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称,中国正成为人工智能世界工厂。中国提出了到2030年成为该领域世界领先者的任务。生产部门随处可见的机器人以及机器教学,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全球创造的价值链中的地位。不过今天为了实现机器教学,资料还需人工输入。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9日报道,在纽约举行的彭博全球商业论坛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做出了可怕的预测。根据该组织的研究结果,很快全球将消失2600万个就业岗位。取代它们的正是人工智能。积极从事人工智能研发的中国科技公司百度的负责人不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观点。在他看来,发展人工智能不会让人们失业。一些职业消失并不是坏事。因为将出现新的、很快就会对其适应的职业。
报道称,其中一个新的职业——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国正在被人们掌握的职业,就是数据标注。发展人工智能依靠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硬件”、软件和数据。简单点说,就是需要先进的芯片和微电子图,以及支持人工智能工作的程序。但是,此外为了让它工作,还需要数据。系统中的数据越多,人工智能就越聪明。
但也不能给它填充大量数据,而不加控制地训练系统。脸书和微软都有这方面的教训,它们被迫关闭人工智能系统,原因是聊天机器人工作中出现故障。
报道称,显然,在往系统输入数据时人类应当严格控制其内容。此外,人工智能所学到的数据应当被标注。例如,为了教会机器认出人的照片,不能只是向系统输入大量照片,还应当在每一张照片上标注人的体型。这不复杂,但却是一个繁琐耗时的过程。而中国人就干起了这一工作。
报道还称,实际上在20年前农民工用缝纫机制作服装的工厂,现在已经出现了数据标注员。标注员主要是女性。她们一天监控电脑12小时,标注大量训练人工智能系统的数据。
中国互联网观察家刘兴亮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国正成为21世纪的世界工厂。他说:“中国会成为一个全球的人工智能工厂或人工智能基地是指日可待的。中国在人工智能的技术储备方面并不落后,虽然目前不能和美国比,但是和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例如,BAT在人工智能上的准备都是全球领先的,中国将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这样的技术也做到了全球领先。再次,人工智能是‘算法+数据’双轮驱动,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仅仅有算法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数据用以改进和完善技术。而中国恰好有人口红利方面的优势,也就拥有全球最大的数据库,在语音输入、智能支付、人脸识别、农业领域的无人机应用等领域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