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了中国钢铁行业数年来进口铁矿石谈判的中钢协主要领导罗冰生和单尚华昨日宣布退休,随着铁矿石年度谈判的终结,曾经参与、影响着中国铁矿石谈判的“元老”的退休,被业内视为“铁矿石谈判旧时代的结束”。
首钢董事长任新会长
昨天召开的中钢协第四次会员大会进行了换届选举,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接替武钢总经理邓崎琳出任中钢协会长,任期为2011年-2013年;宝钢董事长徐乐江将担任2013年-2015年会长。
而一直主管钢协日常业务的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和秘书长单尚华宣布卸任,副会长张长富兼任中钢协秘书长一职;原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接手罗冰生的工作担任中钢协副会长。此外,原钢协市场调研部主任陈先文也将从中钢协离职。
据悉,罗冰生因年事已高,不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而单尚华表示“年龄已经不小了,太累了”。
中钢协旗下有会员单位232家,涵盖了我国主要钢铁企业,该协会在铁矿石年度价格谈判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就国内钢铁行业的整合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方面向政府提供建议。
铁矿石谈判局面不利
罗冰生、单尚华、陈先文等人一直是中钢协负责铁矿石谈判、钢铁产业政策制定等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最近两年,随着中方在铁矿石年度谈判中屡谈屡败,一直在幕后负责协调工作的中钢协也渐渐走上台前,谈判主体宝钢反而异常低调。中钢协一度态度十分强硬,要求矿山降价40%-45%,但最终由于三巨头的垄断地位,以及中国对矿石的大量需求而未能实现要求降幅。2010年,一年一谈的长协矿被三巨头摒弃,由一季一谈的季度矿取而代之。虽然中钢协对外一直宣称“谈判并未终止”,但事实情况是,长协矿已经寿终正寝,中钢协被迫认可中国钢企与三巨头私下签署“临时价格”。2011年,关于矿业巨头拟用月度定价取代季度定价,甚至直接现货矿的风声又开始甚嚣尘上。中钢协再次表态,称“季度定价已是底线”。
在这种时刻,单尚华、罗冰生等参与、主导铁矿石谈判的“元老”退休,被业内人士评论为中国铁矿石谈判旧时代的结束。
背景
全球铁矿石谈判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二十多年来铁矿石谈判形成了不成文的惯例: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代表供方,日本新日铁、欧盟钢厂代表需方。以离岸价作为结算价格,供方与需方交叉谈判。在谈判中,任一对谈判对手率先达成协议,即为首发价,其他各方均接受此结果。
在2000年以前,中国进口铁矿石占国际铁矿石市场约16%,量微言轻,因此并未参加铁矿石谈判。2004年,上海宝钢代表中国开始参与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中钢协也一直参与其中。而真正引起关注的是2005年度谈判,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了71.5%。随后矿山年年涨价,钢企在谈判中节节败退,除了2009年因为金融危机矿价下跌,其余年份均以矿价大涨告终。一直在谈判中负责协调工作的中钢协在2009年从幕后走向台前,但终究无法力挽狂澜。2010年铁矿石年度定价机制崩溃,被更短期的季度定价取代。
应对
进口矿过半将为权益矿
中钢协会长邓崎琳昨日表示,到2015年,我国自产铁精矿的供给能力将由现在占总需求量的不足40%,提高到45%左右;进口铁精矿中的权益矿比例也将有较大提升,预计将由现在的不到15%,提高到50%以上。
此前武钢透露,通过近年来投资开发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等国8个铁矿石资源项目,锁定权益资源量数百亿吨,预计能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矿石资源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