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然钻石行业:
21年景气度高涨,后市增长潜力大,钻石行业强势复苏,收入增速高于预期。
根据贝恩公司发布的《2021-2022全球钻石产业》,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钻石首饰销售额下降了14%,毛坯钻销售额下降了31%。2021年,钻石行业强势反转,供不应求转化为销售收入及产业链利润率上升。
收入端:增速高于预期,并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
随着2020年至2021年钻石行业在技术上投入巨资提高运营效率、创造吸引买家的营销和消费者体验、加速电商布局,行业的收入快速反弹。
2021年,钻石开采部门的收入增长了62%,切割和抛光部门的收入增长了55%,钻石珠宝零售部门的收入增长了29%——均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贝恩预计,由于2022年上半年假期旺季需求强劲、消费者对主要市场的信心增强、毛坯钻石供应有限,钻石首饰以及成品钻和毛坯钻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市场的增长仍将高于疫情前水平,并在2023年到2024年恢复到历史增长速度。
利润端:2021年整个产业链的利润率迅速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中游企业和下游零售企业都达到了十年来的最高盈利水平,开采商和零售商的总利润同比增加了70 亿美元。
上游:利润率同比增加了大约9-11个百分点,达到2018-19年的水平。
中游:切割抛光企业利率同比增长了3-5个百分点;
下游:小型零售商和大型零售商分别同比增加了2-4%和6-8%;下游受益于利润更高的地区的增长,同时在线采购的增加有助于加快库存周转和降低运营成本。
1.1. 上游:毛坯钻供不应求,助推价格持续上涨
供给不足:一方面,生产方面受到一定限制,运输等成本上涨;另一方面,钻石矿减少,并且短期内无法快速提升,贝恩公司预计,2023年至2030年间,钻石原石的产量将保持稳定,少有新矿项目上线。
毛坯钻产量:2021年全球毛坯钻总产量预计1.16亿克拉,同比增加5%,但依然低于2019年20%左右;未来五年原石产量仅能以不超过2%的速度增长,2022年全球总产量有望达到1.2亿克拉,但未来五年依旧无法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2019年:1.39亿克拉);全球天然钻石的开采一直处于垄断状态,天然钻石开采资源主要集中在几大矿商手中,具体包括ALROSA(28%),De Beers(28%),Rio Tinto(3%)和Petra Diamonds(3%)。
毛坯钻销量:全球天然钻石销量与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21年随着全球疫情得到控制,钻石销量显著回升,全球毛坯钻总销量1.37亿克拉,同比增长26.85%,与2019年(1.39亿克拉)基本持平,但依旧低于2018年(1.47亿克拉);
毛坯钻库存:2016-2020年全球天然钻石库存量一直维持在40-50百万克拉,2020年全球天然钻石库存量达到顶峰,为4800万克拉,相对于2019年上升了6.67%。
预计2021年天然钻石销量的迅速增长,将使得天然钻石库存量迅速下降,截至2021年底,上游钻石总库存2900万克拉,同比下降39.58%接近历史最低点。
价格持续攀升:明确的需求增长和供给不足将支撑毛坯钻石价格稳定持续上涨,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下降7%和11%之后,2021年毛坯钻石价格上涨了21%,成品钻石价格上涨了9%,都恢复到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和历史平均水平,但仍低于历史最高值(成品钻价格低于20%,毛坯钻价格低于26%)。(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根据Rapaport价格单,截至2021年底,小颗粒毛坯钻正在急速上扬,甚至有逼近大颗粒毛坯钻的趋势;
2021年,戴比尔斯多次涨价,大多是调高相对比较大的钻石的价格,这次涨幅更多集中在相对更小、更便宜的钻石上,部分涨幅达到20%,而一些比较大一些的钻石涨幅则约为5%。
1.1. 上游:成品钻石价格指数连续上涨,1月创多年来最大单月涨幅纪录
