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产业罪与罚:明年仍持续惨淡

关键词 光伏 , 多晶硅 , 双反|2012-12-11 09:31:41|来源 中国证券报
摘要 邹剑鸣在浙江开化县经营着一家光伏多晶硅片厂,他最近做出决定:由于经营改善短期无望,厂里两条崭新的生产线设备将打包转让。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两条生产线是2011年6月引进的,还未...

  邹剑鸣在浙江开化县经营着一家光伏多晶硅片厂,他最近做出决定:由于经营改善短期无望,厂里两条崭新的生产线设备将打包转让。

  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两条生产线是2011年6月引进的,还未来得及投产就遭遇持续近一年的光伏产业大萧条。“当初引进时耗资上千万,现在最多能半价转让。”看着停产一年多已积满灰尘的机器设备,他感叹不已:“2010年日进百万元,中层干部年终奖至少5位数,年会上还在畅想美好的明天,可为啥才短短一两年时间,一切就都变了呢?”

  邹剑鸣所指的一切改变,均发生在2012年。“内忧外患”是业界对2012年光伏产业遭遇的最普遍注解。年初德、意等国受欧债危机影响纷纷下调光伏发电补贴,5月份至今欧美“双反”大棒又相继抡起,一系列举动导致中国光伏企业在欧美的市场份额急速下滑,逾2000亿元的出口额遭受致命打击。而国内光伏市场大规模启动始终“雷声大,雨点小”,在外铩羽而归的光伏企业无法在国内找到避风港。

  “双反”灭顶之灾

  邹剑鸣知道,自己厂子的经历只是目前他所在的工业园区,乃至国内整个光伏行业惨状的一个缩影——身边的竞争对手一个个都偃旗息鼓了,他上网查资料得知,目前包括浙江省在内的全国光伏制造企业80%以上已陷入停产困境。

  邹剑鸣认为,导致如今光伏行业惨不忍睹的罪魁祸首在于欧美“双反”。他说,自己厂子早在2010年就和一些欧美下游厂商签订了总量达数百兆瓦的长期订单,按照合同,这些订单将支付到2013年,足以支撑企业至少到明年都能获得很好的收益。但是,“‘双反’来了,所有的订单或被取消,或延缓交货,数千万的出货量瞬间化为泡影”。

  的确,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双反”给国内光伏产业带来的灾难已近乎“灭顶”。英利绿色能源公共关系总监梁田甚至直言,欧美对华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一方面将导致我国光伏企业失去竞争优势,被迫退出主要市场;更为重要的是,国内光伏骨干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会引发关联企业破产、银行信贷受损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他指出,欧盟对华反倾销将直接导致超过3500亿元的产值损失,超过2000亿元的不良贷款风险。

  事实上,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包括尚德电力、赛维LDK和英利绿色能源等龙头在内的几乎全部光伏企业均持续亏损,其中赛维LDK亏损额甚至超过20亿元。不仅如此,截至今年8月,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1110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80%。尚德电力和赛维LDK一度盛传破产消息,只不过有各自所在地政府竭力救助才得以幸免。

  产能过剩“魔咒”

  光伏专家王斯成认为,欧美“双反”只是引爆中国光伏产业危机的导火索,问题还是出在中国企业自身。

  业内外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思频现报端,其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是“产能过剩”。

  说起光伏产能过剩,最常被提及的一组数字是,2011年全球的光伏组件产能约为60GW,其中中国已有及在建的组件产能总量约在30GW,而2011年全球新增的装机容量只有29.7GW。

  事实上,对于一个产业产能过剩与否,欧美更倾向于用产能利用率来衡量。对此,王斯成提供的一组数据为:全球到2011年底光伏组件产能为60GW,实际产量为30GW,而去年中国的实际产能为40GW,实际产量仅为21GW。这意味着光伏组件产能利用率仅为50%左右,远低于业界认可的“产能利用率达70%以上”的正常标准。

