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唐朝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曾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壮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产品质量、品牌效应固然重要,但紧跟市场导向、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时刻满足客户的最新要求也不容小觑。无论你是走高档精品路线,还是走中低档大众路线,只要你用心去做,关注市场所关注,制造客户所需求,就一定可以“市场归来,订单飞来”。在这方面,河南飞孟金刚石有限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李建林董事长
金黄的秋叶,碧绿的麦田,一派迤逦的田园秋光。
林立的厂房,穿梭的人员,一幅热火的繁忙景象。
近期,位于风景秀丽的孟州市前姚工业区的河南飞孟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不仅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客户,更引来了河南日报、焦作日报等河南省主流媒体的无数闪光灯。孟州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差异化发展的典型,媒体毫不吝啬对飞孟崛起的赞美之词。
没有其它大型企业的资金援助,更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河南飞孟如何做到从一家亏损企业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多晶金刚石和立方CBN生产企业;成为媒体眼中的宠儿?带着种种疑问,中国超硬材料网记者一行专程来到孟州市前姚工业区专访了河南飞孟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林。
李建林董事长低调而诚恳,惜字如金,在采访的刚开始,往往是记者问一句,他谨慎的回答一句,直到记者提到飞孟当初选择多晶金刚石生产的初衷。
“都是市场逼出来的”,谈及飞孟当初上马多晶金刚石项目,李建林董事长给了我们一个意外的答案,李董回忆说: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金刚石生产巨头黄河旋风、中南异军突起,迅速占领了金刚石市场的制高点,而当时河南飞孟的产品还是以金刚石工具为主,做单晶金刚石的压机仅仅有2到3台。
李建林欣喜的预见到:金刚石行业在当时来说绝对是一个市场潜力很大的新兴产业,而且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这个行业未来的竞争将会非常的激烈,如果飞孟上马金刚石,很有可能使河南飞孟占据一个很有利的起点,推动飞孟实现跨越式发展,改变飞孟经营不利的窘态。可是从理性上分析,他也知道:如果飞孟上马金刚石,就不可避免的要与黄河、中南等这些大公司竞争。
“他们资金雄厚,科研实力强大,又握有市场话语权,与他们竞争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我宁愿跑起来被绊倒无数次,也不愿意规规矩矩走一辈子!”,回想起当时的矛盾与犹豫,李董依然记忆犹新。
怎么办呢?李建林不断的进行着市场调研和市场论证。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李董苦苦思索着。看着从各方面得到的市场分析,他突然眼前一亮,原来,李董敏锐的发现:黄河旋风、中南等公司主要以生产单晶金刚石为主,没有涉猎多晶金刚石领域,而更令李董兴奋的是,国际上多晶金刚石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国内生产多晶金刚石领域还是一个空白,国际上也只有GE、元素六等几家少数的国外公司。
“条条大路通罗马,凭着我们飞孟员工的刻苦勤奋,凭着市场蓝海的大好形势,我们定能够创出飞孟的一片新天地”,李董仿佛看到了飞孟的“飞跃孟州,走向世界”的美好明天。
鹰在高空飞行,影子却始终在地面,我们的雄心可以在高空,而脚印却不能离开地面。市场有了,目标有了,但是客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多晶金刚石?产品性能要达到什么标准?价格承受能力是多少?我们有没有能力做出客户需要的产品……一大串的问号开始出现在李董的脑海里,他知道他要做的还有很多。
“我们必须干,但是我们不能蛮干,我们必须了解客户的想法,做到有的放矢”,李董坚定说。于是,飞孟公司便派出了大批的人员深入到生产现场,与客户交流;李董还亲自上阵,每年平均二到三次到国外的企业做市场调研,了解客户的终端需求和最新要求。李董事长深有感触的对记者说:其实客户最需要的不是一定要我们生产出品质最好的产品,而是需要我们能够考虑他们的综合条件,生产出最适合他们的产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没有没用的产品,只有不合适的产品。
所以,一直以来,飞孟公司都秉承“做客户最需要的产品”的理念,做放心产品、良心产品,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在新老朋友的鼎力支持下,飞孟公司开始一点点壮大,多晶金刚石、多晶微粉、CBN……产品逐渐增多,百万克拉;千万克拉,亿克拉,产量逐年攀升,飞孟金刚石从孟州起飞,走向世界各地。李董事长介绍道:目前飞孟的多晶金刚石已经占到了中国多晶金刚石出口的80%以上。据中国超硬材料协会统计的海关数据表明,飞孟的出口份额已经达到了90%以上。近几年,飞孟为客户量身定做的磨曲轴陶瓷砂轮CBN,质量已经远胜于国际知名公司的同类产品。在硬质合金加工领域,飞孟公司的几种产品也成为不可缺少的高端产品。
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客户的夸奖!飞孟公司仅仅抓住了“客户的胃”,差异化发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2008的金融危机和今年以来的原材料涨价都没有对飞孟的发展有大的影响,这全都得益于我们同客户建立了深厚的商业友谊”,李董自豪的对记者说。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管理不是天天谈大道理,管理首先是注重细节,今天做了,明天忘了不行。要叫员工做“规定动作”,习以为常的去做,不是天天教员工怎么做,管理的目标是将规定成为习惯。在参观飞孟公司的过程中,记者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整齐有序的厂房规划、全封闭式的生产车间;科研人员一丝不苟,工作人员精神饱满。行走在飞孟公司的车间,记者不得不感叹于飞孟公司管理工作是如此的井井有条。而更令记者惊讶的是:李董在同记者一行参观工厂时,参观证件一直佩戴在胸前,丝毫没有搞特殊。飞孟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公司的规章制度对全体员工一是同仁,老总也不能例外。
细节决定成败,上行才能下效,飞孟的发展正是在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中慢慢壮大。
2010年中国大地上兴起了轰轰烈烈的低碳风暴和节能减排计划,无论是国家“十二五”规划,还是地方政府的拉闸限电,低碳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风向标。李董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李董说:对中国来说,特别是对中国的企业来说,低碳就是用质量代替数量,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减少资源浪费,增加产品附加值,总之,一句话,就是要注重创新。
“目前,飞孟公司拥有科研队伍70多人,其中,2个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行业专家,6个留学生博士,2个清华大学博士”谈到飞孟的科研团队,李董如数家珍。李董笑着说:企业想要发展,没有创新不行,想要创新,没有人才怎么行!
据悉,河南飞孟公司还同清华大学、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研究中心等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强强联合,共同发展。强大的科研投资给飞孟公司带来了滚滚洪利,订单纷至沓来,产品供不应求。不仅如此,公司的“细粒度含硼金刚石”,“亮黑色高强度立方碳化硼”等产品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列入了国家火炬计划。公司也被河南省科技厅授予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没有科研创新,就没有技术保障,就像人没有理想,没有追求那将是多么的可怕”,李董如是描述企业与创新的关系。
谈及未来的发展,李董说:飞孟会在未来的五年内将金刚石产量突破10亿克拉,实现三年内职工工资翻一番,劳动效率翻一番,成为中国超硬研磨材料品种最全的企业。
“尽管如此,我们绝不会靠增加劳动时间和浪费资源来达到我们的五年规划,我们会靠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来达到我们的目标”,李董坚定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