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Science/Nature盘点: 十一月材料领域重大进展

2017-12-13 09:13:15|来源 材料人
摘要 1、Science:双层石墨烯中的可调激子美国康奈尔大学的PaulL.McEue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王枫副教授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JamesHone(共同通讯作者)等人在氮化硼中...

       1、Science:双层石墨烯中的可调激子

微信图片_20171213090332.jpg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Paul L. McEue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王枫副教授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James Hone(共同通讯作者)等人在氮化硼中包覆高质量BLG,利用其光电流谱学观察到了BLG中显著的激子共振现象。这一现象具有窄线宽的特点,其从中红外到太赫兹范围均是可调的。这些激子所遵循的光学选择规则与传统半导体的激子截然不同,其电子赝自旋绕组数达到2。不仅如此,外磁场作用还可引发能谷-激子的分裂,其g因子可达20左右。这些现象的发现为探索电学可调石墨烯系统的激子物理学提供了功能性。

       2、Science:可扭曲三维机械超材料

微信图片_20171213090338.jpg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Martin Wegener(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微结构化的三维弹性手性机械超材料,克服了超材料扭曲严格为零的局限性。通过对柯西弹性力学理论的研究,设计,制造,表征和映射到微极有效介质参数三维手性微结构的机械超材料,扭曲自由度在质量上超越了柯西弹性。在静态情况下,波长在理论上是无限大的,因此样本大小L与单元格大小的比例是重要的。研究发现在所有毫米级的样品上,测量的每个轴应变扭曲都超过2°/%。Martin等人设计的机械超材料在受外力时左右两侧显著扭曲,指出了开发具有不寻常变形行为材料的更一般的策略。

       3、Science:降低晶体形核随机性以获得亚纳秒级数据存储速度

1513127413608856.jpg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饶峰副研究员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张伟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通过材料计算设计的方法来调控相变材料的晶核形成速率,合成新型相变材料钪锑碲(ScSbTe),大幅降低形核时间,达到超高速的写入速度,仅为0.7纳秒。同时钪锑碲器件的操作功耗相比于传统锗锑碲器件降低了近90%。通过材料计算,研究人员清晰地揭示了钪锑碲超快结晶化以及超低功耗的微观机理。

       4、Science:单金属层中的高速等离子体调制器

微信图片_20171213090346.jpg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Masafumi Ayata和Juerg Leuthold(共同通讯作者)报道了一种速度达116千兆比特每秒的全等离子体电光调制器,包含了垂直光栅耦合器、分配器、偏振旋转器、移相器等所有元素,均集成在单层金属层中。该器件可以基于多种光滑衬底表面,且运行耗能低,因此等离子体器件可应用在超集成、高速且低成本科技中,在传感和通信领域将应用广泛。

       5、Science:任意几何形状拓扑空腔中实现非互易激光振荡

微信图片_20171213090351.jpg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Boubacar Kanté(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在通信波段工作,不受几何形状影响,集成非互易拓扑腔的新型激光器,从单向光子带隙边缘态受激辐射耦合到特定的波导输出,其间隔超过10dB。非互易性源于在光子结构和特定拓扑不变量间边界的单向边缘态。研究结果为开发任意形状的复杂拓扑电路开辟了新道路。

       6、Science:飞秒激光重塑制备具有超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金纳米棒

微信图片_20171213090355.jpg

       马德里理工大学Andrés Guerrero-Martínez、Ovidio Peña-Rodríguez及CIC biomaGUNE的Luis M. Liz-Marzán(共同通讯作者)利用飞秒激光对金纳米棒进行重塑,得到具有超窄局域化表面的等离子体共振带。利用此方法可实现纳米棒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密度和辐射影响间的精准平衡,因为低冷却速率可产生剧烈的形态变化。研究结果为实现具有光学响应、接近理论极限的高品质金纳米棒提供了一个简单、快速、可重复操作的方法。

       7、Science:将甲烷直接转化为氢气和可分离碳的催化熔融金属

微信图片_20171213090359.jpg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Horia Metiu和Eric W. McFarland(共同通讯作者)等人制备了27%Ni-73%Bi合金,可在1065℃条件下催化甲烷热解反应,同时无CO2等无副产物生成,转化率高达95%。并通过计算,表明此熔融催化体系中活性金属为原子级分散带负电,催化反应生成的碳会上浮并可被移除,避免了固态催化剂由于产物碳沉积而失效的问题。

       8、Nature:六边形冰晶或非最稳定结构

微信图片_20171213090403.jpg

       美国犹他大学Valeria Molinero(通讯作者)等人基于mW水模型(“冰中的热动力学堆叠层错”方法)利用取样和自由能计算证实了当晶体尺寸增加至100000个分子以上时,立方和六边冰层的混合熵使得无序堆叠的冰成为更稳定的相。230K时,无序堆叠的晶粒较六边晶粒要稳定14 KJ/mol,成核速率也较基于传统成核理论要快至少3个数量级。成核速率受温度影响,这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影响下尤为显著,也可能会影响到云的形成以及冰颗粒数量的模型。因此作者认为当从实验条件转变为云中发生的温度时,要分析外推冰的成核速率,传统的成核理论需要进行修正,应考虑冰晶尺寸对结晶的驱动力的影响。

       9、Nature:颗粒材料流变行为类同于复杂流体

微信图片_20171213090408.jpg

       上海交通大学王宇杰教授和蒙彼利埃大学Walter Kob(共同通讯作者)等人利用X射线断层摄影成像技术对准静态循环剪切的三维颗粒系统的微观动力学进行研究,证实了颗粒的微尺度弛豫动力学遵从一个振荡剪切的规律,发现颗粒的分布和位移可由Gumbel定律描述,导致一般意义上认为的颗粒固体,其实是一种处在液固边界的临界相,在外部微扰下就会流化,更类似于复杂流体。

       10、Nature:原子级Rh分散催化剂催化甲烷氧化

微信图片_20171213090411.jpg

       塔夫斯大学Maria Flytzani-Stephanopoulos(通讯作者)等人利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种原子级分散的单核Rh/Zeolite,Rh/TiO2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使用氧气和一氧化碳,可直接催化甲烷氧化为甲醇和乙酸。两种产物为相互独立的不同反应路径,通过催化条件的改变,可对产物选择性进行调控。这为甲醇直接氧提供了新的高活性催化剂,并为进一步优化催化剂和实际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11、Nature:非活化三级 C-H 键的位点和立体选择性官能化

微信图片_20171213090416.jpg

       埃默里大学Huw M. L. Davies(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一种具有不同反应性的双铑催化剂,这种新型催化剂能够在最易接近的三级 C-H 键上精确选择位点而不是二级C-H键。利用该催化剂,可以修饰一些天然产物,包括固醇、维E等。表明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分子的后期功能化,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实现不同位点的选择性调控。扩大复杂催化剂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应用在 C-H 键功能化的调控和复杂分子的合成。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