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控机床生产线上,与被加工零件最直接亲密接触的就是切削加工刀具,它可以切削各种金属,堪称“工业上的牙齿”,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得益于这些性能日趋优异的切削加工刀具,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电子产品等行业,才创造出一个个工业奇迹,加工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产品性能更优。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11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切削加工刀具行业专利分析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中国切削加工刀具行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在技术方面已取得一些成绩,共提交相关发明专利申请1000多件。随着中国坐上世界机械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交椅,中国切削加工刀具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引来众多国外刀具大鳄的争相涌入。瑞典三特维克在华提交了250多件发明专利申请,日本住友电工在上海成立了销售公司,以色列伊斯卡与中国企业打起了专利侵权官司……目前洋刀具已占到中国市场份额的1/3,洋品牌在中国高端刀具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切削加工刀具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较少,在关键技术方面竞争实力较弱。对此,专家建议,中国申请人应密切关注国外主要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动向,加大对现代高效刀具技术的研发投入,同时,加强与最终用户企业的研发合作。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切削加工刀具消费达330亿元,居全球第一;2011年我国刀具市场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比国际刀具市场容量增速快了3倍以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刀具大市场。”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名誉理事长沈壮行指出。
诱人蛋糕自然吸引了国外众多刀具企业的抢食。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刀具市场1/3份额被国外企业所占有。“放眼中国刀具行业,活跃着大大小小世界知名的外资企业,尤其是高端刀具市场,国外企业占据绝对优势。其中,来自瑞典、日本和德国的刀具在中国进口刀具中占到62%的份额,而且这些刀具企业在华提交了大量的专利申请。”《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笔者采访时说。
课题组分析发现,2000年以来,各国刀具巨头开始加强在华专利布局,其中瑞典和日本的专利申请量增长最为迅速,截至目前,瑞典三特维克在华已提交250多件发明专利申请,瑞典山高和美国肯纳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均有110多件,以色列伊斯卡和日本三菱材料也均有80多件。
《报告》还对国外在华主要申请人的专利申请进行了技术分析,结果显示,瑞典山特维克在切削加工刀具的铣刀、孔加工刀具、车刀、涂层、硬质合金等众多细分技术领域具有明显优势;瑞典山高和美国肯纳在铣刀、涂层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以色列伊斯卡和日本三菱则分别在铣刀和涂层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