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电价步入“一元时代” 标杆电价未来还将下调

关键词 一元时代 , 光伏电价|2011-08-04 08:56:32|来源 经济观察网
摘要 在经历多年的等待和酝酿后,国家发改委日前终于出台了全国统一的光伏标杆电价。国家能源局有关官员称,这意味中国光伏发电开始走向市场化阶段。同时这也让全国光伏发电领域的几十家企业,提前一...

       在经历多年的等待和酝酿后,国家发改委日前终于出台了全国统一的光伏标杆电价。国家能源局有关官员称,这意味中国光伏发电开始走向市场化阶段。同时这也让全国光伏发电领域的几十家企业,提前一年实现了“一元钱”的目标。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通知称,按照社会平均投资和运营成本,参考太阳能光伏电站招标价格,以及我国太阳能资源状况,对非招标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全国统一的标杆上网电价。

       其中,在2011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国家发改委委尚未核定价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

       对于在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准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每千瓦时1.15元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

       国家能源局官员8月3日接受本网采访时表示,上述标杆电价是根据全国光伏发电产业的成本核算出来的,能够保证那些技术成熟、已经形成规模、成本控制较好的企业实现盈利。如果在这个电价水平下,还觉得不能够盈利的话,这样的企业就不用参与光伏发电了。

       据介绍,按照核准和投产的时间不同将电价划分为两个标准,主要是考虑到目前光伏发电行业原材料成本的下降。

       事实上,此次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电价标准,只针对那些电价没有经过特许招标的企业,特许招标和享受财政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均被排除在发改委制定的标杆电价之外。

       国家发改委规定,经过特许招标的企业,其电价标准仍将按照中标价格实施,且中标电价不得低于全国标杆电价。同时,享受中央财政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其电价仍将执行与当地脱硫燃煤机组的价格标准。由于国家发改委将全国最低标杆电价确定在1元,这也意味着,中国光伏电价正式步入1元时代。

       1元,对于中国大多数从事光伏发电的企业来说,意义非凡。早在2009年4月,在一次全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会上,无锡尚德、天威英利、晶澳太阳能、赛维LDK、洛阳中硅、中能光伏、新光硅业、江苏顺大、中电科技45所、中电科技48所、京运通科技等13家光伏行业大型企业共同签署了一份倡议书,名为《推动光伏发电“一元工程”建设倡议书》。

       上述行业领头企业签署的倡议书称,将通过各种途径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经过3年的努力,最终在2012年以前实现光伏发电每度电1元钱的目标。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此次全国统一的标杆电价之前,行业一般将特许招标电价视为“标杆”。2009年7月,国内第一个光伏发电特许权招标项目,曾经闹出最低0.69元的超低价,这一价格被当时参与投标的企业认为“捣乱者”,因为按照当时的成本核算,电价最低不可能低于1元。最终,敦煌10兆瓦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为最终被确定为1.09元。

       一年后,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再次对全国13个光伏发电项目进行特许招标,最终确定最低上网电价为0.7288元/千瓦时,最高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9907元。

       国家能源局官员表示,对于光伏发电市场来说,此前特许招标产生的电价,由于受到项目位置、投资成本的各种条件的制约,因此中标价格并不相同,也并不能真正代表全国的成本水平。

       该官员说,国家发改委此次确定的标杆电价,是根据全国主要光伏发电企业的平均成本核算出来的,在出台前,已经和这些主要光伏发电企业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市场是认可的。

       但尽管如此,进入1元时代的光伏发电依然要高出普通的火电价格不少,离大规模的市场化和入网仍有不小的距离。

       上述国家能源局官员说,“以后,随着成本的降低和市场的成熟,全国光伏电价的标准,还将会进一步下调,以进一步培育光伏发电市场,以及太阳能利用的产业化”。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