成品钻石价格指数连续上涨:由于供应不足,加上通胀影响,1月份国际成品钻石价格大幅上涨。IDEX公布的数据显示,成品钻石价格指数在2022年首月大涨5.67%,超过2021年12月份4.35%的涨幅,创下多年来最大单月涨幅纪录。该指数在1月份的前三周时间里保持平稳,但从21日起开始飙升,之后稳步上行。
根据宝界的统计,成品钻石价格指数2022年1月末的收盘数据比2021年1月末的收盘数据上涨了21.66%,创下自2011年12月以来的最高同比涨幅。
1.1. 上游:钻石开采商屡次提价,不同规格的毛坯钻涨幅明显
钻石开采巨头连续上调原钻价格:2022年1月,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供应商戴比尔斯在2022年的第一场交易会中将原钻价格上调了约8%。这是自去年12月以来戴比尔斯第5次上调价格,这也导致了1月份以来国际成品钻石价格的大幅上涨。
1.2. 中游:印度切割和抛光企业看好后市,毛坯钻采购大增
毛坯钻采购额暴涨:2021年,全球主要国家的切割和抛光企业的毛坯钻采购额激增了84%,其中,印度增长最快(+94%),中国次之(+43%)。印度毛坯钻石的净进口量与成品钻石的净出口量在2020年后期开始增加并整体呈上升趋势。
中游看好后市,毛坯钻需求井喷:
2021年,成品钻总销售额增长55%左右,其中获益最大的是之前(2020年3-9月)以低于正常价格30%-40%采购毛坯钻的中游工厂。
2021年,中游毛坯钻采购总额180亿美元左右,与2018年持平,超过了2019年(130亿)和2020年(100亿):印度的切割和抛光企业在2021年第一和第二季度重新启动了生产,毛坯钻采购量增长94%(净进口增长49%),以切磨足够多的成品钻来满足旺盛的下游市场需求,不过2021年4-6月期间的疫情还是拖慢了整体的发展速度;中国的毛坯钻采购量增长43%,但由于工人短缺、疫情影响等原因,目前还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中游利润率创10年新高:钻石首饰的强劲零售需求推高了产业链上的价格和利润率。随着下游销量的增加,中游抛光和切割产业也随之发展。成品钻石的需求和价格回升帮助中游实现了十年来的高利润率,切割抛光企业利率同比增长了3-5个百分点。
1.2.1. 中游:印度培育钻石进口增速高于天然钻石(157.08% VS 45.22%)
天然钻石进口:22年3月印度天然钻石毛坯钻进口额20.37亿美元、同比增加45.22%;
培育钻石进口:22年3月印度培育钻石裸钻进口额2.03亿美元、同比增加157.08%。
1.2.2. 中游:印度培育钻石出口增速高于天然钻石(59.45%VS3.08%)
天然钻石出口:22年3月印度天然钻石毛坯钻出口额21.99亿美元、同比增加3.08%;
培育钻石出口:22年3月印度培育钻石裸钻出口额1.37亿美元、同比增加59.45%。
1.3. 下游:全球个人奢侈品和钻石珠宝行业景气度高,美国恢复最快
全球个人奢侈品和钻石珠宝市场:2021年都出现了十年以来最快的发展,总业绩增幅分别为35%和29%。
全球钻石珠宝市场:2021年零售总额840亿美元左右,高于2020年(650亿)29.23%;
从全球各个钻石市场来看:美国和中国钻石市场在2021年表现尤为强劲,分别较2020年同比增长+38%和19%。
2. 培育钻石:量价齐升,需求旺盛
培育钻石产业链:上游(毛坯生产)--中游(切割与抛光)--下游(终端销售)
培育钻石产业链:当前上游技术已能实现大克拉培育钻石的批量生产,中游可与天然钻石通用加工产线,下游以2018年戴比尔斯进军培育钻石饰品市场事件为代表,传统珠宝商巨头对培育钻石从抵制转为加大布局。
上游—钻石生产:培育钻石毛坯的生产主要工艺分为HPHT高压高温和CVD化学气相沉积法,超过半数的培育钻石毛坯在中国完成,中国主要采用的工艺为HPHT,而国外更多采用CVD工艺;
中游—钻石加工:钻石的中游加工主要是指钻石的切割与抛光,产业95%集中在印度。
下游—终端消费:培育钻石的零售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美国,远高于第二位的中国。
上游:中国培育钻石生产以HTHP为主,占全球产量比重超过40%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2018-2020年,全球培育钻石产量由150万克拉增长至700万克拉。从生产国家分布来看,其中中国约300万克拉、印度约150万克拉、美国约100万克拉、新加坡约100万克拉、欧洲和中东约50万克拉、俄罗斯约20万克拉。
从HPHT、CVD全球产能分布来看,在HPHT钻石方面,中国几乎垄断了全球的所有产能,占90%,俄罗斯占6%,其他国家占4%;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印度占37%,美国、新加坡各占25%,欧洲中东占13%。
