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产值虽然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然而,各项风险也不期而至。劳动力成本上涨、创新能力不足,中国制造原有的优势正在失去,转型升级已是必然。“中国制造”在全球到底竞争力如何?“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梦想与现实到底距离多远?
主评
中国制造进入新文明时代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作为改革的代表中国工业率先进入到了“开放”状态。具体表现在:全面接受了国际竞争规则;相对于其他行业,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较快。
中国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显著的原因至少有三点:第一,中国制造业充分发挥了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如劳动力充沛、资源价格低等;第二,中国改革开放推动了工业和制造业部门的改革进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获得了制度改革红利;第三,国家对于部分行业实施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些政策产生了极大的结构性配置红利。
中国制造业的成功与不足是紧密相连的。30多年来,中国几乎是以一种“血拼”式的方式来获得国际竞争力的,这种“血拼”式的竞争方式尽管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以至于让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
这种“血拼”式的增长方式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者劳动强度高,而且长期处于低工资、低福利的境况,这导致了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大;二是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较大;三是有些产业的成功是建立在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的前提下的。
不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使得过去中国工业近30年快速扩张的方式难以持续。
一方面是,由于国际经济不景气,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大大萎缩;另一方面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了环境、资源等约束,必须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劳动力和各种资源的价格显著上升,以及经济危机之后,一些国际竞争规则趋紧,比如对于环保的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的要求,以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等都会提升。
这些因素使得以拼成本、拼价格为特色的中国制造“血拼”式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因此中国工业必须走向文明竞争的阶段。而且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可以加大技术创新,实现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战略转型和升级。
装备制造和化工产业将有显著提升
过去十年,中国制造业成为全球出口冠军,制造业实力不断上升,无论是轻纺工业还是重化工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那么,未来还会有哪些产业的竞争力会有显著提升呢?
在各种产业中,机械制造产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会有更明显的提升。因为中国现在还处在重化工发展的阶段,交通、工程机械等大型装备市场相当大,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工程机械企业表现突出。
化工产业和新材料企业的竞争力也将会有很大提升。像纺织服装业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实际上也有很大的技术创新任务,竞争力提升也还有很大的空间。目前,我们真正的好面料还是需要进口,最好的纺织机械和技术也还是在发达国家。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规模很大,但国际竞争力并不强。过去十年,大众、通用、丰田等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断提升,中国自主创新汽车品牌却仍旧默默无闻,大家心中难免存疑。事实上,工业的逻辑都是一样的。市场开放之后,发达国家部分产业在向中国转移,转移有一个先后顺序,第一步销售产品;第二步转移生产能力,如把工厂搬过来;第三步是把一些技术慢慢转移过来;最后才会把品牌转移过来,形成有强大竞争力的品牌。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中国汽车业未来能否形成一个强大的品牌?
十年内可能很难。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大压缩了工业化历史,这使得中国人认为很多事情短期内都可以实现,其实不然。汽车业这样的产业属于长节奏的产业(有人称之为“慢产业”),不像网络是一个短节奏的产业(有人称之为“快产业”)。长节奏的产业不能像短节奏产业那样三年五年就能大见成效,只有经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才可能成长为强大的产业。
寻找以创新为趋动的增长方式
尽管中国制造业规模已经十分庞大,但整体素质还不高,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更重要的是,即使处于中低端,其精细化程度也不高,大多比较粗放。中国制造业在把产品做精做细,以及精细化管理方面同优秀的制造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远远没有形成成熟的现代工业文明的素质。
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扩张速度掩盖了其内在弱点,所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要把制造业做精致,做扎实,在此基础上做高端。而所有的技术创新也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形成长久可持续的竞争力。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源泉将越来越依靠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二是企业管理制度的改进、管理效率的提升、管理理念的不断优化和商业模式更新;三是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至于企业可以形成更长产业链上的集团化经营能力。
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制造业精致化的扎实基础之上,这种精致化特质必须渗透到价值理念的基因之中,而且要在本土文化土壤中获得生命力。因此,工业化的本质不只是物质生产,更是文明进程。
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要形成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工业转型升级的实质就是要从资源驱动、资本驱动的工业增长方式,转变为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这是工业化初期与工业化中后期的重要区别之一。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现代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显著缩短,即使是高技术产品甚至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也越来越成为充分竞争的领域。这就使得成本价格竞争与技术创新突破的关系密切相联,技术创新不仅是为了企业可以进入高附加值的产业,获取更高的收益率,而且也是为了实现低成本和低价格优势。
工业生产的本质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使科学发明成为大众产品:即昨天的奢侈品成为今天的高端产品;今天的高端产品成为明天的大众消费品。这就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逻辑。而支撑这一逻辑的关键就是不断地创新。
缺失兼具专注精神与匠人精神的企业家
同样的技术,同样的零部件,同样的操作手册,在不同国家或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其生产过程的结果会不一样,这就是工业文化和制造文明的差异问题。这和中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有很大关系。虽然说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很强,但是在传统观念里,中国人本意上是不愿意做制造业的。
比如一个家庭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让孩子去做工人,当蓝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人们所谓的“望子成龙”就是希望孩子将来不要去做动手的体力活。而且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几乎是将孩子培养为离开生产第一线的人才。这就使得中国缺乏将制造业做精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而在德国和日本,制造业以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为主体,这些中小企业中的基础产品和零部件的研发及生产经验经几代相传,把产品做精做细,视为几辈人的理想。
因此,核心的问题是要推动构建中国的现代制造文明。只有这样,中国才可能从工业生产大国发展为真正的世界工业强国。因此,中国应该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像美国、德国、日本、瑞士等这样的工业强国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同时,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要调整自己的战略,寻找自己更专注的发展方向。在金融膨胀期,很多企业家都变成了投资家。虽然企业家将企业真正做大做成功以后有能力兼顾着做投资家,但是现在的中国特别需要有专注精神和匠人精神的企业家。总体来讲,中国现在非常缺乏这样的企业家。
所以,很容易理解,在中国,不仅高技术产业弱,很多中低端的产品也缺乏竞争力。不仅仅中国的飞机制造比不过发达国家,螺丝钉、金属件制造的精细度也比不过发达国家。
创新不是见异思迁。相反,创新应是执著的进取。企业家在产业大洗牌的过程中不要急于扩大规模,而应该找到专注的发展领域。德国、日本的产业竞争力基础实际上是那些占据着产业高地的众多中小企业(他们称之为“隐形冠军”)。它们多是传承几代的家族企业,多年来就专注于做一种产品,精益求精。中国的情况却不是这样,“中小企业”似乎就是“落后”的代名词。许多中国企业家存在过度的投机心理,见房地产赚钱就进入房地产行业,见金融赚钱就开始做金融。
总之,工业化是客观规律,大多数国家都可以完成工业化进程,但是,只有少数国家可以成为工业强国。所以,中国面临的严肃历史问题是,如何能从工业大国发展为真正的工业强国。可以说这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