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央行宣布自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此次加息,对中小企业来说是福是祸?
加息谁获益?
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因为央行的紧缩货币政策,使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难问题。但更多人觉得,在整个紧缩的过程中,受到最大影响的恰恰是大企业,中小企业的表现反倒相对稳定。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央行此次加息应是经过反复权衡后的选择,尽管加息对经济减速、热钱等方面有负面因素,但由于当前银行存贷款名义利率远低于市场利率水平,因此加息很有必要。一方面是对负利率的修正、有利于管理通胀预期,另一方面可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挤出资金占用多、回报率低的项目,从而腾挪出更多资金进入中小企业。
“年初的时候与一国字头大企业交流,他们预期利率上升,正在研究发债、海外融资等新渠道。大企业、大项目有两个特点,一是其融资渠道多,不依赖银行贷款,二是有不少项目预期收益率不高。因此,利率提高对其挤出效应会不断增加,从而有利于中小企业。”郭田勇说。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与其观点一致。鲁政委认为,目前大企业对外部融资成本都已经相当敏感,加息之后,拥有多种融资渠道的大企业认为贷款不再合算,便会更多考虑发债、发股票等其他成本更低的筹资方式。而对中小企业来说,即使“官利”有所上升,但比民间融资利率依然要低得多,因此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相对改善。
记者了解到,今年有不少大企业纷纷发债融资,主要用来替换银行贷款。大企业所需信贷额度的减少,或将使银行有剩余额度支持中小企业。
银行来给力
紧缩性货币政策带来的经济下滑虽是不争的事实,但“硬着陆”之类的说法却是言过其实,而通胀压力在一段时间内仍将高企,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上周最新例会也强调“要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这意味着目前政策的重心仍在控制通胀一边,不会立即转向市场所预期的宽松。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这或将使其对大企业的贷款继续流失。
或许众银行早已意识到紧缩背景下来自于中小企业贷款的增长潜力。今年以来,在中国银监会鼓励和呼吁下,银行也就“顺水推舟”纷纷扛起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大旗。
以中信银行为例。为破除对中小企业放贷的“抵押物崇拜”,中信银行推出了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模式,让众多中小企业不提供抵押物即可通过银行风险管控的方式使梦想变成了现实。2011年年初,中信银行着重针对成长型小企业,尤其是“一链两圈三集群”(一链,指供应链上下游;两圈,指商贸集聚圈和制造集聚圈;三集群,指市场、商会、园区集群)的小企业,推出了小企业“成长贷”系列产品,市场反响良好,仅今年1至5月,“成长贷”产品增长165亿元,增幅远高于一般贷款。
目前中信银行的小企业不良贷款率只有0.34%。记者从中信银行获悉,年内预计有25家分行建立专营机构,届时将形成基本覆盖全国的小企业专营体系,同时还将进一步简化流程和扩大授信。一方面,将推出打分卡代替传统的企业评级,简化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程序;另一方面,将业务审批权下放到基层,实施专职信审人员派驻制,取消信审会,并且还将增加专项人力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