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1日发布公告称,决定自2012年11月1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并将本案与2012年7月20日商务部已发起的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补贴调查进行合并调查。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多晶硅产业当前的困境主要是由海外多晶硅的不公平贸易造成的,调查是中国政府和企业联合发起的救市行为,有望短期刺激国内硅料价格上涨,但是由于下游需求不旺,涨幅预计不可持续。对于中国多晶硅企业,要想在全球保有竞争力,除了政府的有力支持,依然需要各企业在技术创新、行业自律等方面加大力度。
商务部对欧美韩多晶硅发起双反立案调查
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最新统计,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业中已有3家停产。从全国来看,目前,在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下7-8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均已关闭生产线,停产率超过80%。
基于惨淡的行业现状,今年9月17日,占据全国多晶硅企业80%份额的4家发起企业,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和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请人)代表国内多晶硅产业向商务部提交了对原产于欧盟的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的书面申请。
然而,作为申请人的4家企业在今年初尚可维持开工,至第二季度,4家申请企业中有两家——洛阳中硅和赛维LDK已接近完全停产状态。
在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主席朱共山看来,近年来,中国多晶硅产业开始发展壮大,只要能维护好公平贸易的大环境,完全有能力与海外巨头同台竞技。
中国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鲁瑾认为,中国多晶硅产业当前的困境主要是由海外多晶硅的不公平贸易造成的。除了欧盟向中国大量倾销进口的同时,美国和韩国的进口产品也存在倾销行为并接受了大量补贴,这些倾销和补贴进口共同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害。因此,中国商务部决定对欧盟多晶硅发起双反立案调查与在7月立案的美韩反倾销、美反补贴调查进行合并调查。
欧盟企业补贴证据确凿
近年来,欧盟多晶硅的进口数量大量增加,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中国大量出口,致使中国多晶硅产业的状况及各项经济指标受到了严重影响。据了解,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欧盟多晶硅主要产自德国,小部分是意大利的产品。
据悉,在德国,投资多晶硅企业可享受名为“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的投资赠款。投资者可以获得的最高赠款金额根据其所处的“激励地区”及企业规模而不同。在资助金额最高的地区,大型企业所得资助最高可达投资成本的30%,中型企业最高可获得40%,而小型企业最高可获得50%。
此次的申请企业之一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标锦表示,通过欧盟多晶硅生产企业的年报、公司网站;欧盟和欧盟成员国相关政府机构的网站;市场和行业研究机构的报告;世界贸易组织的文件;中国和其他国家调查机关对欧盟及其成员国进行的反补贴调查的裁决等方式,收集到大量证据,充分证明欧盟多晶硅生产企业获得了大量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应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一些欧洲企业近期已开始加紧出货。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约为8720吨,环比增长13.15%,同比增长34.37%,均创历史新高,平均进口价格23.66美元/千克,环比下跌2.34%,同比下跌55.74%,价格跌入谷底。
对此,吕锦标表示,针对目前突击进口倾销加剧,商务部对美韩多晶硅采取三个月追溯征收措施,欧盟立案后也申请追溯征收,以堵塞调查期间缺口,阻止突击进口。
三季度业绩哀鸿遍野 政府助力产业能否得救?
然而,从三季报看,在A股上市的十大多晶硅企业三季报业绩可谓哀鸿遍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光伏发电板块大部分公司净利润下降幅度均在50%以上。根据当前的情况,政府频频相助能否拯救国内的多晶硅企业,尚未可知。
不仅光伏企业,一些发电公司早期凭借电力优势开展的多晶硅业务如今也成为自身业绩改善的拖累。
中国硅材料信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白洪强称,就多晶硅企业而言,反倾销立案肯定比不立案好。但是之后也不能有太多的指望。因为现在的根本问题不是外国的倾销,而是下游需求不畅,组件企业产能闲置的很多,不需要那么多的硅料。
业内人士表示,调查是中国政府和企业联合发起的救市行为,有望短期刺激国内硅料价格上涨,但是由于下游需求不旺,涨幅预计不可持续。纵观整个中国多晶硅行业,其技术与成本控制能和国外抗衡的企业并不太多。要想在全球保有竞争力,除了政府的有力支持,依然需要各企业在技术创新、行业自律等方面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