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周,有关28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招标的上网电价竞标情况在业内被炒得沸沸扬扬。根据已经曝出的报价结果,13个项目报出得最低上网电价均跌破1元。最高电价为0.9907元,最低电价仅为0.7288元。平均电价为0.8469元,比去年甘肃光伏电站最终确定的1.09元的价格下跌了两成。
央企大获全胜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引起舆论一片哗然的超低价,其报价单位几乎全是央企及其下属企业。13个项目上投出最低的企业中有12家为央企或有央企背景。在130多份竞标书中,中国电力国际母公司中电投集团旗下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以每千瓦时0.7288元人民币的最低竞价,囊括了总计13个项目中的7个最低价项目。对于这一局面,一些业内人士纷纷大声疾呼:“央企集体非理性了。”
记者致电参与此次竞标的央企,询问报出这些超低电价背后的成本构成情况,但截至记者发稿前,仍未能得到回复。尚德电力是国内较早提出将光伏发电成本降到1元/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企业。尚德电力总裁助理刘志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按照尚德的计划,要到2012年才能达到上述目标。
刘志波认为,在此次招标中表现最不理性的主要是央企,因为他们急于抢占市场,完成“跑马圈地”。“央企都不怕亏钱,可能变相从别的地方拿到补贴。”他说。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报价仍在合理区间。为国内主要光伏制造商提供保险经济服务的达信(MARSH)高级副总裁刘远对本报记者表示:“以我对国内光伏生产商成本控制能力的了解,我并不认为目前的报价是非理性的。”
对于目前招标呈现的局面,《中国能源报》记者致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他表示,从目前企业报上来的招标方案来看,其技术方案、运行管理和回报率等都符合招标规则,而且净资产占整个项目资产的比率也均达到1/3以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报出的价格相信也合理,并非“非理性”。“‘低价者得标’的原则没问题。”史立山说。
或改变产业格局
一位参与评标会的专家告诉记者,从目前情况来看,根据企业递交上来的技术标和价格标,设备提供商给予的组件价格都足以支撑项目有8%左右的内部收益率。但他提醒,这只是整个项目的预期收益,在这个前提下,如果上游电站业主单位在电站建设过程中压低下游组件供应商的价格,那最终可能对国内光伏市场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下游组件商如果不将产品以低于成本价卖出,电力企业就会转向小厂,这样可能会鼓励一些质量比较低的厂家发展起来,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导致光伏制造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该专家如是说。
或许,一个可能出现的更为现实的隐忧是,如果企业以很低的价格中标此轮招标项目,会给国内光伏产品出口带来一定的冲击。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魏启东对记者表示,去年0.69元/度出来的时候,欧洲投资商认为国内可以做到这个价格,就给国内设备厂商压价,后来欧洲厂商甚至还掀起了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