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产业链“智造”到科技兴农新实践、从舌尖创新到新材料与数字技术协同,创新驱动发展,动能引领未来。在全省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的热烈氛围中,大河财立方新春走基层系列策划推出"新动能 新气象"报道,聚焦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国家级及省级创新平台等重点领域,以财媒视角展现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与新突破,展现"创新生态圈"的蓬勃气象。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闫文瑞】“今年7月,由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招收,我们参与培养的第一届产教融合(郑州)专项研究生就要毕业了。”春节前夕,大河财立方记者走进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截至目前,该院已累计培养研究生16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
自2021年落地中原科技城核心区以来,研究院聚焦医学健康、光电融合等前沿领域,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关键方向,深度融入河南“7+28+N”产业链群。其中,大尺寸单晶金刚石制备设备与工艺项目已成功落地转化,并获得省投资集团超千万投资,投后估值达6亿元。
在全省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的氛围中,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新进展?
科研成果落地,为产业升级“添动力”
1月8日,河南省科技厅发布通知,研究院牵头申报的“河南省红外薄膜与晶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获批。该中心聚焦红外薄膜与晶体材料领域的重点问题,攻克核心技术瓶颈。
“我们通过与省内相关研究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形成了协同发展良好环境,力图提升省市在光电材料领域的技术水平。”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的成立将有力推动研究院的高质量发展,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更好地服务河南地方经济发展。
同时,研究院还承担了百余项国家、地方和企业的科研项目,并与省内多家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了合作。
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为“新工科”发展“注活力”
“我们实行‘企业出题,我们答题’的模式,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的过程中,会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做企业课题来解决企业意欲攻克的技术问题。”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成立以来,研究院持续为省市输送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的“新工科”人才。目前,研究院已与河南省科学院、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单位建立了联合培养合作关系。
2024年,中原英才、欧盟“玛丽·居里学者”等拔尖人才全职加盟该院,大国重器的“缝纫师”、特种焊材专家范阳阳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6人入选河南省2024年“科技副总”,2人入选2024年郑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博士)培养专项人选名单……“我们坚持‘以才引才’,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一支由国家级人才领衔、规模达200余人的国际化高端人才队伍。”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省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的动员部署会后,哈工大郑州研究院更是备受鼓舞。他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特别是2025年二期工程竣工交付后,研究院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中原科技城拔地而起,创新高地加速形成
与此同时,作为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的引进主体,郑州中原科技城正加速崛起。2025年1月10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科技城百强榜(2024)》,中原科技城在全国348个科技城(科学城)中综合评价跃升至第15位,两年提升16个位次,实现了排名的“撑竿跳”。截至目前,中原科技城已累计引进8家一流大学共建郑州研究院,建设50余个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参与、承担160多项国家、省、市项目研发,取得各类知识产权9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360余件。2024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在中原科技城等项目的带动下,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9%。
1月18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郑州举行,省长王凯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2025年将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
此前,为吸引更多人才,中原科技城研究制定了2.0版人才新政,实施优秀青年“青云计划”,已累计吸引院士级顶尖人才32人,高层次人才3312人,数字人才3万余人,各类人才总量达28.1万人。
同时,郑州市发布的《“科创郑州”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也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标准建设中原科技城,推动中原科技城与河南省科学院、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融合发展,构建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体系。
此外,河南省人大常委会还积极推进创制性立法,为河南创新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审议通过了《河南省中原科技城总体规划管理条例》等法规。
一连串数字、一系列政策,标注着中原科技城创新发展的跃迁刻度。河南的创新主体们,不仅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省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手记:
在走访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这里所蕴含的蓬勃活力与创新力量。自2021年落地中原科技城以来,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一路“加速奔跑”,如今二期工程即将竣工,其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以及产业赋能等方面的成绩备受关注。与此同时,郑州中原科技城的拔地而起更是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一流大学研究院的集聚效应正在显现。
在全省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的关键时期,像哈工大郑州研究院这样的创新主体,不仅是科研创新的热土,更将与河南发展双向奔赴、赋能共生,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