被确立为未来中国光伏应用市场的主线。
除了这组体现管理层发展光伏基调、方针的数字外,上述三项新政中的后两项也意义非凡。
首先“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电价补贴标准被定为每千瓦时0.42元”,意味着光伏发电在商业用电约1元/度(全国各地电价平均值)成本的基础上,还可以拿到0.42元/度补贴。依此计算,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部分,业主方实际得到了约1.42元/度的实惠,而“余量上网”部分,理论上仅可实现0.8元/度-0.9元/度的营收(全国脱硫火电上网电价均值0.4元/度,加之0.42元/度补贴)。
与管理层提出“分布式光伏比例由2013年30%快速拉升至将近67%”的初衷一致,给予分布式光伏发电0.42元/度的补贴,清晰地展现出了政策制定者“鼓励分布式,又侧重鼓励自发自用”的战略思路。
而至于“集中式光伏电站全国分为三类(按日照时长划分),分别执行每千瓦时0.9元、0.95元、1元的电价标准(上网电价)”之规定,作用有二:其一,为金融机构清晰地勾勒出了光伏电站(大型地面电站)的盈利水平,打通了投建光伏电站的融资渠道,为电站资本化、证券化提供了条件;其二,这一规定直接引发了2013年年底的光伏电站抢装潮,提升了清洁能源—光伏发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电站抢装潮起 当心“冲动的惩罚”
始于今年8月,还没从“双反”阴霾中彻底走出,光伏行业便得到“集中式光伏电站全国分为三类(按日照时长划分),分别执行每千瓦时0.9元、0.95元、1元的电价标准(上网电价)”的好消息。
不过,除此以外,记录此则新政的文件—《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中还有另一项规定,即“分区标杆上网电价政策适用于2013年9月1日后备案(核准),以及9月1日前备案(核准)但于2014年1月1日及以后投运的光伏电站项目,电价补贴标准适用于除享受中央财政投资补贴之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标杆上网电价和电价补贴标准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
简言之,2014年1月1日后并网投运的光伏电站所享受的上网电价,存在较2013年12月31日前并网投运的光伏电站减少的预期(光伏发电甩开财政补贴“拐棍”是必然趋势),且享受这一政策的期限是20年。
管理层一声令下,深谙政策的光伏企业闻风而动,全国各地(仍主要分布在光照条件较好的一类地区)顿时掀起了“路条”收购、电站投建的热潮,以至于在2013年四季度时,组件商涉足下游电站投资、运维,50MW规模电站创造80天并网“奇迹”(从投建至并网)等消息,时常见诸报端。
理性看待地面电站抢装潮,其对当今之中国光伏业有利亦有弊。首先,抢装潮救活了屡遭欧美市场冷遇的中国光伏组件商,为其提供了一次消化产能的绝佳机会。其二,大批光伏电站的投建、并网,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比例,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与此同时,不利之处也应被业界所重视。其一,快马加鞭的电站建设,致使转换率、综合发电量等指标不再受到重视,电站质量参差不齐。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2013年下半年,光伏电池板销售重新走俏,不少建设中的光伏电站竟发生电池板断供的情况,无奈选择以次充好。其二,一味追求速度,易滋生寻租腐败现象。据《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在某些地区,EPC施工方已开始坐地起价,甚至吹嘘称“不找我,休想顺利并网”。而这无形中,拖延了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甩掉财政补贴“拐棍”的时间,极不利于中国光伏的健康发展。
分布式蓝海引争议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事实上,自管理层向外释放将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的信号后,不少企业、投资商都曾身先士卒,欲谋分享这片蓝海。但经历近一年的实践,结果却令他们失望绝顶,以至于有人曾以“分布式不适合中国”为由,提前宣判了它的“死刑”。
正是基于这一立场,当“2014年我国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拟定为12GW,其中分布式光伏8GW”的目标被提出时,业界便传来怨声一片。人们担忧,有限的财政会因为过度倾向分布式,而忽略了对地面电站的帮扶。
为什么管理层明知这些阻力的存在,还“一意孤行”地发展分布式光伏呢?
理由很简单,其一,我国电力供应呈东缺、西盛之势,而东部沿海地区寸土寸金,加之光照条件不佳,几乎无法创造大量兴建大型地面电站的条件(充足的日照及便宜的土地)。其二,在电网建设周期长、投入大的前提下,于西部地区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一定会面临电网建设滞后的瓶颈,电站“晒太阳”、“弃光”等现象也由此而发。与此同时,西电东输,会造成电力严重损耗(西电东输损耗可达30%),而其尤为不利于度电成本甚高,至今仍需仰仗财政补贴的光伏发电。更为关键的是,仿效欧美经验,分布式光伏发电是目前较地面电站更为低成本、高效率应用太阳能的解决方案,且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它能为光伏技术突破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毕竟,“平价上网”才是光伏孜孜以求的目标。
应该说,凭借如上理由,足以支撑管理层下定发展分布式光伏的决心。那么,在欧美市场顺风顺水的分布式光伏,又为何会在中国如此蹉跎呢?
