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招工难,“抢”民工等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劳动力紧缺已成为用工市场的主旋律。几年前就出现的“民工荒”问题今年愈演愈烈。我国中西部地区企业与东南部企业对垒“抢”民工,各地企业与企业之间“争民工”。在此情况下,企业工人工资普涨,福利待遇提高。且对工人“人情味”越来越浓:夫妻房、出生红包、春节往返车票、拉人“入伙”给奖励……专家指出,劳动力短缺是一个长期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各企业必须勇敢面对。
劳动力成本倒逼五金产业升级
着眼于五金制造业,短期是压力,长期是好事。星月集团总经理夏霆说,劳动力成本迫使企业回归到升能转型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这也是企业从制造型向创造型转变必须经历的过程。
劳动力的低廉曾经是五金产业的优势,同时也是劣势。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世界市场的需求弹性较小,获得的出口利润的份额很小,无法提高国际竞争力。出口产品容易成为世界各国实行反倾销的重点对象。
五金产业如果仍然沉浸于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优势,停留在“制造业基地”、“贴牌加工”的低附加值模式,精放型的生产模式为社会留下了资源不多、环境污染等问题。并造成企业不主动向自主研发、自主品牌模式进行转型,未来将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李兴旺说,要保证五金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改变传统的低工资、低成本、低利润的制造业模式,优化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了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需要探索新的竞争方式和思路,诸如培育更多在质量和产品附加值方面拥有国际美誉度的企业,从成本优势逐渐向质量和品牌等优势转变。
企业转型“反逼”“人才升级”
不能否认,以永康为中心的五金制造产业集群原来所需要的是“劳动力”而并非是有着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这些“劳动力”更适合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和岗位。这些原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洗脚上岸,经过简单的培训或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和学习,实现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换。
然而,企业的升级和转型需要有着较高水平的“人才”来实现。李兴旺认为,如果政府服务仍然从解决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上开展服务的话,无疑是治标而不能治本。企业的升级和转型同时在“反逼”政府和社会的“人才工程”和“大环境工程”。“人才”不再是“劳动力”,这倒逼原来农民出身的“产业工人”进行“升级”,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实现员工和企业、企业和社会的同步前进和良性循环。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代的农民工正在逐步成为劳动力主力军,他们与老一代相比更容易适应城市化生活,他们对工作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硬环境、软环境、学习升迁机会,城市环境、居住活动、文化精神生活等等。“工业化”需要“城市化”以及“农民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劳动力成本不能全部压给企业
“提高劳动者工资,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永康市经贸局副局长李屯艺说,经济要发展生活也要幸福。只有实现企业与工人同时进步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为此,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增加不能全部压给企业。对此,张鸣深有同感。他认为,员工工资的普涨,是CPI上涨、劳动力供需关系等方面原因的体现,同时反映出工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不能完全由企业来承担。
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和全国工商联宣教部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民营经济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知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发表演讲时指出,顺应近期一些企业给员工加薪的情况,政府应该考虑给企业减免一些税收。会后,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对话金融界网站时,对厉以宁教授的这一说法回应称,我国的分配方式正在做进一步的调整,而为了不断提高人民收入,逐步合理确定分配机制,国家有些税收政策的调整应该是必然的。他指出,企业工资性成本和企业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适当的减免税收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企业有发展,职工的收入有稳定的增长,国家财政收入稳定,这三方都能实现和谐的良性发展是最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