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电网提出尽快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许多相关产业便已经行动起来,而五金电器行业在这一轮的交战中,抢到了智能电网的新一轮制高点。
日本核电事故引发全球核电变革推进智能电网发展加速起航
回看前段时间的日本核事件,导致“核危机”缘由很多:技术专家过于自信、对风险估计不足、缺乏应急预案、技术更新不及时等,此刻再拿出来讨论未免显得“马后炮”,总之,教训是惨痛的,但这给全球核电及经济都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是事实存在的。
此次事件后,各国陆续重新对核电产业进行了调整或战略规划。近日,瑞士发布消息称决定逐步放弃核能发电,其境内的5座核电站到达最高使用年限50年后都将停止运行,这意味着2034年之前,该国最后一座核电站将关闭。德国方面也传来消息,表示2022年前将关闭所有核电站,根据这一计划,德国将于2022年前彻底放弃核能发电。弃核计划的背后,展现了德国政府致力于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决心之大与计划之宏伟。
据了解,在宣布2022年关闭核电站的同时,德国执政联盟还公布了另一份雄心勃勃的新能源计划,包括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以及改造新型智能电网等内容,希望在2022年之前将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翻倍达到35%左右。到2012年,德国能源工业将投入300亿欧元用于修建发电站以及扩建输电网。
智能电网将又一次被推上更高台阶。
着眼先机天下没有不吃羊的狼
先看看之前国家在智能电网方面的规划,据今年初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2015年将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的目标,坚强智能电网离我们不再遥远。在经过多年的电网发展积累和近两年来的智能电网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电网将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前景十分值得期待。可以说,“十二五”时期必将是加快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五年。
面对如此大好的前景,产业链相关企业自然是未雨缪谋,蓄势待发,等待“该出手时就出手”,以便抢夺先机。
之前的相关产业链的种种布局暂且不说。我们就近日日本“核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市场效应,智能电网是毫无疑问将再次被推上更高台阶。据中华工控网观察,工业电气及自动化产业的近期动作频频,他们正在悄然加速布局智能电网市场,通过收购等途径扩大自己在领域中的地位,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5月,通用电气公司(GE)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科学院共同签署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工作战略合作备忘录》,三方将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我国智能电网标准化建设。
半导体和核电一直是东芝的两大支柱,然而受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影响,东芝社长佐佐木则夫当时表示:“因为要修改安全标准等原因核电站建设估计会出现一定时间的延迟”。并称核电业务的前景在全世界出现了不确定性,若业务无法持续,东芝今后会视外部环境变化综合考虑核电业务,不排除改变其业务定位的可能性。果然,5月19日,其宣布同意以2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士电子仪表生产商Landis+Gyr,将目标瞄准了发展前景看好的下一代电网。据东芝称,未来10年全球智能电网市场的规模可能会激增五倍,达到58万亿日元(约合710亿美元)。
同日,国电南自(江宁)智能电网产业园在国家级江宁经济开发区奠基,致力于发展智能用电系统、智能配电网系统、智能变电站系统、智能一次设备等智能电网装备及信息安防、物联网、无功补偿、新能源接入系统等新兴产业,服务于国家的智能电网建设和新兴产业规划的实施。标志着国电南自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也标志着我国智能电网产业进一步聚集,其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