中国培育钻石生产企业:2020年,国内培育钻石生产中,50-60%的培育钻石主要采用高温高压法(HTHP)生产,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南钻石、黄河旋风、豫金刚石、力量钻 石等企业,宁波超然和上海征世采用CVD 法产培育钻石,也处于快速发展期。
海外培育钻石生产企业:印度:Creative Technoogies、New Diamond Era、Diamond Eleents 和 ALTR;美国:Diamond Foundry、Lightbox/Element Six (Lightbox 为戴比尔斯培育钻石品牌,Element Six为戴比尔斯的培育钻石生产子公司)以及 Washington Diamonds;新加坡:IIa Technologies;俄罗斯: Wonder Technologies、New Diamond Technology。
2.1. 上游:重点培育钻石生产企业的动态跟踪
2.2. 中游:95%的培育钻石切磨加工在印度,2020年需求企稳回升
主要钻石加工国:中游加工集中度最高,为劳动密集型环节,印度是最主要的钻石切割和抛光加工国,2020年印度的毛钻进口量达到95%,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加工产业集群,远超第二位的中国(3%)。
全球培育钻石(毛钻)都会运到印度做切割、打磨等加工,做成裸钻,最终交给下游的零售终端,大概3克拉毛钻能加工成1克拉的裸钻,印度培育钻的进口数据就是全球培育钻石行情的风向标。
印度培育钻石毛坯钻进口: 22年3月印度培育钻石毛坯进口2.03亿美元、同增157.08%;
印度培育钻石毛坯钻进口: 22年3月印度培育钻石裸钻出口1.37亿美元、同增59.45%。
2.2. 中游:3月培育钻石进口渗透率同增157.08%,出口渗透率同增59.45%
2020年以来印度毛坯钻石进口额与裸钻出口额总体均呈上升趋势,2022年1月培育钻石毛坯进口额突破新高,需求旺盛,培育钻石进口端与出口端渗透率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产业呈现长期向好态势。
印度培育钻石进口渗透率:22年3月印度培育钻石进口渗透率9.06%,同增157.08%,环增30.97%;
印度培育钻石出口渗透率:22年3月印度培育钻石出口渗透率5.87%,同增59.45%,环增8.90%。
2.3.下游:最大的培育钻石零售市场是美国,其次是中国
培育钻石零售市场:最大的是美国,其次是中国、印度。2020年,美国、中国、印度、其他这四大块市场中,美国依旧是占主导地位的,约占全球市场的80%,并且依然快速上升。中国目前在零售端的份额还相对较小,以出口为主,国内培育钻石消费市场只占全球的10%,但也在增长。然而印度和其他地区基本持平,增长态势不明显。
培育钻石的接受程度提升:
美国:美国珠宝行业的组织TPC近期发布了一篇针对美国珠宝市场的内参报告,就培育钻石珠宝在美国市场的接受度进行了调研和剖析。报告显示,培育钻石在美国市场具有“众多的发展机会”。有79%的美国人都知道培育钻石,且有59%的知道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的区别,但目前选择购买的还在少数,仅占16%;
中国:21年5月,央视对培育钻石进行了报道,并在微博发起一次为期一周的投票活动,参与投票的结果显示超过50%的人表示会购买培育钻石。
2.3.下游:珠宝巨头入局,推出培育钻石品牌
珠宝巨头入局培育钻石:数家领先的时尚珠宝公司开始提供培育钻石,戴比尔斯、施华洛世奇、潘多拉等传统珠宝商及 Diomond Foundry、LightMark 等新兴珠宝商纷纷推出培育钻石品牌主动引导消费习惯。
零售市场培育钻石需求场景丰富:培育钻石的下游为零售终端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产业,下游消费需求中占比最大的分别为自身消费、酬谢赠礼、结婚订婚等,市场目前处于快速崛起状态。
3 培育钻石行业驱动力:新消费的增量,不止是替代
3.1. 驱动一:天然钻石供需缺口扩大,培育钻石需求大增
全球培育钻石产量及渗透率:
全球天然钻石生产国主要为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刚果等,受地缘政治、ESG评价标准、矿产采探等因素影响,天然钻石市场在中长期内都将面临供应缺口。根据贝恩数据,2017-2020,全球钻石产量从1.52亿克拉下降到1.11亿克拉,而2020年全球毛坯培育钻石产量0.07亿克拉,较2019年增长0.01亿克拉;培育钻渗透率为5.9%,较2019年增长1.8个百分点。在天然钻石供需错配的时间窗口期,培育钻石作为天然钻石的可替代品,渗透率迅速提升。
