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支撑和引领着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国家各类科技计划支持的关键技术领域,其作用和地位举足轻重。多年来,在火炬旗帜的引领下,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简称“创新基金”)与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主体计划紧密衔接,协同运作,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为加快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提升我国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新材料项目获科技计划青睐
在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中,新材料产业曾获大力支持。火炬计划以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目标,重点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引导。截至2008年,国家火炬计划立项18611项,其中新材料项目4938项,占比达26.5%。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以鼓励产品创新、品牌创建为目标,重点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产品开发。截至2008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立项35156项,其中新材料领域项目7346项,占比20.8%。据统计,“十五”以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共支持新材料重点项目861项,支持资金约2.6亿元。
此外,1999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创新基金,以支持创新、鼓励创业为目标,重点加强对早期和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截至2008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创新基金专项资金76.5亿元,资助了14450个创新项目,其中新材料领域项目2027个,支持资金12.689亿元,占比约15%。
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
据统计,2008年,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领域产品共实现销售收入40185亿元,出口创汇1316亿美元。其中新材料领域实现销售收入6041亿元,占比15%;出口创汇76亿美元,占比5.7%。整体来看,新材料产品销售收入总额仅次于电子信息,位居第二位,与光机电领域并列;但从出口占比情况看,新材料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
根据对全国91038个高新技术产品进行的统计,2008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74378亿元,销售收入73035亿元,出口创汇2617亿美元。其中新材料领域15331个产品,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8819亿元,销售收入18606亿元,出口创汇347.9亿美元。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如黑龙江省215家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03亿元,占该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38%;实现工业增加值187.5亿元,占该省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增加值的39%。
随着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不断深入,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技术交易活动日益活跃,各交易主体技术转移扩散能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全国成交技术合同总金额2665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新材料领域成交金额148亿元,技术交易额达107亿元。
在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中,新材料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从1995年科技部批准第一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江苏海门新材料产业基地至今,已认定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13家,其中涉及金属、陶瓷、精细化学品、石油化工、硅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有机高分子、纺织、服装等材料类特色产业基地75家,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为材料大省,4个省共有材料基地43家,占全国的56%。
据统计,2008年,211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内的45139家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8715亿元,工业增加值6949亿元,缴税1649亿元,净利润2005亿元,出口创汇793亿美元。其中75家材料类特色产业基地内的18448家企业,共实现总收入11279亿元,工业增加值2881亿元,缴税691亿元,净利润911亿元,出口创汇197亿美元。新材料产业在总规模中占比达40%以上,但出口占比仅26%。
5684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6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380亿元,缴税217亿元,净利润358亿元,出口创汇93亿美元。其中新材料领域项目1382个,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20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147亿元,缴税64.4亿元,净利润102亿元,出口创汇27.3亿美元。
近年来,火炬计划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吸引了一大批科技人才,特别是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总体看,2008年,75家材料类特色产业基地的企业从业人员达218万,大专以上学历人员41.2万,占从业人员19%,其中硕士学历6512人、博士1498人、留学归国人员738人,新材料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新材料产业取得巨大成就
近年来,新材料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融资环境进一步优化,特别是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大力支持面向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技术专业化服务平台和投融资平台建设,在新材料领域有效地促进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发展。
2006-2008年,创新基金财政投入4.1715亿元,支持了566个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其中涉及新材料领域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专业技术研发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等平台项目83个,支持资金6070万元。火炬计划作为一个体现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并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指导性计划,在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2006年以来,火炬计划注重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建设,共实施项目465项,支持资金约3.9亿元,用于支持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各类公共技术服务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使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不断优化。
在火炬旗帜的引领和支持下,培育形成了一大批新材料骨干企业,并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技成果,形成了较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截至2008年,全国150多个省、市、高新区建立了地方创新基金,初步形成国家与地方1∶4.6的财政投入格局。天津工大纺织助剂有限公司、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西安瑞联近代电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新材料中小企业借助创新基金的支持,产品技术迅速实现商品化、产业化,企业步入快速成长阶段。
20多年来,火炬计划同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相衔接,使电池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高性能化学纤维、电子信息材料、新兴建材等一大批新材料项目实现了产业化。如宁夏东方钽业的主导产品钽粉、钽丝已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20%和40%;安徽铜陵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基地的3家骨干企业——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铜陵三佳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股市中并驾齐驱、发展潜力极佳的“三驾马车”;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7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其OPGW特种通信用软光缆技术水平国际领先,2002年,中天科技作为“中国特种光缆第一股”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宁波韵生、宁波大成、厦门钨业、浙江天通、北京安泰等一大批新材料企业,在火炬计划支持下迅速成长壮大,并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各地注重加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建设,带动和提升了新材料产业集群技术升级,培育了地方经济新的增长源。
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环境建设项目和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专项,火炬计划积极构建了一批新材料产业集群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平台主要以产业联盟或技术联盟形式,采取企业承担、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重点加强平台对集群的工业化分包设计服务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服务,为新材料产业集群的技术提升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宁晋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和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2008年实现总收入123.9亿元,其中宁晋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6亿元,出口10亿美元,培育形成了地方新经济增长极。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相关企业16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0余家;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56.6亿元,工业增加值23.65亿元,利税18.8亿元;2009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1.2亿元。根据国家超硬材料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推测,目前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集群总产量约占河南省总产量的60%,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
浙江桐乡毛针织纺织产业基地拥有相关企业6000多家,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4.7亿元,占桐乡市工业总产值的25.8%;实现外贸出口2.9亿美元,占该市外贸出口总额的27.9%。淄博先进陶瓷产业基地企业550余家,从业人员达12万人。2008年,淄博市陶瓷产业销售收入400亿元,其中淄博先进陶瓷产业基地的贡献达到110多亿元。淄博陶瓷目前已形成了六大基地:出口陶瓷基地、高档宾馆用瓷基地、高级玻璃陶瓷耐火材料基地、建筑陶瓷基地、结构陶瓷基地和陶瓷展销基地。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相关企业238家,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亿元,利税6亿元,创汇2.1亿美元,成为东海县重要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