归根结底,我国市场尚未确立适合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商业模式”。当然,也曾有业界人士“奚落”,缺乏“契约精神”才是中国发展分布式光伏最大的障碍。
之所以得出如此结论,源起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颇高(投入大、回报慢),业主方往往对之兴趣不浓。而为了扭转不利局面,一些光伏企业便尝试采用“能源合同管理协议”,以先行垫付建设费用,再通过电费收缴,逐步回收成本的方式进行推广。
然而,怎奈一纸协议却根本无法有效约束业主方的违约行为。当建设完成后,业主方不认账,甚至将分布式光伏系统束之高阁的情况屡屡发生。“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生命周期为20年—25年,如果按20年回收期计算,其中的风险几乎没有光伏企业能够承担,20年中的变数太多了。”一位业界人士曾向记者如此表述。
细细品味,这类业主方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普遍态度是“可有可无”,而还有另外一类“用电大户”呢?遗憾的是,它们亦可以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制度,通过安排生产时间等手段,有效错峰填谷,节省用电成本。由此,光伏发电对它们的吸引力极为有限。同时,绝大多数工商业者的确还不习惯为未来“买单”。
即便如此,如今看来,管理层设定“2014年我国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拟定为12GW。其中,分布式光伏8GW”的目标,相对于地面电站资源的渐趋枯竭、电网建设的巨大投入,也绝非不切实际。在诸多有识之士看来,管理层正试图以此政策,逼迫市场创新商业模式,营造出一个适宜分布式成长的市场环境。
不论如何,2014年,想必中国光伏业还将面临分布式之殇。
寄望建筑光伏一体化 相关标准正制订
2013年,还有一件不得不提,也极具警示意义的光伏大事,那便是无锡尚德的轰然倒塌。
这位曾几何时业界公认的中国光伏老大,在短短数月内,便从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企业,沦落到被迫宣告破产重整的境地,令各界唏嘘不已。
表面来看,债务危机、资金链断裂、激励机制不足、内耗严重,是最终造成这场灾难的直接“导火索”。正如一位曾供职于尚德的老员工所言,“如果没有几次错误的战略判断、投资,也许尚德资金链不会断裂,也许尚德不会走到破产重整的地步”。
不过,追根溯源,尚德倒下的根本原因,仍应归咎于长期受制欧美市场。以至于当“双反”袭来,尚德却毫无缚鸡之力。
所幸的是,几经周折,新晋光伏大佬—顺风光电,已于不久前完成了对无锡尚德的“接盘”,尚德品牌得以延续,尚德团队将继续为中国光伏贡献力量。更为重要的是,“尚德破产重整事件”几乎就是中国光伏处境的缩影,它将成为我们永远的警钟。
一番吐槽,记者想要阐述的,无非是平息“双反”、掀光伏抢装潮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光伏“已是悬崖百丈冰”的境地,我们期待它能真正“犹有花枝俏”。
2013年,分布式光伏发电经历的蹉跎,就是中国光伏面临“悬崖百丈冰”的最好写照之一。
2013年,两篇题为《欧盟“双反”阴谋大揭底:太阳能电池技术路线之争》、《欧盟“双反”阴谋再揭底:明修晶硅栈道 暗度薄膜陈仓》的报道曾颇受业界关注。当然,其中有“掌声”,亦有“骂声”。
有人认为,文章观点危言耸听,描述“薄膜”优势的同时,却无意中贬低了“晶硅”的价值(两种不同的太阳能电池技术路线)。同时,也有人认为,欧美欲借新兴技术路线,继续压制中国光伏的“野心”不得不防。
现实情况是,经记者多方求证,德国的确正试图通过推高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价格,为薄膜赢得足够的市场空间。而通过“双反”,欧盟最终与我国达成“价格承诺”,恰恰实现了这一目的。
更昭示其险恶用心的是,参与过德国太阳能国家发展战略制定,曾任德国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纳米器件研究室主任之职的陈颉博士向记者介绍,“在德国,目前置身于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的总人数超不过200人,更多人力物力则倾向于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目前主要包括非晶硅、碲化镉、铜铟镓硒等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
而相对于德国,这一比例在我国却完全颠倒。受市场牵引,95%的中国光伏企业致力于晶硅电池。
其实,这一局面的形成怨不得任何人。企业是逐利的,中国光伏企业既然已通过不断放大规模、产能,生产出了比欧美更为质优价廉的晶硅电池,用10年发展超越了他人七十载的潜心耕耘,就没有必要去承担发展薄膜技术所面临的风险。多位光伏电站一线建设者曾向记者坦言,此前他们建设的薄膜电站不仅事故频发(电击穿等),且占地面积比晶硅电站更大。
但全盘来看,业界应清醒地意识到,这种依赖产能拉低成本的优势难以持久,极易被超越。而在此基础上,欧洲人却已认识到,七十载潜心耕耘后,晶硅技术已难有突破,薄膜是摆在眼前,唯一能进一步提升太阳能利用率的捷径。
思索再三,以记者之见,在光伏电池这一特定领域(晶硅、薄膜路线完全不同,企业无法转换),要企业担负创新使命并不现实。那么,管理层是否应着力在科技财政层面加大投入,寄望于大专院校、科研人员有所突破呢?
与此同时,在市场层面为薄膜技术开辟一块战场也显得尤为关键,例如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就是绝佳选择。
据最新获悉,相关部门已启动制订建筑光伏一体化标准,尝试为建筑运用太阳能铺平道路。如果一切如愿,未来,或许就在2014年,BIPV不仅将有效规避分布式之殇,为中国光伏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更将成为薄膜施展拳脚(薄膜在幕墙方面具有优势),并与晶硅相融合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