全球培育钻销量及渗透率:
培育钻石目前正处高景气周期,根据贝恩数据,2021年全球毛坯培育钻销量11百万克拉,全球培育钻渗透率8%,预计至2025年全球毛坯培育钻销量26百万克拉,培育钻渗透率15.80%。
3.1.1 同比变化(3月印度):培育钻石进口和出口额同比增速大幅跑赢天然钻石
天然钻石:22年3月毛坯进口额同比+45.22%,裸钻出口额同比+3.08%;
培育钻石:22年3月培育钻石毛坯进口额同比+157.08%,培育钻石裸钻出口额同比+59.45%。
3.1.2 环比变化(3月印度):毛坯钻进口额环比下降,培育钻石毛坯进口额环比+30.97%
天然钻石:22年3月毛坯进口额环比-1.19%,裸钻出口额环比+11.15%;
培育钻石:22年3月培育钻石毛坯进口额环比+30.97%,培育钻石裸钻出口额环比+8.90%
3.2. 驱动二:培育钻石市场接受程度提升,消费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培育钻石消费:根据智研数据,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毛坯培育钻销量及培育钻渗透率均保持增长趋势:
美国消费市场:2020年美国毛坯培育钻销量5.6百万克拉,培育钻渗透率9.60%;预计2025年美国毛坯培育钻销量17.8百万克拉,培育钻渗透率21.20%。
中国消费市场:2020年中国毛坯培育钻销量0.7百万克拉,培育钻渗透率4.00%;预计2025年中国毛坯培育钻销量4百万克拉,培育钻渗透率13.80%。
3 .3. 驱动三:培育钻石性价比优势凸显,吸引更大用户群体
培育钻石生产端价格区间稳定,零售价格有望进一步下调:根据智研数据,培育钻石的价格经已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2020年全球毛坯培育钻出厂价950元/克拉,培育钻零售价5700元/克拉;预计未来五年全球毛坯培育钻出厂价900元/克拉,培育钻零售价5400元/克拉。
高性价比的培育钻石有望吸引更多价格敏感型消费群体:近年来,技术的提高和成本下降的同时,使得稳定地批量生产更大、品质更好的宝石级培育钻石成为可能,培育钻石对应天然钻石的价格正在逐年下降。根据贝恩咨询的报告,2016年培育钻石零售价格约为天然钻石的 80%,这一比例逐年递减至2021年的30%,高性价比优势有望赢得更大价格敏感型用户的增量市场。
3.4. 驱动四:用户“悦己”需求提升,激活“非婚”钻石消费潜力
中美钻石消费结构改变,“犒劳自己”超越“婚庆需求”占比。
以美国、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钻石消费大国,“犒赏自己”已成为钻石消费第一大原因,且非婚庆珠宝消费占比已过半,超越婚嫁珠宝占比。
从长期来看,钻石的主要消费场景或将跳出传统的婚庆场景,引爆新的悦己型钻石消费潮流。钻石珠宝的非婚嫁需求增长将为钻石珠宝市场保持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根据贝恩数据,“为自己而消费”在中美两国钻石消费原因中排名第一,尤其在中国的消费意愿中占比高达46%,悦己需求在钻石消费中比婚假需求明显更加强烈。2020年,世界非婚钻石珠宝消费占比(63%)高于2019年婚庆需求的钻石珠宝消费占比(37%)。
培育钻石激活“非婚”钻石增量市场:
近几年来,伴随着“悦己观念”的崛起,培育钻石在亮度、光泽、火彩、闪烁等饰品特性方面完全与天然钻石相同,正以其超高的性价比、肉眼无差别的视觉感受等诸多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加上对消费者友好的价格,钻石消费由过去婚恋市场主导的“高额低频”模式逐渐向日常“自我犒赏”的“低额高频”转化,消费者逐步向年轻群体和休闲配饰领域转移渗透。
4 产业链相关标的及风险提示
4.1. 中兵红箭(000519.SZ)
中兵红箭: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特种装备业务板块、超硬材料业务板块、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业务板块三大业务板块。
其中:超硬材料业务板块主要产品包括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单晶及聚晶系列产品、复合材料、培育钻石、高纯石墨及制品等。其全资子公司中南钻石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工业钻石(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制造商之一。