  产能过剩所带来的后果,一方面是企业将处于长期的去库存化阶段。中国证券报记者粗略统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国内66家A股光伏公司存货已逾500亿元;而前三季度这66家公司光伏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不到100亿元。这意味着按目前的市场销售形势国内光伏企业要消化掉积压的库存至少需要四年时间。

另一方面,产能过剩阴影下,国内光伏企业之间低价竞争的局面短期难以改观。过去6年中,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了86.6%,系统价格下降了83.3%,目前包括龙头企业在内的光伏产品毛利率均低于10%,有的甚至出现负毛利率。即便未来光伏市场需求重新回暖,但如果企业继续为消化库存而低价销售产品,那么其盈利能力将在很长时间内仍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

  邹剑鸣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一年来,他的手机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时刻等待着客户订货的消息,哪怕是低于成本的赔本买卖,他也无所顾忌,只要能让手中资金回笼。“经常是头一天电话里询完价后口头说好第二天来厂提货,可第二天一早一个电话打来说另有一厂商报价比你低,于是一单生意就黄了。”邹剑鸣说,最纠结的是一天一个价,搞不懂市场行情,导致很多厂商在这种无休止的价格战中被慢慢拖死。

  产能过剩的背后,是过去市场好的时候包括众多龙头企业在内无休止的产能扩张。赛维LDK的遭遇便是明证。邹剑鸣也坦承,如果自己当初不是误判形势,认为光伏明天会更好,他也不会几乎压上2010年半数的销售收入去扩建新的生产线,如今沦落到靠变卖资产回笼资金的窘境。

  “救市”壮志难酬

  如果说2012年可以定位为中国光伏企业的灾难年,那么也同时可以定位为国内光伏市场启动的元年。这一年,政策及行业相关利益方均纷纷发力国内市场“融冰”:“十二五”产业规划目标一再扩容,电网首次“表态”为光伏发电项目开“绿灯”……似乎光伏产业又一个“春天”已现曙光。

  但业内人士谨慎提醒,长期积重难返的光伏产业目前仍未走出谷底,产能过剩阴影和国内市场“远水解不了近渴”的现实,注定其后市发展仍未可期,至少在未来一年时间里看不到“春光乍现”那一刻。

  对于目前的光伏产业,国内市场的大规模启动既是必需的,也是长远大势。但要短期内化解全行业超过1000亿元的债务负担,光有目前国家一再提升的产业规划目标和电网的“友好”姿态可能仍无济于事。

  首先,国内光伏需求仍无法取代欧美。2011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累计容量3GW,按照最新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达到21GW,未来几年每年将有约4-5GW的新增装机容量。而2011年,全球超过80%、24GW的太阳能新增装机在欧美地区。国内需求的增长只能弥补中国企业在欧美市场损失的20%。

  其次,尽管国家电网提出未来将对符合条件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系统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服务,不收取费用,富余电力全额收购,但并网技术标准即便立即出台也需要一个磨合期,且按照目前国家主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的原则,自发自用电量和电网收购多余电量如何定价这一关键问题仍然无解。

  第三,国家能以何种科学合理方式以及能投入多大财力对光伏发电进行补贴,这一问题目前也无答案。

  当下,从地方到企业,中国证券报记者听到最多的反映是,国家开出的15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大单”还太遥远,而新一轮“金太阳”工程提出的到年底前新增装机达300万千瓦听起来更靠谱,因为这一工程提出的国家补贴原则是按照项目总装机量进行前端补贴。光伏电站初始投资大,前端补贴显然更能提振企业积极性,况且现在“并网”问题可能比以往更好解决,项目建成运行的投资回报率也更有保障。

  王斯成表示,如果将来按照0.4到0.6元的终端电价进行补贴,这种方式比“金太阳”按初投资补贴的方式更有利于保障光伏电站项目的质量。但按照国家能源局9月份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园区中提出的15GW目标核算,即便以0.6元/度的电价进行补贴,国家每年拿出的财政补贴也就大约60亿元。而分布式电站总投资按10块钱每瓦计算,需要的总投资额将超过1500亿元。“试想想,指望60亿的补贴拉动1500亿的市场有多难?”王斯成反问道。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