公司发布一季报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1-3月业绩大幅上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0亿至2.8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48.14%至189.50%,预计基本每股收益为0.17至0.20元。
中南钻石:深耕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及整合创新能力。培育钻石产品是中南钻石近年来新开发的产品,是中南钻石进军消费品领域、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中南钻石拥有大颗粒钻石单晶科研、生产的技术优势,在HTHP技术生产培育金刚石产品方面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目前以2-10克拉产品为主。
4.2. 黄河旋风(600172.SH)
黄河旋风:是目前国内规模领先、品种最齐全的超硬材料供应商。公司生产的超硬材料单晶是超硬材料产业链的基础性产品,支撑了整个超硬材料行业下游产业的发展。
公司生产的超硬材料主要产品为各类规格的金刚石(如工业级金刚石、宝石级金刚石)、金属粉末、超硬复合材料(复合片)、超硬刀具、金刚石线锯等。
研发优势:公司拥有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研发团队,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具备人造金刚石全产业链自主研发能力;并在保持整体科技研发投入规模的同时加强转化价值较高的技术研发投入力度。
公司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项目和省市科研项目,于1999年建立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2011年度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现有的质量认证体系已通过中联认证中心的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先进的工艺水平和完备可靠的质量控制体系可以有效保障公司产品的各项性能和技术指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4.3. 力量钻石(301071.SZ)
力量钻石:专业从事人造金刚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和培育钻石,是一家处于行业技术前沿并继续保持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21年9月IPO首次上市。
公司拥有高品级金刚石大单晶合成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和河南省功能性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自主研发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核心技术体系,具备推动现有产品技术水平优化、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和实现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能力。
公司公告称,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对象定增发行 1207.44万股股票 ,募集不超过40亿元用于商丘力量钻石科技中心及培育钻石智能工厂建设项目(21.91亿元,其中产能建设20.60亿元,研发中心1.31亿元)、力量二期金刚石和培育钻石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15.99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2.10亿元)。若定增落地,将有利 于公司提升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